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全面來臨之后,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會有新的發展機遇。企業需要結合“互聯網+”時代的實際特征,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強化管理會計的功能。筆者在本文中,先分析介紹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背景,并針對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實際情況,提出促進企業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對策,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管理會計;創新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會計
在整個會計系統中,管理會計的地位很關鍵,屬于會計系統的一個核心分支,其在企業所開展的財務活動、業務活動中,將各種信息充分融合起來,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支持,為制定績效管理、計劃等提供可參考的精準信息,為企業決策者制定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管理會計是核心內容,有助于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當提出“互聯網+”行動之后,企業要積極改革管理會計。
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創新管理會計的創路徑
(一)創新管理會計的功能
1.創新財務管理工具
通過再造企業內部相關業務流程,建立系統的信息管理系統。這一工作需要把企業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充分結合起來,結合不同的信息需求,構建各種導向,比如決策導向、控制導向、核算導向等。企業在開展對外業務時,可以通過電子轉賬、支付電子貨幣等方式,提升結算的快捷性。企業內部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資金的流動信息,動態監督管理企業財務。人們在現階段,對于各項財務活動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若信息系統安全性得不到保證,企業會因此而受到不良影響。鑒于此,企業要構建完善的操作制度,比如建立內部控制部門、將操作和監控分離開來等。企業能夠通過互聯網系統,提升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在系統的支持下,實現供應鏈、資金流動、市場控制等各方面的協同運作。
2.完善支付模式
目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快捷支付模式,主體在進行電子交易時,依托于網絡,可以采用安全電子支付辦法,確保資金的及時轉結,“互聯網+”催生了電子支付,這也使電子商務得到了極速的發展。人們在進行繳費活動或者是網上消費時,可以通過電子支付來實現。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興起,微信變成了一種快捷的電子支付模式,它可以和銀行卡進行綁定,操作起來更便捷。我們經常會用到的電子支付模式包括電子支票及電子貨幣等。電子貨幣發揮出數字化的優勢,其代表了消費者在網絡當中的財富。通常來講,電子貨幣包括電子現金及電子錢包兩部分,而涉及到的電子裝置分別是智能卡及相關的服務器。電子貨幣屬于數據信息,本身是虛擬的,經過加密之后,可以反映出消費者的財富情況。上述虛擬信息必須借助于服務器或智能卡作為載體。由于電子支票的存在,買方在交易時不再需要攜帶更多的現金,其更容易保存,這是和紙質支票最大的不同。應用電子支票一切的信息都可以呈現出數字化狀態,而且可以事先備份,不容易出現信息遺失等現象。電子信用卡只能在網絡上使用,其特點是方便快捷,同時,通過發卡機構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持卡人的信用情況,更好的控制信貸風險。
(二)創新企業理念
1.建立零存貨理念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存貨,將其控制到科學的范疇內,若存貨數量太多,會積壓資金,產品的質量也會因此而受到不良影響;反之,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供需雙方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更快掌握雙方的信息,明確雙方的需求,對企業庫存進行科學管理,有效降低企業成本。許多企業都注重零存貨理念,把每個環節下的原材料、庫存設置接近于零,確保資金不會都被存貨占用,避免因為存貨時間太久,而產生影響其品質,價格下降的問題。企業在制定生產計劃時,要了解客戶的需求量,結合客戶的需求量去采購原材料,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達到零存貨的目標。
2.構建零運營成本的理念
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管理有效資本,企業的短期債務和運營資本額之間,差額要平衡。在傳統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為了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會強化短期償還債務能力,將流動性比率提升到高于1。流動性比率太高會使得企業的資本額中,存貨額和應收賬款額占比過高。由此一來,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不僅不會提升,還會面對更多經營風險,會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應該將傳統的運營控制指標徹底摒棄,把零運營資本作為全新的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的流動性比例大概是1,也就是其營運資本數值是零,其資本額幾乎和短期債務是一致的。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提高了周轉資本的效率,許多企業都通過提高流動性比率的方式,來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若企業的總資本中,應收賬款和存貨占比較大,企業則無法有效周轉資本。所以,企業要對營運資本進行有效控制,最大化利用資本。
(三)創新資金籌集渠道
針對大部分企業而言,由于和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等,所以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事實上,企業的資金需求很大,金融機構也期望能夠拓展金融信貸業務。但是雙方信息不對稱,銀行無法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了解,所以無法把貸款發放給企業。當網站融資產生,改變了這種局面。一方面,企業借助網站融資,能夠找到提供資金的一方。企業需要資金時,能夠將資金需求發放到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上,得到資金的有效支持。第二方面,網絡金融平臺為企業之間溝通交流信息提供了依據,企業能夠有更多的融資途徑,時間成本也能夠降到最低。資金的供需雙方可以及時對接,促進資金籌集效率大大提高,企業過去籌集資金難度大的問題能夠得到順利解決。第三方面,降低了投融資雙方的成本。網絡金融平臺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了交流渠道,彼此的信息能夠實現對等。同時,建立平臺不需要支出很多成本,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成本支出。第四方面,資金需求方具有較大的選擇范圍,相對于傳統的資金籌集方式而言,平臺中的企業可以進行選擇,選擇出最信任的、最合適的資金提供方。
三、結語
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所開展的管理會計工作,能夠促進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實現一體化發展,促進數據處理的水平全面提高,充分融合企業的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優化企業財務管理方法,幫助企業構建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企業能夠提升信息系統的效率,將電子結算方式引入,建立零運營和零存貨理念,得到資金籌集的渠道,從而促進企業穩定、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曉凌."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J].投資與創業,2018,(12):87,92.
[2]鄧毅琳.互聯網對財務會計智能化管理探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8,5(5):90-93.
作者簡介:
張篷予,出生年月:1997.5.15,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