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文化體制改革作為改革版圖中的重要內容,也正在展開持續性的探索,這也對兼具文化產品與意識形態屬性的會計規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新時期黨報的長遠發展需要依托于持續的探索完善。
關鍵詞:新形勢;黨報;會計規范;完善
一、引言
新時期,我國進入了改革的“深水期”,多樣化、多層次的階層與利益群體不斷涌現,而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動也更加急劇,同時,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元化價值觀沖擊著傳統意識形態,加大了意識形態領域建設的復雜性。黨報作為我黨在長期革命與發展過程中沿襲下來的思想法寶,在引導社會輿論、反映群眾呼聲、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方面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從近年來黨報的發展情況來看,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黨報社作為傳統的事業單位,其發展戰略更加多元化、對經營目標更加重視、收入來源也更加多樣,這也使得其在社會效益方面的投入受到了難以避免的影響,從而弱化了其輿論宣傳的基本功能。我黨歷來將文化體制改革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中央《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這為黨報的發展指引了基本方向,也要求黨報對相關會計規范開展持續性的探索。
二、新形勢下黨報對會計規范進一步完善的評價
(一)當前我國黨報會計規范存在的問題
1.會計規范的沖突問題
黨報是我黨各級黨委的機關報,具有獨特的政治屬性與社會功能。通常來說,黨報社是隸屬于上級黨委的直屬事業單位,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公共服務性質,從很大程度來說承擔著社會公益性事業服務的功能,對接各個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宣傳的服務陣地。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黨報的業務來源也更加多樣,其在經營廣告、傳媒等業務的過程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諸多企業相比,同樣扮演著市場參與主體的角色。相應地,會計規范本身是為主體發展而服務的,而其所服務的主體具有兩種性質的情況下,就會存在事業與企業會計并存的問題。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同時,社會文化領域也經歷著深化改革的新背景,黨報在會計規范方面如何取舍,是必須加以權衡研究的現實問題。
2.黨報會計專業人員素質亟待提升
會計人員是黨報中直接執行會計規范、承擔日常會計工作職責的主體,因此,其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會計規范的執行水平與會計管控目標的落實程度。但從實踐中可以發現,盡管近年來“兼職性”的會計人員模式基本被打破,受傳統觀念的限制,加之黨報所具有的文化宣傳屬性,黨報會計人員中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工作者并非出身于財務會計等相關專業,多數是從報社內部具有執業資格的人員中選任,不可否認的是,這一部分人員在長期的工作經歷中形成了相對充實的經驗,也能勝任絕大部分會計工作,但要想進一步完善黨報會計規范,就需要將會計專業人員的培訓常態化。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這一目標的執行仍然較不理想,會計人員的工作仍多集中于簡單的記賬報賬,在對資產狀況及現金流狀況的核算與分析中暴露出乏力的狀態,而要想實現綜合應用管理會計知識、推動會計規范深入發展、優化黨報領導決策的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二)黨報會計進一步規范完善的重要價值
傳統模式下黨報會計規范應用的沖突問題,會直接造成業務形態相互混雜,以及財政資金與經營收入資金的混雜,這就對會計人員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新聞出版業會計核算方法》等會計規范時造成了較大困擾,如何匹配針對性的會計規范、處理好黨報發展中面臨的會計問題,很難在這種混合框架下得到有效解答,外部利益方對黨報事業與企業發展的評價也缺乏基本的依據。基于推動會計規范進一步完善的視角,依照“宣傳、經營兩分開”的改革精神,在廣告、發行、印刷等經營部分探索新型會計規范,保留事業部分的會計規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事業部分來說,黨報的政治作用與社會功能更加明確,也在客觀上強化了其做好宣傳工作、優化思想引導的作用;對經營部分來說,其在堅持黨的領導這一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經營活動,有利于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并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文化體制的變革。
三、新形勢下對黨報會計規范進一步完善的對策建議
(一)樹立現代化的會計理念
會計規范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依托于會計理念的更新升級。黨報要自上而下,審視會計規范的基本問題,建立起有效的內部財務會計體制機制與安全的資金預算管理體系。首先,要結合會計規范的發展及黨報自身轉型升級的需求,將現代化會計觀念的樹立作為一項戰略性的重要任務,在黨報內部營造出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會計氛圍,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會計管理制度與核算方法,將黨報各部門與業態的經營活動納入到這一整體性的框架中,從而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黨報各項業務的發展情況,使黨報高層管理者能夠獲取更加有效的信息資源,為相關決策的優化及新時期黨報影響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構建起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從而提高黨報的風險抵御能力與會計信息的把握能力,依照黨報的部門結構與層級設置,匹配針對性的管理架構,確保會計規范能充分發揮輔助黨報現代化建設的作用。例如,設置決策部門,對黨報各項重大財務決策直接負責;設置會計中心,對日常財務工作、規章修訂、風險控制等工作負責等。最后,要通過科學化的資金預算管理,為優化資金使用效率奠定基礎。
(二)建立健全現代化的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
就地市級日報社而言,要想對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進行創新,首先要積極爭取市委與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的支持,明確“事企分開”,在黨報的內部管理、資金往來、會計核算等方面嚴格執行事業單位的有關法律法規,如《事業單位財務通知》等。同時,加快推動依托于傳統黨報的新型經營平臺建設,解決當前會計規范中存在的沖突問題,充分考慮黨報的社會宣傳屬性與市場經濟導向下的發展形勢,匹配針對性的會計核算體系,實現對各經營部分的統一管理與分級核算;通過構建條文清晰、內容全面的會計核算制度,為經營部分各業務會計核算操作提供基本的參考框架,參考發行、廣告等各類經營主體的實際性質與業務特點,依照國家會計制度與財經法規確定面向集團的通用型會計核算處理程序,明確資產、負債、利潤、稅務等核心內容。
(三)推動管理會計的深入發展
會計規范的進一步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而在新形勢下,無論是事業單位性質的傳統黨報社還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經營部分,都應對管理會計這一新型的會計方法足夠重視。對黨報來說,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其輿論影響與思想宣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功能性任務也更加嚴峻,同時其也需要適應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因此需要掌握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制定出科學的發展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這種信息就是與會計規范密切相關的會計信息。隨著信息數量增加及復雜程度提高,如果仍然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將會計視為簡單化、機械化的“記賬”工作,則很難掌握可供黨報決策參考的全面化信息。當然,由于管理會計的系統化與科學化程度較高,所以其深入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基礎資源與專業人力資源,前者要求企業以全局性的布局視角,綜合利用當前蓬勃發展的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保障會計信息的全面性與真實性,為管理會計構建起強大的信息基礎支撐,并匹配以扎實的信息安全機制;后者則要求黨報會計人員強化自身的管理會計知識基礎與應用水平,為管理會計的深入發展夯實基礎。
四、結語
黨報歷來在我國的輿論宣傳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政策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陣地,在多元化價值觀激蕩的新時期,黨報的功能性特點更加突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文化體制改革對黨報會計規范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是其必須堅持的基本框架,同時,也需要投入持續性的變革力量,一方面,彰顯黨報宣傳輿論的特殊功能;另一方面,要強化黨報這一重要傳媒形式在文化體制變革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帶動社會文化產業發展,為文化體制變革乃至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落實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樓衛東.城市黨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個轉型”:以福州日報社為例[J].中國記者,2019(6).
[2]李敏.對報紙行業會計核算模式改革的研究[J].新聞戰線,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