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享娥
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個月至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1歲以內約占半數,是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小孩腹瀉的原因
嬰幼兒容易患腹瀉,主要與下列易感因素有關
(1)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不能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變化。自己調節的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孩子的免疫能力也不是很成熟,所以就很容易會有腹瀉的現象。兩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都是病毒性的腹瀉,而兩歲以上的孩子是細菌感染形成的腹瀉;生長發育快,所需營養物質相對較多,胃腸道負擔重;機體防御功能差;腸道菌群失調;人工喂養等。
(2)小孩子的腹瀉一般是可以分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感染性的因素一般是因為細菌的感染然后形成的腹瀉,比如說大腸埃希菌.沙門菌、空腸彎曲菌等等。病毒也是可以引起了腹瀉的,比如說輪狀病毒.甲肝病毒、諾如病毒等等的病毒。還有寄生蟲或者是真菌也會讓孩子出現腹瀉的現象。
非感染性腹瀉,大部分都是因為喂養不當,多為人工喂養兒,喂養不定時,量不當,突然改變食物品種,過早給大量淀粉或脂肪類食品,過早添加輔食等。也有對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過敏而引起。
(3)氣溫、季節的突然變化,孩子感冒或者是肚子受涼也是很容易有腹瀉的現象出現,人們經常說的秋天腹瀉就是和季節有很大的關系[1]。
二、腹瀉的危害
(1)會有腸套疊出現
腸套疊是小孩子非常常見的一種急性消化道疾病,一般急性的腸套疊是在四到十個月的嬰兒身上最常見。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發病的概率也在慢慢的減少。一般情況下,嬰兒身上的腸套疊都是原發性的,根據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八的可能是繼發性。腹瀉和引起腹瀉的病毒都是讓腸套疊發生的原因,所以應該特別的重視。
(2)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
孩子在腹瀉的時候,身體不能夠很好的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電解質,還會使水分和電解質更快的流失。所以在腹瀉的時候,要讓孩子及時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果說不能夠及時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的話,就會讓身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出現紊亂的現象。孩子身體內電解質紊亂也包括鈉、鉀、鈣、鎂等等的元素降低,這些元素的降低,會影響孩子疾病的恢復,還會讓孩子有別的情況出現。
(3)會有營養不良的現象
一般營養不良都是出現在慢性的腹瀉以后。因為營養不良,會讓孩子的抵抗能力下降,抵抗能力下降,就很容易有支氣管炎、結核病、中耳炎等等的各種感染性的疾病出現。
三、腹瀉臨床表現
不同病因引起腹瀉各有自己的特點和不同的臨床過程,所以在臨床診斷中常包括病程,嚴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菌。
共同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和重型:(1)輕型,經常由飲食因素及腸道外感引起。表現為食欲不振,大便的次數增多,數量不多,稀薄或者帶水,呈黃色或黃綠色,有酸味,多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在數日內痊愈。(2)重型,大多都是因為腸道內感染引起的急性疾病,也可以由輕型加重而來,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癥狀外,還有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感染中毒癥狀,甚至昏迷和休克等等的現象。
所以說,孩子出現腹瀉后要及時治療及處理,治療原則: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并發癥。
四、調理和預防措施
(1)要合理喂養
要讓孩子多休息,盡量不吃難以消化、蛋白質和脂肪比較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補充能量,還可以幫助寶寶進行排毒。盡量的不要讓寶寶吃不干凈的食物,少吃一些辛辣、比較涼的食物。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食物和水的衛生。強調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縮短腹瀉后的康復時間,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
對于剛出生的數個月以內的寶寶,應該要喂孩子母乳。母乳是最適合給孩子補充營養和適合孩子的消化能力。母乳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都適合孩子消化和吸收,以及含有很多的消化酶和抗體能夠滿足孩子的需要,可以中和大腸桿菌的毒素,對于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一般的情況下,除了有結核病或者是慢性疾病以外,都是應該母乳喂養。盡量的做到按時的給孩子喂奶,盡量避免孩子在夏天或者生病的時候斷奶。添加輔助食品時每次限一種,逐步增加。
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吃飯前和上廁所以后,都要洗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盡量的避免長期讓寶寶服用廣譜抗生素(是一種抗菌譜比較寬的藥物,對很多的細菌都有抵抗能力),要讓孩子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輪狀病毒腸炎流行時,接種疫苗為理想的預防方法[2]。
(2)預防孩子脫水
在孩子生病的時候,要繼續的吃食物,同時還要讓孩子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或蔬菜。多補充一些水分,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口服補鹽液體補充,也可以用新鮮的水果榨成汁給孩子喝,也可以做成果泥給孩子補充營養。
(3)腹瀉后的飲食
在寶寶腹瀉以后,還是應該讓寶寶吃一些比較好消化的食物,補充孩子平常所需要的營養,滿足平常生活中的需要,讓寶寶能夠很快的恢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或者是鈣、鎂等等元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海帶、紫菜、芝麻、山楂等等的食物。
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就是在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然后進行飲食的調理,并且對寶寶進行認真的護理,為了防止寶寶出現脫水的情況,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給寶寶喝一次水。
(4)治療腹瀉的藥物
一般急性發作的腹瀉,比如嘔吐或者是脫水比較嚴重,是可以服用靜脈補液或者是口服鹽糖粉,要注意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等到了病情明顯好轉的時候,就可以短暫的停止服用藥物。腹瀉的原因不同,那么服用的藥物也是有不同的;比如說胃腸功能紊亂、甲亢等等因為腸蠕動加快導致的腹瀉,那么首先就應該使用腸蠕動抑制劑;對于細菌性的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就可以使用收斂劑以及吸附劑,通過抑制腸胃粘膜分泌以及吸附有害的毒素,近一步達到止瀉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腹瀉的時候,盡量多給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孩子有嘔吐、發熱、拉肚子次數比較多,比較嚴重的時候,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并且治療。
參考文獻:
[1]李兆霞. 小兒腹瀉的臨床護理體會[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22):3145-3146.
[2]冀國晶. 淺析小兒腹瀉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