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祺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往刻板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現代化的教育教學需求。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學生的角度出發選用教學方法,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以新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此外,組織學生合作探討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增加趣味;引導思考;合作探討
在以往的化學課堂中存在不少問題,教師采用機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導致課堂了無生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接受知識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獲取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而且這種教學模式還會使學生逐漸喪失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成長。鑒于此,化學教師要積極改善教學模式,采用新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增加課堂中的趣味,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致,引導學生主動對教學材料展開思考,還可以組織學生合作進行探討,集思廣益去解決困難,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機械化的課堂模式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與到學習中。鑒于此,化學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引進新式的教學元素來創新課堂,增加課堂的趣味,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以游戲或者趣味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游戲和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化學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鐵、銅的獲取及應用》時,可以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中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鐵和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但是在變成鐵和銅之前,需要從自然界的礦石中提取,也就是煉鐵和煉銅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以煉鐵為例進行實驗吧。”學生開始進行實驗,以鐵礦石作為原料,利用還原劑將鐵從鐵礦石中提取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親自操作實驗,感受到了實驗的樂趣,讓他們更加喜歡學習化學。這樣,通過在課堂中讓學生以實驗的方式獲取知識,增加了課堂中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有效提升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以往的化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只等著教師將知識直接講出來,不愿意去思考,缺乏主動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新模式的化學課堂中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以問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從而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過程可以利用環環相扣的問題幫助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形成系統的框架,使學生在主動分析教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時,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化學能與電能是如何轉化的,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電池就是將化學能轉化成了電能,接下來就請大家開始探究吧,請大家通過學習找出電池是如何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我講完之后學生被我提出的問題引發了好奇心,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開始探索和思考,最后成功找出了問題的答案。這樣,通過在課堂中以問題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主動性,積極探索化學教材,從而有效提升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組織學生合作探討
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存在差異性,新課標改革背景下的教學模式倡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但是部分化學成績欠佳的學生很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鑒于此,化學教師在新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討知識,讓化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小組中引導化學成績欠佳的學生,這樣既可以使班級的化學水平得到整體提升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有效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時,組織學生合作探討,可以讓班級的化學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大家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發現,同樣的實驗,有的實驗反應速度就會快,而有的實驗反應速度會慢一點,此外,實驗產生的物質量也不相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請大家在小組中共同研究吧。”學生在小組中協調配合,每個人都獻出了自己的力量,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其他學生的幫助下也跟上了其他人的進度。這樣,通過組織學生合作探討,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實現了共同進步,從而有效提升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化學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改變滿足了新課標改革提出的要求,學生在新模式的化學課堂中有了自由學習的時間,有利于自身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開展實驗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此外合作形式的學習可以讓班級的化學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從而有效提升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永波. 高中化學理論性知識基于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陳廷均.合作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高中化學復習課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