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科技的浪潮席卷,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創新融資模式,改變了小微企業的傳統融資方式。同時,網絡融資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為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面臨著相應的問題。文章就目前互聯網金融下分析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
關鍵詞:互聯網;小微企業;融資
一、互聯網金融背景
2013年6月,“互聯網金融”一詞火遍了中國,也火遍了世界。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余額寶,一款互聯網金融貨幣型基金。余額寶有著高效、快捷、收益高等特性,在700天不到的時間里吸金高達2500億元,同時也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天弘基金,成為了基金商界里的頂尖企業。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創新金融業務模式,具有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功能。眾多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迅速,如P2P網貸、眾籌、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等。另外,互聯網金融的崛起也帶動了傳統金融機構的改革與創新,金融機構創新性互聯網平臺相繼建立并發展。但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風險問題也逐漸顯現,我國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措施逐漸增多。2016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警惕互聯網金融累積風險”。2018 年提出“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在政府監管之下,將呈現出健康、穩健發展的趨勢,互聯網金融會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小微金融將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更多優秀的網貸平臺將成為小微金融的主力軍。網絡融資這一融資方式的出現對于解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至關重要。
二、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近年來,“雙創”熱潮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也由此產生了許多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一詞最早于2011年提出,小微企業被認為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指營業收入不達500萬元的農林牧漁類企業,營業收入不達2000萬元且從業人員數量少于300 人的工業企業以及營業收入不達2000萬元且從業人員少于100人的餐飲企業。小微企業數量大、增長快,目前已達70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 8000萬家,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為國民經濟中與居民最密切相關的一環,小微企業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是長期以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情況普遍存在,盡管近幾年來小微企業的貸款數據是呈上漲趨勢的,但其需求量的缺口仍舊很大,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完全解決。
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8萬億元,比年初加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8%。同時獲得信貸支持的小微企業數量增加,貸款利率下降。去年小微企業貸款呈現量增、面廣、價減的特點。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僅制約了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對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發展也帶來不利影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小微企業在融資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
(一)利率高,貸不起
“不借等死,借錢找死”這是小微企業貸款最大的糾結,但這也是小微企業的自身特點造成的。小微企業普遍缺乏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較低,同時小微企業還沒有高的信用等級,沒有很好的抗風險的能力。由于競爭力普遍不強,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導致當前小微企業盈利狀況不佳。這也是銀行為什么提高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主要原因,但是貸不到款,企業就無法發展壯大,從而導致其缺乏市場競爭力,經營周期短,這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貸款難,等不起
小微企業做生意的機會經常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所以小微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有短、頻、急這樣一些特征。小微企業通常沒有非常完整的財務管控體系,通常也沒有負責財務管控的財務總監,所以他們在授信的過程中需要授信的資料產品越簡單越明了越好,這是普遍的小微企業對金融產品的訴求。但是只要提到銀行貸款,小微企業主首先反應的就是“厚厚的材料”,“反復核查”,“焦急等貸”。作為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傳統銀行本應該是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主要渠道,但是現實情況表明,傳統銀行的經營方式決定了它對小微企業提供充分服務是比較困難的。
(三)放貸嚴,貸不到
我國無抵押小微企業貸款數增長十分迅速,僅2016年,我國無抵押小微企業貸款是5.72億元,預計增長率將會達到24%。但即使是在如此快速地增長的條件下,我國小微企業的貸款覆蓋率仍然非常低。對于大型企業,銀行的金融覆蓋率可以說已經比較充分了,但是能夠拿到銀行貸款的小企業只有10%,而其中小微企業只占到5%左右。大量的小微企業面臨著放貸嚴,貸不到的困境。
三、網絡融資下小微企業融資變化
(一)網絡融資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
網絡融資讓企業通過網絡即可實現貸款的申請、審批、放款等流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既能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貸款難題,同時還大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融資的出現無疑成為小微企業的“救命稻草”。對于小微企業以及資金提供者來說,網絡融資既可以降低資金提供者的經營成本,使貸款更加靈活,對于小微企業來說,網絡融資更加便捷,貸款時間短,大大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率,減少了時間成本。
(二)網絡融資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問題
基于小微企業規模小,資產薄弱等問題,其在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非常困難,而網路融資運用大數據平臺,可以輕易的對小微企業信用進行評價。在這一技術下不僅是銀行,網民投資者也可以了解到小微企業的誠信情況、經營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從而進行對小微企業的風險把控。
(三)網絡融資迫使傳統銀行改革
除此之外,網絡融資的蓬勃發展也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銀行針對小微企業貸款業務處理中也加入了互聯網融資思維。建設銀行在2016年6月份創新推出了“小微快貸”系列產品,不僅解決了小微企業由于企業信息不充分,財務管控體系薄弱的問題,還能夠給小微企業提供簡單易行,高效快捷的融資服務。這一舉措不僅切實解決了小微企業貸款的難以,也進一步加強了建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四、結語
網絡貸款模式給許多小微企業帶來的曙光,同時也不斷促進這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新型事物的出現也總是讓人喜憂參半,可喜的是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安全也一直是各方面關注的重點。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提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家將會進一步加強互聯網融資的監管力度,創造良好的網絡融資環境。
參考文獻:
[1]龔家麗.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J].現代企業,2018(01).
[2]劉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對策——基于電子商務平臺 的網絡融資[J].電子測試,2013(14).
[3]方昕.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的特點、問題及建議[N].金融時報,2016-12-12.
[4]王喜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共享經濟[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11).
[5]張麗坤.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J].財會學習,2018,(7):163-164.
[6]林秋平.互聯網時代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策略研究[J].財政與金融 ,2018,(2):43-44.
作者簡介:王麗娜(1990-),女,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