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麗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預防初產婦會陰側切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11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接受本院的基礎護理,觀察組接受本院的護理干預,對比兩種護理的效果。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進行會陰側切的概率相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發生Ⅰ度和Ⅱ度會陰撕裂的概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會陰Ⅲ度撕裂以及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護理干預應用于初產婦,能夠有效預防初產婦會陰Ⅰ度和Ⅱ度撕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預防;初產婦;會陰側切
在初產婦分娩的過程中,為了防止產婦發的會陰發生撕裂和新生兒出現窒息的現象,會進行有效的手術措施,而會陰側切術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手術,對初產婦的盆腔肌肉也有較好的保護。但是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實施會陰側切術的產婦與未實施會陰側切術的產婦并沒有較大的差異,并且新生兒之間也沒有差異。另外,研究發現將護理干預給予初產婦,可以對其會陰側切進行有效的預防,并且對初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健康也沒有影響。為此,我院選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110例初產婦,將基礎護理與護理干預給予其,然后對這兩種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和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0例初產婦均來源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所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經B超檢查,嬰兒的胎位、產婦的產道均正常,且簽署相應的知情同意書;排除伴有其他相關妊娠并發癥;且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年齡在20-38歲之間,平均(29±9)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38.5±1.5)周;觀察組年齡在21-37歲之間,平均(29±8)歲,孕周為38-40周,平均(39±1)周。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性。
1.2方法
將基礎護理實施于對照組,主要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功能性護理。
將護理干預實施于觀察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健康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強與初產婦的溝通,要不斷的給初產婦普及分娩相關的知識,使得患者對分娩有正確以及充分的認識,使得初產婦更加配合相關的護理工作;將分娩使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所要準備的東西講解給初產婦,并且對初產婦的飲食以及運動進行指導,并且讓初產婦及其家屬意識到運動以及正確飲食的重要性。(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不斷的與初產婦進行交流與溝通,對初產婦的傾訴進行認真的傾聽,消除其消極心理,并且護理人員可以選擇一些比較輕松的話題與患者進行交流,從而建立分娩的信心,確保分娩的順利完成。同時在分娩的過程中也要對初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對初產婦的問題耐心的進行解答,并且讓初產婦對整個分娩過程中有詳細的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分娩心態。(3)助產護理:初產婦在入院以后,助產人員到積極的帶領初產婦進行各項檢查,然后觀察初產婦的宮縮情況,如果宮縮變得有規律性,那么要及時將初產婦安排在待產室,并且要實施觀察初產婦的生命體征,并且要安排助產人員時刻待在初產婦身邊,準備待產[1]。(4)對助產人員的干預:經驗豐富的助產人員要對新的助產人員進行帶領和指導,并且在護理的時候提倡人性化,對初產婦合理的要求要給予滿足,并且在允許的情況下減少會陰側切手術的發生率;助產人員還要依據《婦產科護理學》中的會陰側切的標準并根據初產婦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評估,然后對初產婦是否適合無側切自然分娩進行判斷,并且還要不斷的提高助產人員的會陰保護技術[2];當初產婦的宮頸口張開至2到3厘米的時候,要將其安排到分娩室,然后一對一的進行助產分娩,對初產婦的用力方式和技巧進行指導,然后科學合理的評估初產婦的會陰和胎兒情況。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初產婦的會陰側切率、會陰Ⅰ度、Ⅱ度、Ⅲ度撕裂、新生兒窒息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檢驗為X2,P小于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初產婦進行會陰側切的概率相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發生Ⅰ度和Ⅱ度會陰撕裂的概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出現會陰Ⅲ度撕裂以及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在過去產婦自然分娩的時候,因為助產技術以及護理技術的滯后,導致大部分助產人員存在自然分娩一定要進行會陰側切手術的思想,雖然會陰側切會使初產婦的產程和分娩時間縮短,但是會陰側切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初產婦的身體健康,并且還會增加產后出血量,除此之外,如果在會陰側切手術以后沒有進行有效的護理,那么還會引發切口感染等一些列的并發癥[3]。但是在我國的初產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大量的初產婦都進行了會陰側切,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有三種: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嬰兒的體重普遍比較高,為了防止出現難產的發生要進行會陰側切;2缺乏較好的醫療環境,醫院為了減少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通常會對自然分娩的初產婦進行會陰側切;3助產人員缺乏豐富的經驗以及會陰保護技術,不能準確的判斷初產婦是否需要進行會陰側切。在以上問題的基礎上對自然分娩的初產婦進行護理干預,對會陰側切有有效的預防,同時減少會陰側切一些列問題帶給初產婦的不良影響。
對初產婦實施護理干預,使初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依從性得到進一步提高,產前一些列的健康教育有效的增加了初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對初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有效的緩解了其緊張、恐懼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態迎接分娩,進而提高分娩的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對助產人員進行干預,經驗豐富的助產人員要加強對年輕助產人員的指導,使其對初產婦的會陰、胎兒情況有準確的評估,從而準確的判斷出初產婦是否需要進行會陰側切,并且要提高助產人員的會陰保護技術,增加助產人員的工作信心。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進行會陰側切的概率相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發生Ⅰ度和Ⅱ度會陰撕裂的概率也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會陰Ⅲ度撕裂以及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概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應用于初產婦,能夠有效預防初產婦會陰Ⅰ度和Ⅱ度撕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莊時敏.護理干預對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0):121+127.
[2]林霞.護理干預管理對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影響效果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0):72-73.
[3]曹麗.護理干預管理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