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夢
摘 要:在人們對于心理健康不斷重視的現在,對目前學生心理現狀的發展認識,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如何實現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初中語文老師要思考的方面,所以在初中語文中,對其進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性的,一方面實現學生心理的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實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只有學生心理健康,才可以更好地進行之后的學習,本文將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的話題,對有關內容進行論述。
關鍵詞:心理健康;初中語文;滲透
引言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要基于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學科自身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課程教學,其中隨著人們對于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也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人存在著心理方面上的問題,所以初中語文老師要不斷的優化教學環境,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將心理教育融入到具體的語文教學中,給學生普及心理教育的基本常識,從而幫助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簡單的介紹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面對外部環境時以何種形式來適應的狀態,他是一個人取得內心的幸福感前提,同時做好人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對于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我們充分的了解自己,學生對自身能力有一個良好的評估,明白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以哪種心態來面對,對于初中生來說,心理是學生要接受的一門課程,心理健康可以驅動學生人格的完善,挖掘學生相關的潛能,從而將學生的智力與個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
除此之外,隨著現代社會生存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初中生要面臨著升學的壓力,使得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如何調整學生的心態來適應學習,這是初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思考的內容,加強和完善有關的教學內容,不僅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更要讓學生掌握健康的心理,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對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根據有關的調查顯示,在我國的初中生當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例接近于15%,這一龐大的數量是讓很多研究者表示震驚,這也需要教學工作者要對其加強重視,具體的學生心理健康的表現如下:
2.1對學生學習方面的心理健康的分析
由于學生要面臨著中考的壓力,這會讓學生在學習上會產生焦慮的心情,會過于看重自己的分數,如果自己的成績有所下降或者是波動的話,學生的心理會承受不住,同時學生又不能及時的發泄出來,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心理疾病,從而學生出現上課不能集中聽講的行為。
2.2在人際關系方面上的心理健康分析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有接近23%的初中生存在著一定的人際交往問題,具體表現在與同學,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他們之間關系不太融洽,導致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疾病,學生不喜歡和他人進行交流,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形式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同時該類同學也給學生的反映得是比較難以相處,對人缺乏熱情,不太合群,還有一些同學會出現愛發脾氣,罵人等行為。
2.3在思想方面上的心理健康分析
在調查中顯示,有10%的初中生會有叛逆的心理,還存在著自以為是的心理,喜歡和老師和同學唱反調,以自我為中心。這也同時反映了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會有一點叛逆,不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經常和父母發生口角爭吵,喜歡對抗父母,這些都是青春期學生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在教學時老師要對該特征加以重視,另一方面初中語文老師要適應學生的特征來進行教學改革。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基于對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的認識,初中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像叛逆等心理現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健全自己的人格,以下將對具體措施進行分析。
3.1在具體的語文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對閱讀的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關鍵,在語文教材中大多都是名家名篇,在進行相應文章學習時,老師首先可以介紹一下該文章的作者。比如在學習《背影》這篇文章時,《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選自己的名字的時候,其中自清兩個字的選擇是為了激勵自己在困境的時候不喪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老師可以講述相關方面的內容,鼓勵學生向朱自清學習,讓學生在之后的生活中受到相應的啟發。此外,該篇文章主要講了父子之間的感情,作者也是想在文章中感激父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對整篇文章進行學習之后,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也讓學生學習到要感激父母。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從而學生可以體會大自然的奇妙,提高學生對于大自然的喜愛。
3.2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方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語文老師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初中語文老師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比如,可以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學生可以將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也可以記錄自己的心情,從而實現學生情感的升華,學生人格的完善,逐漸的形成一個比較健康的心理。在具體的教學時,老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像情景教學法,互動法,小組合作法等等多種方式,在課堂中老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并堅持學生的主導地位,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讓學生對于初中語文學習建立相應的自信心。
3.3在相應的實踐活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為了實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給學生提供一些適合閱讀的刊物,在課外閱讀中更好的認識自己,讓學生有面對之后挫折的勇氣,也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相應的心理健康講座,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方面提升。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是學生學習承上啟下的時期,該階段的學生會有叛逆的心理,所以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從某種意義上可以幫助學生積極得參與到語文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健康的心理也可以讓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學習和人生,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范亮亮.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時代教育,2014(8).
[2]杜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現代閱讀,2012(20).
[3]侯潔,王澍,曹雁飛.初中語文教學觀念的哲學審視[J]中國教育學刊,2017(03):95-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