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杰
摘? ?要:隨著當前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們對大氣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加強對大氣的自動監測,已經成為當前大氣監測中的主要任務。因此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維護,有利于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方便人們對大氣進行監測。文章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當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的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問題;對策建議
對大氣的監測是空氣質量監測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當前科技水平的提升,使用自動監測方法來加強對大氣的監測,能夠提高監測效率,為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因此加強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維護,有利于保障數據的準確性。但由于我國自動監測設備起步較晚,在維護等方面的經驗不足,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對我國大氣自動監測維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同時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對我國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維護有所裨益。
1? ? 我國大氣自動監測技術發展情況
所謂大氣自動監測設備是指通過現代科技的應用,在計算機技術的輔助下,結合自動控制技術以及網絡通信技術,對大氣中的各種污染物以及空氣質量的變化等進行實時監測,為人們了解大氣質量的變化,提供準確的數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大氣自動監測技術的應用,在空氣質量日報以及天氣預報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空氣質量監測能力的提升,制定相應的環境改善措施等,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大氣自動監測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在大氣自動監測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我國大氣質量的監測以及政策的制定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 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必要性
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穩定運行,對于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以及時效性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當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情況來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時間長以及維護要求高等特點,因此需要定期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及時發現大氣自動監測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比如破損的零部件及時更換。同時對于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聯系供應商進行解決。因此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進行及時維護,對于保障監測數據的可靠性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 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中相關問題的分析
3.1? 校準氣體相關問題分析
首先,零空氣質量會對大氣的監測產生重要的影響。所謂零空氣是指使用空氣壓縮機對空氣進行壓縮,隨后將其注入冷凝管中進行降溫,使用活性炭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進行吸附,最終得到純凈的空氣。所以為了提高零空氣的質量,需要使用科學的方法來提高零空氣的質量,防止其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產生影響。
其次,標準物質會對自動監測設備產生影響。在大氣自動監測設備中,不同的標準物資,也會對大氣自動監測產生影響。所以需要采用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物質,并且定期對其進行更換。
3.2? 斷電后對設備檢測的相關問題分析
大氣自動監測設備都安裝有備用電源,如果停電時間較短,則不會對設備的運轉產生影響。但是如果停電時間過長,將會使得設備開機時,出現運轉較慢的現象。當再次通電后,需要等設備的溫度達到一定時,才能夠有效地對大氣進行監測。在通電之前不能對自動監測設備的參數以及設置等進行修改,所以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需要保證監測設備得到良好供電。
4? ? 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管理措施分析
4.1? 日常維護管理措施
為了加強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維護,提高其監測效率以及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對自動監測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比如定期對監測儀器進行檢查和校準,及時發現監測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對受損的零件進行及時的更換。同時也需要對子站采樣系統進行及時清潔處理,保證子站采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重要的是要深化管理人員對自動監測設備維護的認知,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監測設備的養護。
4.2? 故障分析處理措施
對于發生故障的監測設備,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對其問題進行分析處理。當監測設備出現問題時,需要對其故障原因進行及時的分析,針對故障的原因進行及時的維護。從我國當前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的實際情況能夠看出,在對故障的分析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設備維護能力。
5? ? 結語
在當前人們對空氣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科技水平不斷進步的情況下,使用大氣自動監測設備來對大氣質量進行監測,已經是使用較多的方法。大氣自動監測設備靈敏度較高,并且自動化程度高,因此需要定期加強對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的維護,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郭瑞.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中相關問題的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7):60.
[2]陳功,淦凈.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中相關問題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21-22.
[3]黃凱濤.大氣自動監測設備維護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