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明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對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對于企業的管理工作,大數據的存在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因此,本文簡單探析了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挑戰;對策
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管理工作是影響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如果可以將大數據技術有效應用于企業管理中,就能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率,消除制約企業發展的不良因素,為企業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大數據概述
(一)大數據的概念
對不了解大數據的人來說,大數據就是指大量的數據,其實,它還涉及實時的數據以及其他數據,與人們的生活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例如,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淘寶或京東等購物平臺,就會通過抓取與對比海量產品的信息來對價格進行排序,而這就是通過大數據實現的。另外,這些互聯網購物平臺會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以了解不同用戶的喜好與購買力等,從而為用戶推送合適的商品信息。簡單來說,大數據就是超越了數據庫軟件處理能力的海量數據。
(二)大數據的特征
大數據的特征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規模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任何行為或事物都會產生數據,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人們所收集的數據類型更多,規模也就越來越大;二是多樣性,大數據不僅規模大,類型、結構也較多,如數據的類型就有圖片、文字、地理位置以及網頁等,結構也包括非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結構化數據等;三是高速性,這主要是指數據的流動速度快,因為數據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低,隨著時間的變化,數據會不斷更新,而原本的數據就可能被覆蓋,或者不具備代表性;四是價值性,大數據中有很多潛在的價值信息,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數據都有價值,只有一部分數據才有核心價值。
二、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數據處理能力有待提升
從大多數企業的數據處理現狀來看,很多企業只能對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處理,而結構化數據在總數據中所占的比例又相對較小,使得大數據中的價值沒有及時轉化為有效的資源,也無法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貢獻。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很多企業還不具備處理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數據的能力,對這些企業而言,如何提高數據的處理分析能力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同時,企業在日常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基本都會被存儲在不同的數據庫內,這些數據庫之間又沒有進行關聯和共享,如何將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大數據時代的核心技術是商業智能,但商業智能目前并沒有普及,僅在電子商務、電信以及網絡等一些行業有應用,同時,對企業來說,學會合理應用商業智能也是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此外,企業對數據的安全防護工作,也需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如果安全防護存在漏洞,就有可能被一些具有不良用心的人利用,造成企業利益的損失,對企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管理觀念急需更新
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至今還沒有深刻認識到大數據對決策所具有的重要價值,認為大數據就是簡單的數據收集與處理,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會產生這些認識,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管理觀念,在面對新的事物時存在一定的抵觸,并沒有意識到大數據對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重要性。另外,還有一些企業雖然也有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工作,但在管理過程中依然采取傳統的管理辦法,過于在意事情的因果關系,沒有重視對關鍵數據信息價值的挖掘,也沒有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管理觀念的落后還體現在企業管理效率低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如果企業不能及時了解與掌握市場變化情況,就會在發展過程中落后,而這會使企業喪失一些機會,甚至對企業的生存造成直接的威脅。這都是因為企業管理觀念落后,沒有及時進行更新,無法有效推動企業發展。
(三)管理決策模式需要改善
首先,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決策的環境更加復雜,這是因為企業在作出決策時需要采集、分析相關的信息,而這些都會被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并且決策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也存在缺陷;其次,企業在決策過程中一般需要一個復雜的程序來獲取相應的決策信息,但現今市場變化速度極快,傳統的決策信息處理模式顯然已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四)大數據人才亟待補充
大數據的有效應用需要懂得大數據技術知識與技能的人才,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充足的大數據人才,一方面是因為高校大數據人才培養發展緩慢,另一方面則是社會對大數據人才的要求較高,需要綜合素質強、能力出眾的大數據人才,而不是單方面能力突出的人才。
三、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的對策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企業在管理工作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如果企業不能正確認識與利用大數據,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的對策。
(一)轉變管理理念
對企業而言,封閉的管理思想在大數據時代顯然是行不通的,企業的管理在數據的快速增長下越來越依賴數據,所以為能夠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就必須轉變企業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清楚認識大數據的特征。相較于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大數據由于數據的數量與類型較多,可以忽視細微的差距。其次,要尋求大數據變量之間的關聯性。大數據與小數據環境下的處理不同,大數據的利用需要先明確變量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的采集、分析與挖掘,來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最后,改變傳統的決策方式。在傳統的企業決策中,基本都是由企業的管理者或商業精英來作決策,但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決策主體并不局限于企業的管理者,一線的員工也可以成為決策的主體,這樣可以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對企業的發展更加有利。
(二)豐富數據平臺
在以往企業的管理工作中,都是在出現問題時才進行改變,而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需要充分利用數據驅動提前解決問題,避免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由此可見,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中大數據是關鍵要素,而數據平臺在企業中的地位則是由大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來決定。
企業與外界環境的實時溝通可以通過數據平臺來實現。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可以在傳統的數據平臺基礎上,建立微信、微博等非機構化數據平臺,利用調查問卷、相關文章的推送以及一些活動來獲取數據,這樣不僅可以隨時了解有效數據的變化,還能夠對數據源進行豐富,使企業的管理模式更加柔性化。
(三)對大數據應用給予政策鼓勵
影響大數據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數據處理技術,如果缺少安全、穩定的數據處理技術,就不能將數據信息中所蘊含的價值挖掘出來。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主動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勵高校、研究部門以及企業對相關數據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此來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同時,企業也要加強對數據的安全防護,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很多大型企業都曾遭受過黑客的攻擊,數據的丟失損壞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所以相關企業要不斷對大數據系統進行完善,加強信息安全監測,政府也應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懲罰力度。此外,影響大數據應用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短缺。如果缺乏高素質、能力強的大數據人才,企業在應用大數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就不能發揮出大數據的價值。因此,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對優質人才的培訓,通過培訓教育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能力,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能力的大數據人才。同時,政府與高校也應重視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通過政策支持、教育模式革新等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此為企業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管理工作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同時也將迎來發展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樹立良好的管理觀念,并對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進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從而促進企業管理方式與機制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港,于海旭.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7(3).
[2]曹茜.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6,34(3).
[3]雷春.淺談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中國科技縱橫,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