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儒雅
摘要:馬克思異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成果之一,盧卡奇物化理論是其思想的核心內容,二者在理論來源和批判對象上具有相同之處,但二者在概念范圍、產生根源以及揚棄途徑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關鍵詞:異化;物化;勞動者;資本主義社會;
卡爾·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社會深入剖析與研究中,提出了“異化”理論。盧卡奇,西方馬克思主義奠基人,物化理論成為自己哲學思想的獨特內容。比較馬克思的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可以促進我們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從而對于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有重要的意義。
一、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的基本內涵
(一)馬克思異化理論的基本內涵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異化問題作了系統地論述,具體表現在:第一,勞動者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真實情況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產品不屬于勞動者,屬于勞動者之外的人。第二,勞動者和勞動活動相異化。“勞動的異化性明顯的表現在,只要肉體強制或其它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象逃避鼠疫那樣地逃避勞動。”第三,人同人的類本質異化。異化勞動使人與他們的勞動產品相分離,異化勞動使人的自由自覺性喪失。第四,人和人相異化。勞動者與他的類本質相異化,只有通過與其他人的關系相異化才能表現出來。
(二)盧卡奇物化理論的基本內涵
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具體表現是:第一,物化在資本主義社會達到了空前的普遍性,人們開始只注重對商品的崇尚與追求,商品生產中人和人的關系表現為物和物的關系。第二,由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與商品交換的作用,社會生活分解為一塊塊碎片,因此人們失去了對整個社會的觀察與思考,越來越處于一個個孤立的地步,使得社會失去整體性。第三,人不表現為勞動的主人,而成為商品交換中的商品,客體化的物質世界,反過來控制主體。第四,在商品和商品交換運動中異化表現為物與物之間關系的世界,商品生產規(guī)律成為控制人的力量并與人相對抗。
二、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的相同點
第一,馬克思與盧卡奇都認為異化或物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商品發(fā)達階段,人們對物質過分追求導致人性的變異,產生商品拜物教現象,從而使得物的關系掩蓋了人的關系的本性。而盧卡奇思想中的物化認為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導致社會出現物化現象,商品拜物教是物化現象的集中表現,并認為物化現象使人的關系變成了赤裸裸的物的關系。
第二,馬克思和盧卡奇都用異化或物化理論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在分析國民經濟事實得出異化勞動概念的同時指出資本主義私有財產是異化勞動的產物,所以要想消除異化現象,必須消滅私有制。盧卡奇認為物化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現象,而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處于機械化時期,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導致了商品堆積,并且由于大量商品掌握在資本家手中,這就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所取代,而盧卡奇認為要想消除物化就需要具有無產階級意識,這也就是叫人們來反對資產階級意識,來反對資本主義社會;所以說,兩者無論是批判私有制還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最終都是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
三、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的不同點
第一,異化與物化概念理解上的差異。馬克思異化理論認為勞動產品僅僅是勞動的對象化并沒有被異化,勞動產品作為客體只是與主體相分離、相對立,這本身并不是異化是對象化。也就是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前提下,此時的對象化表現為異化。因此,對象化是異化的前提。盧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認為物化和異化是一回事,物化即異化,在其物化概念的理論中將產品與異化的勞動關系聯系在一起,這樣一來物化的概念就比馬克思異化理論稍微擴大化了。
第二,異化與物化現象所產生的根源不同。馬克思從生產關系的角度來闡明異化思想的根源就是私有制的存在,私有財產的存在改變了勞動的性質,加深了勞動的異化。盧卡奇明確表示物化是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必然現象,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商人會囤積一定的商品,而商品的制作需要工人完成,將工人物化,使得工人與資本家的關系變成一種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盧卡奇從商品交換及商品結構出發(fā),指出物化的根源就是發(fā)達的商品經濟。
第二,揚棄異化與物化途徑的差異。馬克思認為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真正地消滅異化。在私有制制度下,人民沒有更多選擇,勞動者的勞動和勞動結果是分離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異化現象。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才能真正消滅這種異化關系。其次,工人要想擺脫勞動異化的狀態(tài),就要使人階級團結起來進行爭取權利的斗爭。最后,異化的揚棄必須以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為前提,生產力在推動社會變革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盧卡奇的觀點認為,是否選擇物化取決于無產階級的自我意識,一旦無產階級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歷史使命時,就獲得了自我意識,隨之商品拜物教就會瓦解。但是,盧卡奇太過于強調意識的決定性作用,具有唯心主義色彩,缺乏實踐性的觀點比較難以實現。
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的物化理論都是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兩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述,進一步豐富了異化和物化理論。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異化現象不僅沒有得到解決,相反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突出了。雖然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與馬克思和盧卡奇相比,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的異化、物化理論的合理成分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們仍然可以汲取其理論的精華,吸收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合理成分,以此來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總之,學習、比較和傳播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對當下個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持久發(fā)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