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康如
摘要:傳統的繪圖主要依賴于手工繪圖,其結果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質量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海洋測繪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信息化測繪的主要特征在于在數字測繪的基礎上實現服務網絡。由于海洋測繪與中國國防建設有關,海洋測繪信息化與陸地測繪相比存在諸多困難。本文主要討論海洋測繪信息化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海洋測繪;問題;研究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測繪技術正朝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信息化測繪是指基于數字技術的互聯網快速便捷的運營平臺。及時有效地向各地區的各種用戶提供各種級別的相關信息,例如地理空間。
1海洋測繪的重要意義
目前,隨著國家利益的不斷擴大,鄰國對海洋資源的競爭逐步加劇,海洋測繪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海洋測繪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終,將重新組織海洋測繪等相關學科。因此,海洋測繪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1海洋測繪是完善海洋學的關鍵。海洋測繪為人類提供了整個海洋框架,實時關注海水的性質和變化。無論是進行海洋調查還是其他海洋項目,它都與海洋測繪密不可分。因此,在海洋學中,海洋測繪是海洋學發展的助推器。
1.2海洋測繪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關鍵。通過海洋測繪,可以向國防部門提供電子海圖,這是人類在海洋活動中必須掌握的工具。目前,面對國家海洋戰略,無論是進行海洋管理還是探索海洋資源,離開海洋測繪,我國的海洋戰略都無法實施。
因此,由于技術的進步,海洋測繪將不可避免地進行改革。因為海洋測繪具有非常強的相關性和基礎,并且由于海洋學科,信息或信息化海洋測繪的需要,其影響力將繼續擴大,信息化制圖或信息化海洋測繪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加。信息化海洋測繪是當前條件下國家海洋戰略順利推進的主要動力。
1.3海洋測繪是完善測繪學的關鍵。因為在地球上,三點是陸地,七點是海洋,海洋繪圖所占據的海洋和相鄰的陸地面積都很大。如果測繪中沒有海洋測繪,則根據學科體系,測繪不完整。
2促進中國海洋測繪信息化的措施
2.1把重心放在軟件開發和設備改進上
在引進國外軟件的基礎上,研究了原理,開發了中國風格獨特的軟件和設備。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潮汐涌入和多年研究的趨勢,以及具有自主產權和中國特色的軟件的發展。
2.2跟緊發展
歷史原因,技術原因等,中國的海洋測繪信息與國外相比相對較差。這需要我們跟上發展的步伐,進一步發展檢測技術,特別是海洋遙感技術和多波束探測技術。改善國家對海洋和水下的控制,從而擴大海洋測繪的信息來源。
2.3加強信息共享,實現信息服務聯網,并將其應用于社會。
政府機構已經出面建立海洋信息和網絡管理管理機制。有序,有效,統一地管理海洋測繪信息。規范各地區海洋測繪標準,統一單位,為及時信息共享奠定基礎。在上述實踐中,既定的網絡系統可以適當地向社會開放,增強了人們對各種海域的了解,也實現了海洋服務管理的社會化。
2.4培育海洋信息測繪專業人才
當前,我們國家信息化的海洋測繪技術依然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與全球較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比仍然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需按照具體的海洋測繪技術發展要求,精準的明確人才培養規劃,和地區高等院校進行協作,實施高效的專業化技術人才培育活動,將技術項目和研究所的科研結果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實踐和理論間創建起較好的連接,推動科學技術變革創新的進程,確定人才培育的具體建設要求,以更加好的達到知識水平加強的目標,增強測繪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促進我國國家信息海洋測繪技術的健康快速發展。
2.5創建海洋信息管理網絡系統
如果要實現完整的網絡化海洋信息服務,則需要建立高度統一的海洋信息管理網絡系統。它能夠把目前海洋測繪,科研和管理等相關機構所擁有的局域網作為重要依據。實施統籌規劃,構建完善的信息網絡體系操縱平臺,大道和各個不同層級海洋海事有關機構的局域網相互鏈接,通過網絡安全系統,國家通信網絡和海洋信息組織以及互聯網連接在一起以實現網絡連接,并且映射結果可以以分布式方式存儲在各個區域中。經過網絡達到信息的共同分享,同時創新地理信息一體化服務體系,創建集成化的門戶網站,使用人員僅需要訪問網站,可以實現對所有海域信息的檢索,訪問,查詢和瀏覽,從而更好地實現海洋地理信息服務網絡。
3信息化在海洋測繪中的具體應用
3.1縱向分離的技術模式
所謂的海洋地圖信息化就是實現數據融合和共享。最初受到紙質海圖的影響,海洋測繪的數字化并沒有實現整合和共享,但卻導致了一系列問題。海洋測繪一般分為四個部分:測量,數據集成,處理和技術服務。根據信息流程,從測量到最終服務的測量應該是一對多或多對一的關系。因此, 我們可以采用縱向分離的技術模式。
這種技術模型改變了原有的一對一技術模型,實現了一對多或多對一,實現了產品和數據的分離。因此,不同的產品來自相同的數據,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整合和共享陸地,海洋和空中的信息。所以,無論是信息化,還是被信息化,實現融合與共享是海洋測繪信息化的必然實現。信息化肯定會打破原始測量和繪圖,數據和產品以及產品和服務不分離的方式。
3.2 橫向融合的海洋測繪技術模式
海洋測繪信息化不僅要遵循技術模型的縱向分離,還要在理論,設備和技術上做出重大改變。同時,應根據橫向一體化模型整合海洋測繪和其他學科。隨著全球化和多樣性的需要,橫向一體化是實現海洋測繪信息的必然要求。
(1) 裝備與數據的融合。由于觀察對象具有共同特征,橫向融合技術的使用將突破當前業務系統的各種約束。在觀測平臺上,它可以配備各種設備,如水文,探空和大氣傳感,以實現海洋測繪設備的高度融合。此外,海洋觀測數據的質量控制和評估最初是根據標準量數據模型進行的。
(2) 產品和服務的融合。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對海洋的需求逐漸多樣化。海洋測繪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航行。此外,在服務方面,網絡技術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海洋環境服務的時間。
4結束語
總之,在海洋測繪過程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海洋測繪和信息化都是時代的潮流。目前,服務對象基本實現了信息化,使得海洋測繪必須突破原有的傳統技術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觀念,設備和技術。
參考文獻:
[1]翟京生.信息化或被信息化的海洋測繪[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8(4).
[2]趙晉霞,范小軍.海洋測繪信息數字平臺系統應用研究[J].海洋測繪,2017(3).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海事測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