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菁菁
摘 要:大學是培養體育鍛煉意識的關鍵時期,在體院,每周必備兩節體育課。進入大學以來,學生們擁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然而這些時間往往被各類社團、協會、戀愛所占據,學生很容易忽視體育鍛煉對學習、生活的重要性。據研究調查表明,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例如體質下降,容易生病等。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會對他們未來所從事的事業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體院學生進行有關體育健康意識的抽查。
關鍵詞:體育健康意識 體育學院 大學生
大學時光,人生正值最好年華,然而許多大學生本著“年輕是資本”,以為自己病不倒、補得回,往往熬夜、不吃早飯、不鍛煉,過多得消耗體力而不進行鍛煉。統計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中處于亞健康狀態者占62.15%左右,并且很多學生對自身的健康不重視,健康意識的薄弱而導致當代大學生的健康狀況堪憂。通過隨機抽查的形式,在南京體育學院奧鈴匹克學院對70名同學進行有關體育意識的問卷調查,其中女生40名,男生30名,體育生42名,非體育生28名。調查結果如下:
1.當代體院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
體院教授的課程中,不管是不是體育生,每周至少兩節體育課,所以以下調查結果不算進體育課時間。在全部問卷答案中,體育學生總體情況優于當代大學生平均水平,每周運動天數大于4天,但是這建立在大部分體育生每天都在訓練、有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大部分非體育生每周鍛煉頻率為兩天左右,所以總體現狀不容樂觀。同時,慢跑、散步、羽毛球、籃球分別最受歡迎,一方面,這些常見的體育運動不需要過多得技巧,另一方面,體院為學生提供了寬敞、便利的操場、運動館,新興運動滑板也在學院里開始流行,還有部分男同學喜歡晚自習后去健身房運動,大學生正處于體格成型的關鍵時期,健身可以滿足他們對形體美的追求,體育項目越來越豐富多彩。
而在性別差異方面,女生更喜歡散步、慢跑,而男生更喜歡籃球、羽毛球,不論男女同學,近六成學生自由運動時間都在晚上,這符合大學生的作息規律,同時也是比較科學的運動時間段。一般晚上運動的學生都是運動比較有規律的,且以散步、跑步為主。其中男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最重要的原因是鍛煉身體,占到56.7%,其次是鍛煉形體。而女生則大多數為減肥塑身,為全部女生的67.5%。
2.造成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的原因
由于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多學生表示空閑時間會選擇圖書館為學習,考證或未升學做準備,但同時表示有毅力讀書,沒有毅力堅持下鍛煉,缺乏鍛煉意識成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抽查的學生中,有54%表示不想鍛煉是因為沒有堅持下來的毅力,缺乏毅力就是缺乏目標、動力的表現,許多學生鍛煉是為了塑性、減肥,這樣原因往往使體育鍛煉無法長久進行,節食減肥在大學校園更加常見。
除此之外,28%的同學表示太懶,下課之后只想在宿舍呆著,不想去運動館進行運動。另外,部分學生表示平時生活中事務繁忙,學生會或社團工作多無法兼顧鍛煉。在抽查的學生中,體院學生基本都對學員提供的運動環境表示贊揚,沒有出現因運動設備缺失而不愿運動的理由,這也是體院能提供給學生獨有的優勢。
3.針對當代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的對策
大學生越來越不喜歡體育鍛煉,對身心都造成了危害,長期缺乏鍛煉會損害我們的免疫力,造成各種小病,引起亞健康,人體容易感到疲勞,做什么事都沒有動力,無法高效完成任務,從而更加力不從心,造成惡性循環。同時,長期缺乏體育鍛煉也會對我們的心靈造成危害,體育鍛煉時宣泄情緒的最佳方法,無法進行有效的運動讓壞情緒無法排泄出來,使人變得敏感、易怒、疲勞。針對當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提出以下建議:
大學生應該培養自主鍛煉意識,通過鍛煉揮汗合理發泄壓力。當代大學生普遍缺少自主鍛煉的意識,要認識到體育活動對人身心帶來的好處,有規律的鍛煉不僅可以改變外在可見的,比如體型、比如免疫力更好、不容易生病,對內在的影響也是好的,體育運動可以釋放壓力,使學生更有效的從事學業。認識到這些,相信大學生會更自發的進行鍛煉。
大學生應該學會合理安排管理時間,進入大學以來,學生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可以用來嘗試新鮮事物,比如各類社團、學生會部門,同時應該預留時間給體育鍛煉,從而更好地從事平時的工作、學業。不止如此,社團也可以在平時多組織體育活動,比如踏青、登山……轉換聚餐、唱卡拉OK等,不僅會增強社團成員們的關系,也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從學校方面考慮,普通學院應該像體院學習,增設多類體育類選修課,滿足運動需求及興趣愛好,號召學校體育運動氛圍,鼓勵學生走出宿舍、圖書館,去操場多運動,可以相應的給予每周合理的鍛煉事件硬性要求,同時提高體育理論課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們對各類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更加了解,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來,防止無意間的運動傷害,將鍛煉的優點放大到最大。
參考文獻:
[1]張波,翟鴻君,胡玉利.淺談當代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培養的現狀與對策[J].體育師友,2011,34(01):75-76.
[2]楊巳望. 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