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已越來越多地使用到現代化多媒體,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藝術領域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術活動的效率。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圖像、聲音、文字和影像等多種媒體融合起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適宜地利用各種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能夠促進幼兒的美育發展,激發他們表現美與創造美的欲望,提升審美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幼兒園;美術活動
以往組織美術教學活動,容易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難以將藝術作品與各地的名勝古跡等實物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眼前,教師講得枯燥乏味,孩子聽得不明所以,美術教學活動一度呈現出單調、枯燥、呆板的現象。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白板、攝像機、數碼相機、電腦、多媒體等電教設備正逐漸走入幼兒園的活動中。特別是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電化教學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直觀的特點,贏得了幼兒教師和孩子們的喜愛,使得美術活動真正實現了美的再現與創造。
一、電教媒體推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增加了美術活動的趣味
借助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將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索取,豐富孩子的想象,激發幼兒的美術動機。而這種美術動機,唯有在教師調動孩子的情感因素之后,才能被激發出來。因此在美術活動的開展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愉悅的心理環境和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尤為關鍵。
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化靜為動,以虛化實。變抽象為形象,能夠將靜止的學習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復合載體呈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直接體驗,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在組織《各種各樣的帽子》這一活動時,我在電腦上搜索、整理了各種帽子的實物圖片及帽子藝術作品圖片,使用了局部放大,便于細節部分分析讓幼兒欣賞、比較、討論,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通道的參與,發揮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幼兒創作的欲望。從幼兒作品結果來看,美術欣賞活動起到了很好地鋪墊作用,幼兒創作的作品更加豐富多樣了。
(二)提高了美術教學的效果
多媒體教學不僅直觀形象、光色絢麗,它還能把音樂、語言融入到美術課件中,讓單一的美術作品與音樂、語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不僅能夠再現美術作品的內容,還可以體驗抽象作品的內涵,孩子們在多種感官通道的相互作用下,與美術作品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在愉快、自由的氣氛中獲得美的感受與體驗,實現較好地欣賞成效。
1.幫助幼兒理解作品
例如:在美術活動《京劇臉譜》中,幼兒對京劇臉譜不太熟悉,不利于幼兒的想象與創作。因此,教師精心制作了京劇臉譜的課件。活動中,伴隨著京劇的旋律,一張張京劇臉譜呈現在幼兒眼前:藍臉的、黑臉的、紅臉的……幼兒興高采烈地欣賞,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幼兒大膽描述、比劃京劇臉譜的構圖的線條、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通過電化教學,幼兒了解到京劇臉譜中心對稱的特點,接著為自己的作品圖上漂亮的顏色。在美術活動中孩子親身感知到了形態美、色彩美,對京劇臉譜的認識和體驗得以豐實,萌發了繪畫興趣,也從“感知→形象→表現”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創作的樂趣。
2.幫助幼兒傳達情感
例如:在繪畫活動《我的家鄉》中,我準備了家鄉中“夫子廟”,“明孝陵”等圖片,利用多媒體用動畫片《恐龍游瑞金》的形式逐一呈現出來,有需要的地方將圖片進行縮放,使幼兒能全方位地進行欣賞。面對這莊嚴的景象,孩子們心中升起一種崇敬的情感。接下來,借助視頻生動形象地再現南京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熱愛快樂美好的新生活的良好情感,最后孩子們隨著歡快的歌曲旋律《逛逛新南京》自由地邊舞邊唱,在情感得到一定的升華。
研究證明,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運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視聽結合地組織和開展美術活動,能夠提高活動效率,優化活動效果。靈活地運動電化教學手段,使得教師教得輕松、幼兒學得快樂,也讓美術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電化教學以它的重要優勢優化了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活動結構,為幼兒營造了自由、愉悅的氛圍,極大程度地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孩子們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動手,善于創新,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莊玲: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優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
[2]安耀平:多媒體教學在美術傳統課程中的應用與影響[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
[3]游章:多媒體課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1.
[4]王大根: 美術教育論[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5]肖川: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