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
摘 要:閱讀和寫作素來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兩者既相互獨立又密切聯系。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閱讀的學習不僅是要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還要注意其中的寫作手法,通過閱讀學習寫作的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下面的內容將詳細論述通過閱讀促進寫作的辦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促寫作;教學策略
語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一直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假設沒有字、詞、句的學習也許都讀不懂數學題更別說做對數學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語文學科的地位也在不斷的上升。而語文學科中最為重要也是讓教師和學生頭疼的事情就是寫作。提到寫作有的學生就面露難色,痛苦不堪,無從下筆。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身為語文教師應該采取一定的辦法,為學生減輕寫作的負擔。通過閱讀促進寫作就是一種有效的辦法,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是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只有通過閱讀的輸入才能做到寫作的輸出,通過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素材,掌握寫作的技巧,才能在寫作中得以運用。
一、在閱讀中做寫作練習
寫作并不是急于求而成的事情,也不是教師講解了如何寫作之后學生就可以立馬寫出一篇好的文章,而是需要不斷的觀察和理解之后基于自己的思想而完成的一件事情。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前期的積累是必須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腦子里沒有東西,對一件事情沒有自己的看法,自然是寫不出好的文章來的。那么,怎樣讓學生的頭腦中有東西呢?閱讀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收錄在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沉淀下來的習作精品,非常值得我們仔細品鑒。
比如: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魯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之前的故事,文中對于藤野先生嚴謹治學的態度以及誨人不倦的精神進行了高度的贊揚。作為描寫人物的文章,魯迅先生的文中有一部分的內容是通過和藤野先生的對話來展示藤野先生的性格的。因此,我們以后在描寫人物的過程中,不局限在對人物的外貌和動作的描寫上,可以通過對話的形式來展示人物的特點。對于人物的描寫有多種可以挖掘的素材,不應該拘泥于一種形式,作為語文教師應該通過閱讀的教學為學生打開思路,開闊視野,進而寫出更為豐富的文章。
二、加強閱讀寫作的指導效果
實際上,閱讀和寫作在初中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有相當的比例,教師也要重視起閱讀的教學,課堂教授中做到講究方式方法,注意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閱讀中的重點段落要詳細的講解,非重點的段落次要講解,做到詳略有致。閱讀的教學并不是教師為學生選擇一篇文章然后讓學生自行去閱讀,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閱讀技能也無法得到提高。閱讀應該帶著問題閱讀,問題是閱讀的目標,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學生的閱讀目標也就達到了。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可以有效的提高閱讀的效率,進而使得閱讀更加的具有針對性和具體性,減少了閱讀的盲目性和沒有目的性。
比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就是景物類描寫的文章,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讓大家感受到濟南冬天的美感,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在對這篇文章進行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景物描寫的指導,讓學生去分析作者描寫了那些景物,運用了那種修辭手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有關的景物描寫,最后留下一個課堂小練筆,試著用學到的景物描寫,寫寫自己家鄉的景色。
三、在閱讀中產生情感的共鳴
怎樣算是一篇好的習作文章,有的說文字優美,邏輯連貫就是一篇好的文章;有的說有真實的情感表達就是一篇好的文章;還有的說有道德文章就是好文章。評價一篇文章的好壞眾說紛紜,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好的文章最為基本的的特點就是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但是現在的學生,生活經歷不夠,每天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機會去體驗外面的世界,加之積累的素材不夠,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
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閱讀授課的過程中,注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減少學生面對寫作的壓力,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教師帶領學生去感受文中字里行間所表達的真情實感,對情感體驗的過程就是和作者對話的過程,去想象作者當時在寫作中處于一種怎樣的心態,以后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應該怎樣處理這些文字。讀書筆記就是一種有效的記錄自身感悟的辦法,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什么靈光一現的想法就快速的記錄下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的理解文中的含義,更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結
良好的寫作能力對于人的一生都是受用的,是人生的必備技能。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因此,為了更好的實現閱讀促進寫作的目的,教師需要在日常的閱讀練習中滲透寫作的鍛煉,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榮.如何實現初中語文寫作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J]. 語文課內外,2018,(6).
[2]盛淑靜.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
[3]劉佳佳.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研究[J]. 新課程·中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