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明
摘 ?要:在對環境進行監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的不斷加大對全過程監測的重視度,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環境全過程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視度,提高環境監測結果的代表性和合理性,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本文就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
關鍵詞: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水平
在進行環境質量監測的時候,相關人員要不斷加大對環境質量監測相關信息了解的重視度,與相關部門進行科學的配合,降低環境質量監測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相關人員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對現有的環境保護手段進行創新,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對其的監測數據和信息進行有效的監督,根據監測的數據和相關信息對現有的環境保護決策進行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意義
隨著近幾年我國環境監測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發揮的作用也在不斷上升,相關人員在進行全過程中質量監測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準確性,降低各種因素對環境監測工作造成的影響,對環境監測過程中的有義務和相關責任進行細化處理,結合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對環境監測管理措施進行完善,我國環境保護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環境監測能夠為各行各業提供詳細的環境檢測資料和數據,提高社會發展的有序性。
在進行環境檢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的不斷提高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對現有的環境防控措施進行優化,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進行水平進行優化,結合先進的環境檢測知識對環境質量監測控制觀念進行轉變,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進行環境質量控制和監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監控管理,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將質量控制融入到全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過程中,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系統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系統不僅能夠有效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服務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其監測數據的科學性,我國社會才能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2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現狀
在進行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時候,要不斷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代表性,對環境監測過程中的各項活動和措施進行完善。現在我國環境監測全過程管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對我國環境的質量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在進行環境質量檢測的過程中,相關負責和領導的人員在進行環境監測體系落實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環境的檢測區域的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的需求對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和措施進行調整,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在進行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很多領導人員出現不重視質量管理工作的情況,導致在進行環境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其經常會出現質量管理效果無法達到相關規定標準的現象。在進行質量監管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不斷加大對環境質量監測采樣工作的重視度,根據環境監測現場的實際污染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相關人員在進行環境質量監測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對環境檢測工作的重視度,保證檢測的效果能夠達到相關規定的標準,環境污染的控制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3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
為了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從而規范我國目前各地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的合理性,國家制定了《實驗室認可準則》對各地實驗室制定了硬性條例,實驗室必須滿足上述標準的具體要求,構建全面的管理系統,將質量控制從儀器設備的采購、樣品的采集與運輸、實驗室環境等方面對環境監測開展全方面控制,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效果關系著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性。然而,在我國目前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效果,主要為:(1)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系統無法有效運行。若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系統無法有序運行,則無法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2)國家環境監測相關部門的管理層對于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這關系到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措施的有效實行。
4 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增強措施
4.1 優化質量管理制度
第一,要建立健全清晰明確的質量監管機制,并且在監管機制中,針對各個部門的權利和義務進行集中標注,以保證相關人員能對自身行為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并且根據相關運行維度監督自身行為;第二,要積極創設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保證其實際價值,利用監測質量抽檢制度提高管理質量的驗收效果,進一步對管理人員的執行情況進行針對性管理,以保證其整體管理模型和管理要求之間的契合度,從而建立切實有效的管控模型。另外,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建構切實有效的環境監測評估機制,保證管理維度和管理要求能得到有效運行和監督,真正實現全過程質量監管項目的完整性。
4.2 建設監測網絡平臺
我國國內目前對于環境監測相關的網絡建設等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很多環境監測需要使用的軟件和硬件等設施都已經跟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即便是現在這樣的程度還是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離,這也就為實現更高標準的環境監測水平提出了難題。管理人員在進行環境質量監測的過程中,要保證自身能夠完全遵照國家的相關制度規定,對自身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職責進行妥善處理,嚴格執行工作準則。
4.3 合理加強樣品管理
在樣品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樣品采集、樣品運輸、樣品交接、樣品分析等方面的有效性。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采樣技術指導》以及行業標準的相關要求和步驟進行采樣。根據監測目標的特性,選擇適合的運輸方式以及儲存方式,制定合理的采樣計劃。為了避免樣本中的物質發生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學等方面的變化,對監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樣本采集之后需要盡快送往實驗室進行檢驗。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環境進行監測的時候,相關人員要不斷結合顯現的技術對現有的環境保護手段進行創新,環境信息監測的準確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再看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保證環境監測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對環境監測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相關部門在進行環境考核機制建立的時候,要不斷加大對質量考核的重視度,對環境質量進行科學的管理,提高環境質量監督工作的水平,我國生態環境的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冉旺.試論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方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106-106.
[2]張靜.試論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16(27).
[3]李曉菲.淺談環境監測中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J].化工管理,2016(18):144-144.
[4]王曉玉,樊萍,王斌.試論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