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晶
摘要:文章為探究心理干預是否能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問題有一定的影響,針對醫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進行實驗,通過一定時間的心理干預治療,觀察心理干預是否能夠影響病情,通過實驗,得出心理干預確實能夠很好的治療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問題,可以在臨床上運用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治療。
關鍵詞:慢性肺心病;心理干預;影響
前言:近些年,我國開始格外關注肺心病的情況,根據調查,我國肺心病發病率為4.4%左右。根據臨床上的常用手段,慢性肺心病仍有反復發作以及不易痊愈的狀況,在此期間患者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給患者的心理帶來了很多負擔。心理問題能夠阻礙病情的快速恢復,所以文章探討心理干預是否能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幫助,從而能夠使病情得到更好的恢復,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我國醫療質量。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病例的選擇要求我院近些年來確診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其中挑選出年齡相仿、病情相似、男女比例適中的兩組病例,各50例,分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心理干預影響實驗,這樣便于實驗的進行,針對得出的數據具有可比性。將兩組實驗組分別平均分配50人,觀察組接受心理干預治療,觀察心理干預是否能夠對于慢性肺心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對照組則進行常規治療,以便于為觀察組提供可靠依據。同時,要求兩組患者都得到醫院的確診,病例確定為慢性肺心病,在兩組人員分配后分別進行護理[1]。
(二)方法
1.對照組護理
對照組要求在實驗中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醫護人員首先要做到讓慢性肺心病患者多臥床休息,護理人員應盡心的照顧患者的日?;顒?。對于肺心病呼吸困難的患者,采取好坐姿,并告知患者家屬一些醫療常識知識,患者出現問題后可以及時通知醫生或進行自救??谇挥袉栴}也是在常規護理中應該注意的,由于肺心病患者經常容易出現嘴唇干裂,這樣口腔中容易滋生細菌,護理人員要要在患者餐后督促患者進行刷牙,保證口腔內的濕潤與干凈。其次,皮膚問題也應多加注意,肺心病患者的皮膚容易出現問題,氧氣吸收不足,二氧化碳堵流,致使體內容易出汗。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家屬對于患者的身體經常進行擦拭,保持皮膚表面干凈,經常換洗衣物,勤翻身,防止皮膚發生問題[2]。同時,由于肺性患者的肺部功能不足,定期進行排查以及濕化痰項目治療,病房內的濕度一定要保證適中,由于患者的肺部出現問題,痰不能自動的從肺部排出,要加強飲水,痰也是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一個重要隱患,痰極其容易引起患者有生命危險,所以醫護人員對于排痰問題要格外注意,定期給患者進行霧化治療。最后,患者的飲食要嚴格檢查,保證患者的飲食減少油膩,多攝入高的營養物質,比如蛋白質、纖維等,脂肪類食物盡量少使用,要求在進食后患者應平躺,這樣有助于胃不消化。
2.觀察組護理
觀察組同樣給予正常的醫療護理,同時還要給予觀察組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預治療。首先,細心安慰對于患者格外重要,醫護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對于患者講解科學治療方法。同時,讓患者很好的了解到自己的病情,能夠在先進的醫療下有很好的治愈機會,消除緊張以及恐怖心理。由于,慢性肺心病患者需要及時更換衣物,醫護人員要保證對患者的私秘部分進行遮蓋,給予患者足夠的私人空間。同時主治醫師也要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長期進行溝通,告知患者一些科學方法以及科學治療,醫師也要多給予患者鼓勵,希望換成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情,相信我國現今發達的醫療能夠治愈慢性肺心病,良好的心情能夠加快病情的恢復,讓患者能夠多多了解現今發達的醫療,對疾病治愈增加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能夠以陽光的心態戰勝病魔[3]。
3.觀察指標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患者進行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根據所得出的數值,觀測患者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正常值為(29.78±0.46)分。
二、結果
對100例患者進行焦慮狀況的測試,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患者的心理焦慮,并通過一定的科學規律來檢測患者焦慮情況。整理數據,得出觀察組的焦慮狀況為30%。對照組的焦慮狀況為45%。由此可得,心理干預能夠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三、討論
肺心疾病已經變成我國的一個常見病種之一,慢性肺心病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無論是睡眠還是活動度受到限制,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性也較強[4]。在慢性肺心病長期治療下,也會給家庭帶來許多負擔,甚至造成患者的心理焦慮以及抑郁的情況,所以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心理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醫護人員需要格外注重心理方面的輔導。無論是醫療護理還是正常的心理安慰,都需要醫護人員有耐心,保留一定的熱情,為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述一些科學治療方法,鼓勵患者能夠早日康復,同時醫護人員還要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告知一些病情的情況以及如何能夠更好地護理患者,要求患者家屬也要對疾病抱有很大的信心,這樣才能使患者擁有更好的心態。針對兩組實驗可以看出心理干預對慢性肺心病的治療情況還是有很大的效果,無論從護理滿意度還是從發病率以及焦慮問題都有很好的改善,在臨床上應用心理干預,能夠對慢性肺心病有的一定很好的影響,對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身體恢復有一定的好處[5]。
結束語: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對于肺心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能夠很好的減緩患者心理。抑郁、焦慮的不安的情況,能夠保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于醫院的護理滿意,保證在臨床上發病率能夠減少到一定范圍內,使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所提高。為醫院做出更好的貢獻,可以說心理干預在臨床上應該值得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明曉,劉華東.肺心病發病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7,11(5):867-869.
[2]袁月霞. 肺心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05(5):105-106.
[3]呂勝琴,左曉蓉.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心理干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09:1101-1102
[4]沈祺靜.心理護理干預對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響研究[J].中國療養醫學,2010,07(11):614-615.
[5]雷俊,余曉波.肺心病患者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02(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