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要:留守兒童在我國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其心理問題也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本文結合現場調查總結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方面,并提出了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對策,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等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農村
隨著我國經濟社的快速發展及城鎮化進展的加速推進,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轉移。[1]但由于“戶籍”及“學區”等問題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很難將孩子帶到身邊就讀,因此“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快速出現。[2]同時由于近期“湖南益陽小學六年級學生持刀殺母”等事件的發生,再次引發了公眾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
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性格孤僻,心理自卑
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基本是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撫養,由于年齡及觀念等問題,往往對孫輩過分寵溺。由于年齡差距過大,雙方之間往往缺乏交流溝通,同時缺乏父母的關愛,導致大部分留守兒童性格孤僻,不愿與同齡人交流。隨著年齡的增長,三觀慢慢形成,看到其他同學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很難理解。[3]往往會產生怨恨自己父母的心理,長期以往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自卑情緒,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二)逆反心理,容易沖動
在大量的調研報告中我們發現留守兒童缺乏安全感,對生活周邊的同學及老師不信任,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他們往往表現在對周圍的事情不感興趣、紀律性較差、缺乏集體主義觀念等,甚至部分兒童染上了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留守兒童往往處于人生關鍵時期,周圍的環境及家庭的關愛對他們大發展起著重大作用。[4]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他們大部分表現較為沖動,甚至出現過激行為,如2018年12分左右發生的兩起少年弒母弒父事件。
(三)認知及學習能力較差
由于留守兒童長期與祖輩一起生活,信息相對較為閉塞,對外面的世界了解較少,同時家庭教育也相對缺乏,因此認知能力較差。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缺乏父母的監督,學習主動性較差,厭學情緒嚴重,甚至出現大量的逃學打架等事件。同時由于父母本身對學校不重視,因此留守兒童也產生不愿學、不想學的想法。[5]
(四)手機、電視、網絡成癮
現在社會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對于留守兒童手機往往成為與父母溝通的唯一工具,在使用手機的同時,大部分兒童沉迷于手機游戲。同時由于與祖輩們一起生活,留守兒童從小就培養成了“電視迷”。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幾乎家家都安裝了網絡,網絡游戲快速占領留守兒童的課余時間。長期以往不僅影響學習同時對視力也有較大的影響。[6]
二、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學生個體心理教育
首先要對留守兒童開展心理教育,只有把“心結打開”才有利于自身的發展。留守兒童要學會主動調節個人情緒及心態,要培養個人獨立自主的能力,要學會自強、自信。要學會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培養自身堅強的意志,開發多種興趣愛好,多于周圍的老師同學交流溝通。同時要學會與祖輩及父母交流溝通,要學會在逆境中保持健康快樂。只有通過自身的有效調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二)家庭關愛和陪伴教育
現在許多家長為了生計不得不離開家出去工作,但也需要對協調創收和子女教育有正確認識,不要覺得自己出去工作給了孩子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就盡到了對孩子的義務,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完全丟給學校和老師,殊不知家長的關愛才是孩子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可以,家長應盡量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即使確實沒有條件將孩子帶在身邊,家長也許充分認識教育的重要性,盡量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小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多與孩子溝通,定期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身心發展各方面的情況,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愛。
(三)學校教育
留守兒童普遍由家中老人代為撫養,而老人普遍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學校成為了教育留守兒童的主要力量。而這種情況要充分發揮學校主體教育的職能,加強留守兒童心理教育,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心理教育。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心理素質的教育培訓,讓教師不僅教授科學知識而且要疏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心理咨詢師,定期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提供咨詢和幫助。
(四)社會及政府教育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大力整治學校及周邊環境,嚴禁向學生群體出售香煙等產品,在學校周圍不得開設網吧、游戲廳等場所。同時政府層面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可出臺相關政策留住父母不再外出務工或子女隨遷就近入學等政策。
三、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是新時代的產物,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的疏導也至關重要。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不僅是家庭的責任,更多的是學校及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從上述四大方面積極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正確引導留守兒童心理向正常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譚秀芝.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分析[J].教書育人,2018(20):79.
[2]范創成.芻議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81-182.
[3]王洪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05):219-221.
[4]李生義.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措施[J].文學教育(下),2018(02):132-133.
[5]王汝林.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12):32.
[6]魏昭.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成因及轉化對策研究[J].甘肅教育,2018(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