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香
摘要:目的:分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奇偶法將患者均分為對照組(38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8例,早期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鈣蛋白變化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物質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安全性較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
研究為了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選擇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進行對比護理分析。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研究時間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奇偶法將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早期護理干預),每組38例。對照組,男性和女性為21例和17例、年齡范圍在22歲至40歲,平均年齡(26.85±3.46)歲。觀察組,男性和女性為20例和18例、年齡范圍23歲至40歲,平均年齡(26.17±3.17)歲。兩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資料對比,(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1]:患者知情同意;所有患者符合心肌炎的診斷標準;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依從性較差的患者;臨床研究資料不全的患者;對研究中使用的藥物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精神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早期護理干預,(1)患者入院后掌握患者的病史和基本情況,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及進行心理護理,梳理患者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2]。(2)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控制生活作息、飲食,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飲食上以高蛋白和低鹽低脂為主,告知患者需要按時和按量吃飯,禁煙酒。(3)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緩解患者心臟負荷,為患者檢測心電監護,針對氣促胸悶者予以氧氣吸入。
1.3 評價標準[3]
(1)對比兩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譜(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與肌鈣蛋白變化(包括肌鈣蛋白cTnl)。(2)對比兩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定。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患者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鈣蛋白變化、生活質量評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心肌酶肌和鈣蛋白變化改善情況治療前,2組患者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鈣蛋白變化對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優勢明顯,觀察組治療后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鈣蛋白變化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物質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2。
3.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后激發心肌炎主要是因為病毒具有嗜心臟特征導致,疾病高發于冬季和春季,疾病的患病率較高,具有鼻塞、流涕等病癥[4]。為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顯著。采用早期護理干預,通過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予以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和針對性護理,可以提升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降低患者產生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的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肌鈣蛋白和生活質量評分[5]。綜上所述,根據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的心肌酶譜、鈣蛋白變化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由此說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可以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杜曉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護理干預[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12):1446-1447.
[2]向艷清.分析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5):635-636.
[3]趙紅.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 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2):122-123.
[4]倪丹紅.觀察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8,(49):57.
[5]孟慶紅.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肌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