欒華英
摘 要:美工區屬于一種學習性的活動區域,幼兒與區域內投放的材料互動進行學習。投放材料的有效性決定了幼兒活動的質量,通過觀察幼兒在美工區投放材料的使用情況、最后的作品呈現的效果,以及幼兒的能力水平提升等方面,分析得出擴大幼兒選擇操作材料的范圍,在班級內設置美工區材料收納箱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投放材料時要考慮到幼兒對操作材料使用的前期經驗;材料投放的方式由個人操作轉化為小組合作完成更能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系列化呈現操作材料能夠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美工區;材料投放;幼兒園;投放策略
幼兒美術區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來實現的,激起幼兒探究興趣是教師投放材料的原則。目前對幼兒園美工區材料投放的研究缺乏對不同年齡段幼兒投放什么種類的材料幼兒才感興趣?缺乏如何投放材料才能滿足同一個年齡段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投放材料的時候具體是什么樣的形式呈現?通過研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美工區材料的投放。
1 美工區內設置材料收納箱,幼兒創作時選擇材料更加多元化,表現出來的作品更具有創造性
教師投放材料的豐富程度可直接關系到幼兒活動的質量。班級教師總是處在不斷給幼兒提供材料,觀察、調整、在投放的材料的循環中,但是教師頭腦中預設的投放到區域中的材料并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們的需要,為了彌補這一個空缺,我們嘗試在班級的美工區內設置一個材料收納箱,供幼兒操作時自由取用,這樣可以滿足更多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能夠提高孩子們的美術創作能力。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不同年齡段幼兒對材料的選擇有所不同。
1.1 小班幼兒美工區材料收納箱投放策略
小班幼兒材料收納箱內的材料要“透明化”,讓幼兒看的見小班的幼兒因為年齡特點,通常他們在創作的時候是自己看到身邊有什么材料,就選擇什么材料來使用。所以小班美工區投放材料收納箱時,要讓幼兒隨時能夠看到收納箱內有什么樣的材料。老師也可以隨時的帶著幼兒觀察了解收納箱內的材料都有哪些。
1.2 中班幼兒美工區材料收納箱投放策略
1.2.1 中班幼兒材料收納箱內的材料以半成品材料為主
中班幼兒的操作能力不強,思維能力比小班幼兒有很大的提升。往往是想法很豐富,但是操作起來比較困難,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同樣的手工內容下,老師為孩子們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材料,大部分幼兒會選擇教師提供的半成品材料進行制作。
1.2.2 中班幼兒材料收納箱內多放幼兒熟悉的操作材料
研究中發現中班的孩子更關注自己熟悉的材料。中班的幼兒能夠將自己在以往操作過程中獲得的經驗遷移到正在進行的美術活動中,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成功感。
1.2.3 大班幼兒美工區材料收納箱投放策略
1.大班幼兒材料收納箱內的材料可以是幼兒自己收集的
當大班的孩子開始主動使用收納箱中的材料時,老師投放材料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操作需求,所以嘗試讓孩子們主動的收集材料。幼兒運用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創所所得成品更有成功感。
2.大班幼兒材料收納箱內的材料以原生態材料、廢舊材料為主
《指南》中指出“在欣賞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美的事物時,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所以在大班的材料收納箱,我們投放了松果、石頭、樹樁、紙筒、刷子……一些材料。不要限制孩子們運用這些材料進行創作時顯得異常興奮,他們把廢舊物變成一件藝術品后非常地有成就感。
2 多種材料同時投放,有操作經驗和無操作經驗材料的投放比例不同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同一個班級的孩子發展水平是有差異的,所以在保證投放的材料能夠滿足班級里的每一個孩子的基礎上,我們以保證幼兒完成作品并嘗試探索新材料,在探索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新的操作方法為原則。小班幼兒有操作經驗和無操作經驗材料的比例為5:3;中班幼兒有操作經驗和無操作經驗材料的比例為1:1;大班幼兒有操作經驗和無操作經驗材料的比例為3:5。
3 材料投放的方式由個人操作轉化為小組合作完成
幼兒喜歡和同伴一起進行游戲,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比起每個人單獨發一張操作單,當老師創設情境并引導幼兒小組方式進行創作的時候,幼兒的創作欲望強烈,也喜歡跟同伴一起進行創作,同時鍛煉了幼兒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完成了社會領域的目標,實現領域間的融合。
雖然每張操作單也有自己的情境,但是小組合作老師需要創設一個大情境,這對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震撼力的。大的情境下幼兒還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在美術活動中完成了社會領域的目標,實現領域間的融合。
4 系列化呈現操作材料
4.1 同一內容運用不同的操作材料進行制作,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能夠激發幼兒多次進行操作
運用不同的操作材料來表現同一創作內容時,孩子們會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表現形式,也可以讓單一的活動變得生動,由于美工區活動是幼兒自選活動,孩子們在操作時會有時間上的差異,這時先做出來的幼兒作品可以作為后參與活動幼兒的參照物,能力弱的幼兒可以模仿,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多材料的嘗試,從而達到激發幼兒多次創作的欲望。
4.2 同一材料制作不同的作品內容,可以提高幼兒的美術創作能力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用同一種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作品,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作力。這種材料投放的方式也可以稱之為“一物多玩”。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為強烈?!?/p>
美工區材料投放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的更仔細一些,如:材料收納箱在投放的時候高度不能高于一米二,要放在孩子們能夠到的地方,要放在美工區附近或者美工區內,要在收納箱的盒子表面做好標識,讓幼兒能夠清晰的看到材料收納箱內存放了哪些材料,能夠更加的方便幼兒的選擇和使用。同時,教師的語言激勵和對本次活動語言環境創設對孩子的創作興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萍.游戲材料投放的層次性策略.早期教育.2007(4).
[2] 張德實.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探索[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0(04).
[3] 魏光輝.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0(05).
[4] 楊君青.例釋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指導策略[J]. 浙江教育科學. 2010(01).
[5] 林霞.論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的三個層次[J]. 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2009(03).
[6] 王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與指導[J]. 中國校外教育.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