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寧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經濟體制發生變革,城鎮化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新型的城鎮化促使我國的城鄉規劃出現了新的理念和模式,這也意味著城鄉規劃要打破傳統,為現代的社會發展作貢獻,這也就要求了城鄉規劃必須要與新型城鎮建設發展相結合。
關鍵詞:科學發展;城鄉規劃;新型城鎮化
1 導言
科學的城鄉規劃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在我國全面改革深化階段顯得更加重要。在這一重要階段,城鄉規劃發展需要更加注重科學性、合理性,需要更加注重與實際相結合。隨著全球化與市場化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正處于全面轉型過程中,傳統以增長為主要發展方向的城鄉規劃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規劃轉型刻不容緩。
2 新型城鎮對城鄉規劃提出的要求
2.1做到區域協調和城鄉協調
區域協調和城鄉協調逐漸加強,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最受關注的問題。城鄉規劃方向大大改變,從關注角度就能體現出來,著眼區域的整體發展。城鎮方面的各種問題綜合考慮,比如城鎮功能、城鎮結構、城鎮設施、以及相應的政策等等。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協調發展,做到優化配置區域資源。這樣可以促進城鄉規劃的體系更加完善。 結合城鄉兩者的優勢,不單局限于經濟的發展上,要在各個領域都進行優勢互補,可以從城市空間、社會文化、社會建設等方面入手。
2.2 城市建設趨向內部優化
社會在發展,城市建設不能只停留在生活空間的擴大,而應該對城市的功能性備受關注。只有城鎮內部優化了平衡發展了,才能讓城市功能性充分發揮作用服務于民。因此,城鎮內部優化已經成為必經之路。
2.3 改變城鄉規劃的傳統理念
新型城鎮化是在以人為本理念的下產生的,所以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也要依照以人為本這一理念進行。畢竟,社會的主體是人,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能最大程度的滿足人類生存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單純的追求城市增長,切忌本末倒置。而近幾年來的新型城鎮化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也都是基于此。在政府的鼓勵下,在新形勢的推動下,我們更要貫徹落實并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新型城鎮的發展落實要從轉變價值觀,敢于打破傳統開始。順應時代的呼聲,認識新型城鎮化、踐行新型城鎮化。
2.4 更新規劃模式和工作方法
新型城鎮化已經到來,城市發展的工作方法也要及時改變,將增量式的工作目標轉變為存量式的。比如土地,把曾經注重對土地增量變為土地存量。存量式模式正在成為城鄉規劃的大方向,因此,我們要多運用精細式的工作方法。精細化城鄉規劃的優勢在于它可以針對城鎮化的各個細節,提高城鎮化的發展質量。
3 城鄉規劃的轉型應對
3.1 促進城鄉協調差異化發展
城鄉生態和空間的協調發展是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和前提,其核心是要保護農業和生態資源,保存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所以,規劃城鄉發展的時候,要在保護、認識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切不可以犧牲環境、破壞大自然為代價進行城市規劃,加強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城市周邊以及附近農村的濕地資源和土地資源,在更大程度上緩解城市用水緊張、土地資源緊缺以及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嚴峻問題,充分利用大自然給予的財富,加強城市與農村的共享。
3.2 應對城市發展階段變化,探索存量規劃模式
目前總體規劃面臨的是量大面廣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區,規劃主導開始從增量規劃向存量規劃轉變。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開展的總體規劃修改實踐中,已經普遍遇到上述問題。其基本的應對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間框架里,通過中觀結構的優化和空間秩序的梳理,以及優勢戰略資源的整合、重組,達到功能、品質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當前階段,總體規劃的核心要素有待從適建土地空間向優勢戰略資源轉變,總體規劃的空間視角也有待從分立向統籌、從宏觀結構向中觀秩序轉變。
4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的策略
4.1 加強和促進城鄉內部優化
城市化發展隨著時間的推動不斷的變得更加復雜,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保證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還需要積極探索最新的城市和鄉村規劃發展模式。這也是社會上對于城市、鄉村建設提出的最新的要求。這樣能夠保證這一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同時也能夠保證這一工作按照原有的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和進步。在城鄉發展過程中想要加強和促進其內部的優化,還需要按照不同階段城市發展對人們所提出的最新要求進行改革,同時也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內調整工作的整體方案,這樣的優化工作是城市和農村規劃的基本保證。
4.2 提高區域、城鄉協調工作科學性
在城市的發展和進步階段,想要保證城鄉能夠達到共同的發展和進步,還需要對其工作進行統籌兼顧,使用最新的最靈活的策略對其工作進行規劃,以此能夠更好的實現城市和鄉村功能給予工作的不同保障機制。同時針對城市和鄉村的轉型,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充分的發揮出其所在地區的特色,保證地區之間的工作能夠按照自身的文化特色來開展,這也是保證后期城市、鄉村都有著自身特點的主要體現。所以想要做到這些內容,還需要不斷的提高工作內容所具有的科學性,利用合理的工作體系和科學的工作模式,為城鄉的建設提出最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建議。
4.3 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階段,人類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體,也逐漸成為社會工作所需要面對的最新目標,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也開始關注到自身的生活狀況。因此在城鄉的工作和規劃過程中,還需要把最新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讓人們能夠感受到最新技術和最新思想給城鄉發展帶來的好處。同時保證城鄉在規劃過程中能夠具有一致性,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出其自身的功能,也能夠保證這一工作達到城鄉的發展要求。
5 結語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是當前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核心內涵。我國城鎮化發展已經進入了轉型提升期,因此城鄉規劃的策略、觀念、技術等各個方面也應該隨之發生轉變,以適應城鎮化轉型的要求。總而言之,在城鎮化轉型時期,滿足各方面的基本增長需求已經跟不上城鎮發展的大步伐,也不能作為主要任務繼續存在,而堅持“科學發展觀”,緩解人口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質量與發展速度之間的矛盾;城鄉規劃的工作重點向區域協調、城鄉協調和城市內部的優化提升轉變;城鄉規劃的目標理念向“以人為本”“生態文明”轉變。
參考文獻:
[1]潘睿.對城鄉規劃編制及管理的思考[J].中華建設,2011(06).
[2]孟凡喜.分析我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轉型[J].科技與企業,2014,5(12):289.
(作者單位:石河子博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