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林
平時我們教師常常談到:現在的孩子不知怎么的,不想學,把答案寫在黑板上,照著寫都要抄錯,甚至不寫,還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年級升得越高,舉手回答問題的人越少。看來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的重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教育要使人愉快,讓教育帶有樂趣,讓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可以消除緊張的情緒,抑制學習中的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和興趣,使內心世界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效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對學習的興趣,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其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以及他們和同學之間相處得如何,甚至是家里的情況等,不要做起一副老師的樣子,要和學生交朋友,當他們作業質量差時,不要動不動就批評,要和他們討論錯在哪里,錯的原因等,當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時要及時給予肯定,讓他感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同時做為教師平素就應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心理修養,不斷加強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評和政治業務素質。
二、把微笑帶進課堂培養學生的興趣
做為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課堂上老師過于嚴肅,會給孩子帶來緊張的情緒,孩子在學習中會產生疲勞,從而怨學,影響他們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所以老師課堂上要帶著微笑,而且還要求學生比比誰的微笑最甜,誰學得最開心等,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三、精心設計好導入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作為一個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好導入課,比如我在教學不規則圖形體積時,由烏鴉喝水的事故引入,讓學生探討得出:烏鴉喝到水的原因是:石頭占據水的空間,水面上升,所以烏鴉就喝到了水,而這水面上升的體積,就是這塊石頭的體積。
四、提高教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提高課堂節奏,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里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于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是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時總要等最慢的一個學生把題做完。這實際上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耽誤時間,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老師在整堂課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當我們感到參與程度下降,學習活動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對于學困生來說也不能減慢速度,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2、“提問——答寫”,它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重要策略。
細細品味課堂上的提問和答問,我們不難發現它關注更多地還是個體與個體的交流,體驗快樂變成了不反映靈敏、成績優異的專利,思考不成熟和反映遲緩者,得到的永遠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連這個問題也不會“誰來幫幫他”等,很多學生就在這種循環往復地提問與答問中,磨滅了舉手回答問題的沖動,選擇了消極坐等,課堂上的“聽眾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改變以往常用的“提問—答問,采用提問—答寫”的策略,如在教學連除運算中的簡便算法時,問題導入: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我先讓每個同學在練習本上做,然后再請同學匯報自己的做法,學生不難用到了兩種方法:(1)1250÷25÷5
(2)1250÷(25×5)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路,再讓學生自己觀察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把它寫出來。孩子們通過思考,也找到兩種方法的異同處,最后老師出示填空題目,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改寫成:讓他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填上。
這樣要求所有的學生解答老師提出問題,并在練習本上很快寫出自己的答案。答寫為所有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同時促進所有的學生都去認真地思考問題,這時老師再問:有誰愿意說說自己的答案時,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產品”舉手的自然也更踴躍了。這樣掌握知識也很牢固。
五、開展競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開展各種競賽如“小小神算手”、“小小數學家”、“解題大王”、“審題能手”等活動,競賽要及時認真評選比賽名次,并頒獎。學生得到鼓勵后,興趣盎然,學習興趣大增。
總之:做為一個老師要不斷地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用愛去感化學生,用愛去溫暖他們,讓他們感到學習是快樂的事、高興的事,他們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有效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全面高效地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