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
摘 要:伴隨現代多樣便捷的信息技術條件及發展完善的寫作理論研究成果,寫作愈趨能夠得以復歸至其本應有的“大自由”形態,其精華也愈趨得以明顯而易化現今的寫作教育難題,在此背景下,則生成了“現代化寫作”的理念。以此理念為支撐,衍生而出的相應教學模式則可謂是對傳統寫作教育的一種變革與顛覆。而本文亦便是就此模式的具體建構初步做出的分立:多元素材的多方向擷取、隨物賦形的寫作表達、多寫作平臺與工具的使用此三方面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化寫作;模式建構
寫作的原本和應有形態當為自由的,表現為寫作內容與素材的自由、寫作語言的自由與寫作工具和平臺的自由,也唯有此,寫作才能以“百花齊放”的形式真正成為人類情思智慧與藝術的熔爐,真正成為人之所愛。所以,在高中語文教育范疇內的寫作亦當順遂此本質與規律而從傳統命題寫作的枷鎖中脫離,而以“激趣”為指標,去嘗試由以下寫什么——怎么寫——在哪里寫此三維度下的理念構成的現代化寫作教育模式。
1.多元素材的多方向擷取
寫作內容,也即寫作的素材在本質而言具有自由性與廣闊性而并不被設限,但在傳統的寫作教學思路下,由于既定命題對內容方向的確立、也由于學生囿于狹窄的生活環境而無法得到擴展的視野,其可選、可寫的內容素材少之又少,寫作深度亦因沒有對寬度的依托而無從談起。但在現今,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串聯起了整個世界,亦可將整個世界的大事小情及時推送至人人之眼前,相應地,寫作素材則有了被多向拓展的可能性。但此可能性在學生那里的實現還需依托教師對命題式寫作專訓的松弛及向廣袤世界的引導。
例如:松弛了對命題寫作的專訓,我則讓同學們去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人的一舉一動與人生百態,在這里,其可以發現生活與自然的美麗、快樂與悲傷,從而具備將眼光外放至更廣闊空間的認知、思維和情感資本。在此之后,我還讓其去關注每天在手機或者電腦端被及時推送出來的有益新聞,如“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猝死性事件的頻發”等;去總結新出電視劇和電影、小說等的選材;去旅行以發現不同空間的形態與文明等。但我并未提倡其去閱讀和關注大眾對于此類事件或者作品的評價,而是去自己思考,因為大眾的聲音代表各自不同的價值觀而過于繁雜,以至于會蒙蔽同學們的自我判斷、使其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此,其接觸愈廣、思考愈多,其寫作的興趣與所呈現出來的寫作作品便愈增、愈多彩。
2.隨物賦形的寫作表達
繼“寫什么”的問題之后,在現代化寫作教學模式話題下,則當時對“如何寫”,也即“如何表達”問題的思考。在寫作表達上,我們一直致力于追求“辭能達意”的境界,但由于客觀物象與文字表現之間所存在的固有差異、由于自如化文字運用能力的可遇而不可求,“辭如何能達意”便為寫作所始終在探究的主題。基于流傳下來的完備的寫作理論,在現代化的寫作教學中,我們則可以以“隨物賦形”,即尊重表現對象的特征與規律、在對物生發感觸的當時當地捕捉靈思的方式促力寫作表達向“辭能達意”目標的逐步靠攏。
例如:在清冷的早晨,看到隨風一片片下墜的黃葉,想起它們曾經在炙熱的夏日的枝頭綠油油招搖的過往青春,內心得到關于生命的震顫而產生了關于生命的靈思,但此刻,卻沒有紙筆記錄,而待趕至有紙筆處而要提筆記錄時,靈思卻早已逝去,此時再寫便有無病呻吟而強詞造作的嫌疑了,同時寫出的句子和文章也不再具有靈性而能達原意之十分之一,這亦便是對“隨物賦形”的略過。對此,我則讓同學們各自準備一個袖珍型的記錄本,以隨時隨地能記錄不定時捕捉到的靈感,從而逐步使同學們找到寫作的感覺、學會用語的方式、了解到辭能達意的形態而增加對寫作表達的興趣。
3.多元寫作平臺與工具的使用
在建構現代化寫作教學模式的話題下,“在哪里寫”的維度則成為“現代化”色彩的主要來源。即現今依托多媒體技術而開通的多元寫作渠道、多種寫作工具為寫作活動在素材與寫作方式基礎上又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學校教育范疇下,學生的寫作亦大可不必拘泥于紙筆媒介而當在持續性寫作興趣、現代化寫作能力培育的基點上改革為在網絡媒介上的書寫。
例如:我會鼓勵學同學們去開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去在能夠進行個人創作的諸如“簡書”APP上進行寫作。在這里,同學們可以展開或長或短篇幅的自由創作、可以用圖文聲結合的形式去更鮮明地詮釋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可以通過評論區的留言更明晰自己在寫作中的優勢與缺點,同時因為有觀眾的欣賞而點燃、激發自己的持續寫作熱情。總之,以此對傳統紙筆式寫作平臺的替代與變革是對時代發展潮流的順應而必將成為未來寫作及寫作教育的發展方向。
在上述現代化的寫作教學模式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高中語文范疇內的寫作教育并非僅僅為了高考應試,還為在“育人”的立場上真正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表達與展示、引導其通過寫作修養自己的靈性、發現生活與生命的意義、而建立起自己與外在世界的聯系,但同時,以此為目的的寫作亦必將反過來益于高考寫作應試,從而獲得雙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張國征. 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郝照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性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