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涵
摘? ? 要:智能建筑不僅要加強工程實施的效率,同時也要提高數據的準確度,將建筑安全事故降到最低。本文將會根據電氣工程和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要點
1? 前言
現今社會,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針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嚴苛,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所涉及的層面也越來越廣,它不僅要滿足安全用電、家電用電量、照明等生活上的需求,更重視其方便、實用、美觀的使用效果。
2? 電氣工程自動化應用內容闡述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其質量與社會生產、人們生活具有重要關系,作為傳統產業中重要的部門,電氣工程自動化在工業、國防、農業中的運用均比較廣泛。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通過設備接地型號處理、傳輸型號屏蔽,選擇合適的抗干擾措施完成電氣自動化。傳統采用計算機集中控制這種方法運行速度較慢,可靠性較差,因此逐漸被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等集散式控制技術取代[1]?,F如今,在社會小到一個開關設計都與電氣工程自動化息息相關的時代,建筑中電氣工程自動化已經運用到方方面面。電氣工程自動化主要是將軟件與硬件結合,系統與原件結合,電子技術與電工技術結合,使建筑更加便捷、合理、人性化。
3? 建筑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應用重要價值
對于智能建筑,其各種功能的實現,必須在各種電氣技術的支持下才能實現,如抗干擾技術、防諧波技術、屏蔽技術、防靜電技術、電源技術等,在建筑智能化體系中,可以說電氣自動化技術是最基礎的一部分,智能建筑只有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支持下,才能實現智能化監控,并保證智能建筑的安全運行,實現智能建筑的高效、安全。因此,在智能化建筑中,電氣自動技術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必須注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合理應用,這樣才能實現智能建筑的資源優化配置。
4? 建筑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應用要點
4.1? 配電系統應用要點
在高層建筑中建立智能配電系統,能夠保證整個建筑電能系統的正常運行。智能配電系統的建立是利用自動化技術而實現的,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智能配電的功能,同時也能保證該系統的安全性,以此提高電能資源的合理利用。首先,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在變電站管理中。自動化技術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變電站的遠程監控,而且變電站系統的運行效率也會顯著的提高。在智能建筑中設計變電站時,主要使用的是全微機化設備[2],不是以往的常規電磁式器件;與以往的電力信號電纜相比,光纖通信電纜所具有的優勢非常大,所以這里使用的就是該技術。其次,將電氣自動化技術使用在供電系統中。構建供電系統的時,充分利用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配電的效率,同時也能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再則,建立電氣安全系統方面。
4.2? 樓宇控制系統應用要點
一般來說計算機集散控制也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這也是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核心。樓宇自動化的分散控制器一般情況下直接采用數字控制器(DDC),它主要是運用上位計算機對畫面進行管理和監控。其手段主要是各種專用控件、腳本、曲線、動畫、文本和數據庫等。樓宇自動化主要包含:電力供應監控系統、綜合保安系統、照明監控系統、電梯運行監控系統、消防監控系統、給排水監控系統、空調與通風監控系統等方面。樓宇自動化系統的主要設計目的是在于對建筑中各類機電設備的信息進行處理、歸類、判斷和分析,對于各個系統中的設備集中進行管理和控制,從而保證各子系統中的設備能夠井井有條、協作統一、高效且有序地運行,建立一個安全、舒適、高效的工作環境,最大程度地降低各個系統的造價,以及節省日常管理費用和能源的消耗,進一步升華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現代化服務和管理,使項目的投資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回報。
4.3? 通信系統應用要點
在現代化的智能建筑當中,其本質和核心技術便是自動化,其中通信系統為建筑智能化的重要核心。所以,在對建筑電氣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保障通信系統實現自動化管理。首先,在智能建筑當中,對建筑的設計要將內部的數據通訊系統進行完善,這樣便可實現智能建筑用戶對于局域網的建設,可將辦公區域當中計算機設備以及外部的電子設備進行連接,以便對電子數據業務進行交換,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提出的需求;其次,在設計通訊系統的過程中,要對衛星通信和IP通訊技術、移動以及個人通訊技術、數據通訊以及數字微波通信技術進一步進行應用,這樣可以更好地將智能建筑的通信網絡內部進行完善,以便實現用戶提出的要求。如在智能建筑當中,其中的通訊系統如應用衛星系統進行通訊,可將地域產生的限制打破,真正實現全世界的零時差和無距離交流,更實現了資源的共享。
4.4? 分散測控系統應用要點
常規分散測控系統其功能向開放性的集成結構轉變,采用這種開放性管理體系,可以使生產設備具有更大的資源連接空間,進而形成最佳的集成控制兼容。目前隨著電子科技的迅速發展,分散控制系統結合智能數字化設備使得整體過程控制實現功能性轉變,達成雙向工業通信分散下移,給操作程序控制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優化,促進系統高效率運轉。自動化技術應用于分散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最有效、最直接的數據運輸過程,提升信息集成軟件,具有高度精確性以及可控性。在線產階段信息集成中,其管理系統操作從初始的底層施工人員實時監控和程序調整發展為最高層次的戰略決策經營管理,生產調度與儀表通信形成高度一體化的全新管控系統。在完成現場作業的模塊化結構設計過程中,工程數據的信息采集轉導、開發轉變[3]、錄入執行等結構形式均利用相同的現場控制單元進行操作。自動化技術實際上為分散測控系統根據不同形式的基礎模板配置組成信息交互擴展單元,就本質而言,其使得模塊化的系統硬件配置與現場結構單元的存儲設備基線一致,實現高效的編程功能,并滿足控制系統的各種應用模塊進行數據共享。
4.5? 安全系統應用要點
自從步入電氣時代以來,人們一直關注的問題便是用電安全問題。在建筑工程中,電力安全問題關系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電力工程及自動化技術應用中,必須要采取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安全載流量。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在導體里通過的不間斷的相應電流量就是安全載流量。由于需要不間斷的電流量,當內部的電流一旦超出了安全載流量的時候,就會引起導體發熱的問題。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導致絕緣裝置的損壞,嚴重的會導致漏電甚至是發生火災,從而嚴重威脅著用電安全,因此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必須采用恰當的導體安全載流量;二是安全距離。在人或物接近帶電物體的時候,安全距離是能夠保證人身安全的距離。這個距離能夠有效避免人員被電流所傷害。在建筑電氣工程中,人與帶電體或者其他設備之間,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同時帶電體之間也同樣需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從這個方面來看,在建筑電氣工程中,變配電工作以及變配電檢修、安裝工作等都需要保持足夠的安全性,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三是電氣絕緣。電力對人體具有傷害性,因此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必須要對配電線路以及電氣裝置實行絕緣處理,從而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為了將電氣工程中電力安全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還需要進行電氣裝置的絕緣檢驗。
5? 結語
建筑智能化的實現,需要電氣工程為其奠定扎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始終要以用電安全為首要前提,進而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實現建筑智能化,使人居環境更加環保、舒適與和諧。
參考文獻:
[1] 徐胡杰.電氣工程自動化在建筑設計領域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2):70~71.
[2] 晏鎮宇,劉英.探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設計和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5):42.
[3] 岳威.基于電氣工程中電氣自動化實踐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