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 要:可持續性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而高新區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其可持續性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的扶持方式和政策有所差異,但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稅收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與換代、保證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和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
一、高新技術的現狀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的研發周期大大縮短。高新技術產品具有產品外部性,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溢出效應,社會收益大于企業收益。另外,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具有高風險和收益不確定性。因此,需要政府稅收政策的激勵。各國都對高新技術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主要處于加工、組裝和制造階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由組裝制造活動向研發活動、服務活動轉移。我國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發展,也對高新技術的申報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
為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政府部門頒布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企業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時,政府會對過去三年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和收入進行歸集與統計,以計算相關指標是否能達到國家高新企業標準。但企業往往沒有對研發費用進行歸集,直接將其作為管理費用下二級科目研發費用進行歸集和核算,這并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此外,高新技術企業每三年需要重新認定一次,國家規定在發明專利保護期內可重復進行高新技術申報,但使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只能進行一次高新技術的申報,如果一次對所有專利進行高新技術申報有可能會造成首次申報項目過多,不能體現公司最核心的專利技術,也可能會造成三年后沒有專利技術申報的情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如下。
(一)高新技術研發費用歸集問題
企業往往同時進行幾個項目的研發工作,會出現同一研發人員和同一研發設備同時參與幾個項目的情況,該研發費用需要在各個項目分攤,且研發產品對外出售時,還需要沖減相應項目的研發費用,這給研發費用帶來一定的難度,區分費用化研發費用和資本化研發費用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不能準確區分,可能會導致資本化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原值,加大企業當期管理的費用,減少當期利潤總額,導致少繳納企業所得稅,存在涉稅的風險。或是應該費用化的研發費用沒有形成當期管理費用,企業通過此方法調節利潤,粉飾財務報表。
(二)產品研發全過程監控問題
產品研發是一項有計劃、具有周密性的經營活動。在產品研發立項時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有相應的項目資金預算和明細資金預算,以便企業更合理地安排資金,在研發過程中企業財務人員也應及時向管理層匯報項目研發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但有時企業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研發出新產品,也可能會出現認可度不高,或是研發進度緩慢失去市場化優勢等,不能很好地進行科技市場轉化,給企業帶來資源浪費和經濟利益的損失。
(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存在高風險
產品研發具有目的性,是一項有詳細預算和有對策應變的活動,企業不能盲目進行產品研發,浪費有限的資源,應監控產品研發的全過程,但企業研發活動往往在立項時沒有進行集體決策,也缺乏相應的預算,對研發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問題和技術問題考慮不周全,可能導致研發項目失敗,給企業造成損失,加大企業資金壓力。
三、建議和決策
(一)梳理高新技術企業申請之前的賬務
在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之前,要做到自查以前的賬務是否有不合理之處。此外,還要準確預算之前的研發費用,通過研發支出科目進行研發費用的歸集,明確費用化的研發費用和資本化的研發費用。企業需要統計專利數量,區分核心專利技術和非核心專利技術、發明專利和使用新型專利等。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要確保專利技術的合理性,以確保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功,體現企業最有代表性的專利技術。
(二)準確歸集研發費用
研發人員費用包括工資和五險一金費用,在研發有眾多人員參與的項目時,需先統計該項目研發人員參與各個項目所需的工時,以研發工時費用為標準在項目中分攤人員的費用,不能以員工和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月標準工資進行統計,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對于各個項目,共同研發設備折舊需在項目中以研發工時進行準確分攤,無形資產攤銷的方法與研發設備類似。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6號文件規定,500萬以下的設備可一次按全額加速折舊。有些企業會在購入時一次性計入研發支出,沒有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雖然不違反國家相關規定,但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盤點和統計,應先計入固定資產科目,次月按固定資產全額計提折舊,這樣既符合規定,又可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例如,實驗檢測費和其他研發費用可直接計入研發費用,不能直接計入的需要進行分攤。研發產品在制出樣品后有對外出售情形的,該樣品的出售收入應沖減相應的研發費用。此外,企業要準確確認費用化研發費用和資本化研發費用的時間點。
(三)財務人員應參與研發費用制定計劃
根據銷售收入預算制定研發費用計劃,預測研發人員的費用、研發的材料費用、每年研發的設備折舊費用、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和研發辦公費等其他研發費用,財務人員應及時統計研發費用情況,將同年的收入總額與預算總額進行對比,及時向上級管理人員匯報,以確保單位的研發費用和全年支出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研發費用收入和比例要求,避免對高新技術認定造成阻礙。此外,單位財務人員應審核研發的全部費用和支出預算,避免研發支出的不合理、不均衡,給企業的資金造成壓力。
(四)可引入風險投資者,申請政府補貼降低研發風險
企業的研發活動是一個風險較高的活動,其研發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研發科技產品可帶動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給社會帶來經濟效益,因此,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企業管理人員也應配合項目申報人員,做好相關的政府補貼和申報工作,對于高新技術的研發可引入風險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通過以上方法,企業可減輕研發經費負擔,降低研發費用風險,避免給企業造成過大的財務負擔和資金壓力。
(五)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現代科學不斷更新,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明顯縮短。對此,財務人員應定期測算研發產品的成果及轉化效率,及時匯總上報研發產品成果效率測算結果,由管理層決策是否繼續研發。對于競爭激烈且具有高收益的產品,需要加大研發費用的投資力度,加快研發進度,以最短的時間爭奪市場,避免因研發進度緩慢帶來經濟利益的損失;對于市場不明確、研發成果轉化不足的研發產品,應審慎進行研發投資。此外,在成果產品轉化問題上,也可以尋求政府部門的幫助,致力于高新技術產品的成果轉化。
四、結語
近年來,國家針對高新企業所制定的標準和優惠政策,目的在于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抓住優惠政策和政策實行周期,是企業轉型的重要條件。而對國家來說,只有企業發展,國內社會經濟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我國高度重視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工作,期望通過高新技術產品的溢出效益,促進社會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應響應國家政策,財務人員也應參與到研發項目中,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韓鳳芹.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稅收體系:發展趨勢與國際經驗[J].經濟研究參考,2002(8).
[2]江曼鵬.國外對高科技產業的稅收取向[J].稅務研究,2001(1).
[3]梁江.我國現行科技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J].稅務研究,2001(10).
[4]張凱,林小玲,吳松彬.企業所得稅減免能否促進創新投入:基于2011—2015年企業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7(5).
[5]朱文莉,陳夏.演進與優化:我國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3).
[6]朱衛平,倫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投入與績效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5).
[7]岳果成.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管理優化[J].財會學習,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