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關鍵詞: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電能是最基礎的能源之一,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電能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這對我們供電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與市場格局,供電企業如何保持持續平穩的發展是一項重要課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引導廣大電力職工團結一致,共同推動供電企業向前發展。
一、供電企業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年的電力需求量巨大,呈逐年上升趨勢。基于此,國家降低了供電企業的準入門檻,因此,很多實力雄厚的外資供電企業也紛紛進軍我國市場。供電企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均帶有密集性特征,對提升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政工工作屬于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企業發展方向的保障。當前企業中不少員工思想層面暴露出不少問題,如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泛濫,政工人員必須與時俱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提高政工工作水平,以增強電力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責任感,從而為供電企業的持續發展做好思想保障。
二、加強創新,提高供電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堅持觀念創新,做到與時俱進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的目標不僅是謀求企業發展,還包括為員工謀福利。其中,謀求發展,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屬于企業的第一需要,因此,企業政工工作也必須圍繞企業發展這一中心任務進行。新時期的企業政工工作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運用各種有效的宣教手段,將其滲透到供電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的方方面面,避免空頭政治與形式主義。首先,企業管理層必須帶頭轉變觀念,企業政工工作者也必須增強改革發展意識與主人翁責任意識,并嘗試運用新眼光來審視當前政工工作中面臨的新情況、新難題。通過抓好政工教育中的基礎性工作,才能把握好當前供電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動態。對于當前員工的思想動向,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增強他們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與改革觀念,形成統一的價值理念,激發他們投身到供電事業中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大膽創新工作理念,嘗試運用新的教育模式,摒棄過去按部就班、一味灌輸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再解放、再創造與再突破。
(二)堅持教育內容的創新,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首先,堅持兩個“相結合”,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結合,將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經常組織貼近員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同時,政工人員經常深入工作一線,了解員工思想的新動態、新特點,傾聽他們的呼聲與意見,并積極為員工答疑解惑。當企業實行新的重大改革舉措時,政工人員要做好宣傳工作,以獲取廣大員工的支持與配合。其次,要切實為員工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員工反映的實際困難,能馬上解決的立即解決,若一時半會無法解決的也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通過切實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讓員工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消除不滿情緒,從而為供電企業的發展創造穩定的思想環境。再次,要將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引導供電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明白如何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物質利益與精神追求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讓他們主動將個人的發展和企業、國家的前途聯系在一起。同時,為員工創造一個自由、和諧、公平的工作環境,并利用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意識,為供電企業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最后,在日常教育工作要把握好員工心態特點,滲透隋感教育,以增強思政教育效果。政工人員要用誠懇的態度與員工溝通,并用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他們,積極幫助員工維護合法權益。在和員工交流的時候,除了要以情動人,還要做到情理共濟,正確引導,和員工共同剖析產生思想問題的根源,并探討解決對策,消除員工的思想包袱,讓他們安心工作。
(三)堅持教育手段的創新,增強教育實效
新時期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從傳統的說教式模式向藝術滲透性模式轉變,要善于利用互聯網等新媒介來拓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渠道與新空間,以期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首先,供電企業可建立“紅色網站”,上傳相關圖片、視頻、音頻等政工思想教育內容,便于員工隨時查閱學習。這讓枯燥乏味的政治思想教育知識變得更有趣、生動,也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其次,我們還要利用網絡搭建起和員工交流的橋梁,將單線活動轉變為雙線活動。比如,在企業內網設立政工論壇、聊天室等,隨時發布企業的相關新政策、新措施,員工不僅能及時了解企業的新動態,還能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并能和政工人員互動。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更接地氣,也才更具有針對性,也才能充分發揮出政工教育工作的實效,達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再次,要做好網絡防范管理工作,完善網絡管理制度,做好正面引導,規范員工的上網言行,從而創設出一個健康、自由、和諧的網絡互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