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桂莉
摘 要:國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中明確提出,學校為確實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服務。送教上門作為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有益嘗試和良性補充,使更多的孩子早日得到及時的康復干預。有效的送教上門工作課前必須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詳細了解學生的特點;課前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備課,投其所好;制訂相關的工作獎懲制度,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還要加強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知識。
關鍵詞:送教上門;孤獨癥兒童;課前導入;策略
孤獨癥兒童是由腦功能發育不良引起的,社會交往、語言發育障礙、興趣范圍狹窄、行為刻板重復,孤獨癥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特殊物品有病態的依戀,送教上門作為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有益嘗試和良性補充,使更多的孩子早日得到及時的康復干預,但要想取得較好的送教教學效果課前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 首先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詳細了解學生的特點
因為孤獨癥兒童本身的特點,如果送教課前“導入”第一步工作沒有做好,每次的送教工作就是流于形式,沒有一點效果,要想送教工作取得成效導入成功是第一步,否則一切都等于零。良良2009年6月出生,家住不算偏遠的農村,母親在他一歲半時就出走改嫁了,父親患有輕度抑郁癥,早出晚歸打零工,良良的生活起居全靠爺爺奶奶照顧。第一次送教時,老師根據平時的智障學齡殘疾兒童做了備課的準備,但是太出乎意外了,根本無法近距離接觸孩子,孩子一直在跟老師躲貓貓,根本不可能靠近。更談不上面對面或手拉手坐下來學習了,見到老師就像老鼠見到貓,飛快的躲進房間再快速的躲進被窩,爺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拉出來。剛松開手孩子就像脫韁的野馬到處亂跑,不管老師表現得多么的親切、和善,甚至擁抱、親親都無濟于事。老師帶去的一堆玩具、零食都不能吸引孩子,最后爺爺強行把孩子摁住,老師才得以靠近來了個“師生”合影,第一次的送教工作就這樣失敗而告終,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后來老師總結經驗教訓,詳細了解了良良的生活習慣等,了解到他很愛吃生蔥,第二次送教時老師拿一把生蔥在手上,良良看見老師手中的生蔥乖乖的跟在老師的身邊,老師終于完成了對良良的評估。以后每次送教老師都拿一把生蔥在手上,良良看見老師手中的生蔥也都能乖乖的跟在老師的身邊,老師利用生蔥做誘餌,用蔥做話題使每次送教工作開展得很順利,由原來的跟老師躲貓貓到現在可以跟老師一起看10分鐘的繪本,這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啊!
二、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投其所好
孤獨癥孩子行為比較刻板,但個別也有些特別的功能,有他自身的才能。比如昊昊生活環境較好,從小喜歡唱歌,對歌曲很敏感,會彈一點鋼琴,樂感很好,學校以前是安排年紀比較大的男老師負責送教,送教半年沒上成一節課。送教負責的陳老師跟他交流,他不看一眼,只會摔東西,哭鬧,發脾氣。現在是能歌善舞,會彈鋼琴的鄭老師負責,鄭老師了解到了昊昊的情況,每次送教都首先唱昊昊最近喜歡唱的歌曲,有了個好的開始,一切皆順利。接著鄭老師再跟他一起彈鋼琴,讓孩子在玩中學,為學而樂。聽昊昊的爸爸媽媽說現在昊昊很盼望鄭老師來家里送教,看到孩子的進步,他們作為家長也慢慢接受了送教上門這種教育方式,并且還很配合老師的工作。
三、制訂相關的送教工作獎懲制度,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國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中明確提出,因為殘疾或家庭經濟困難等情況,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兒童,要組織開展送教上門。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安排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教育資源,為確實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等服務,送教上門可見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非常重要的工作。現今老師已被各種檢查、各種日常教學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有的老師對送教上門工作一點不上心,應付了事。學校應該在送教前制訂相關的獎懲評估制度,每次送教都應該給老師計工作量,給予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獎勵,這樣才能能調動老師對送教工作的熱情,教師工作積極,責任心自然曾強,對課前的準備工作也會做得更充分,對提高送教的教學工作有直接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四、加強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知識
近幾年教育正是教師緊缺的時候,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有些縣級特殊教育學校幾十個教職工沒有一個老師是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縣級學校根本招不到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老師,很多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師們不是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老師們急需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雖然上級有關部門也組織了一些特殊教育培訓,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學校也應該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全面鋪開,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跟上教育前進的步伐,提高工作能力。更何況在特殊教育中孤獨癥兒童的情況更為復雜,且孤獨癥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癥狀主要表現為交往障礙、不合群、處處有孤獨的表現等等。據世界孤獨癥關注日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孤獨癥兒童出生率呈上升趨勢,這就更加需要大量的有特殊教育專業知識的教師加入到特殊教育教師隊伍中來,孤獨癥的專業知識,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對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治療等等知識每個教師也都應該學習,這樣才能開展工作,適應自己所從事的特殊教育工作,任自己所擔任的工作。
送教上門作為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有益嘗試和良性補充,為了使更多的孩子早日得到及時的康復干預,提高日后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減輕全社會的負擔與壓力,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