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美玲
摘 ?要:建設工程質量不僅關系工程的適用性和建設項目的投資效果,而且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一旦發生工程質量問題,會直接影響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因而,建設工程質量越來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施工質量
在當前建筑領域中,土建工程的質量一直是學者研究的熱點,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迅速發展,土建在現代工程建設中已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控制施工質量,刻不容緩。
1 影響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質量因素分析
土建工程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諸如建構筑物的錯位、變形、傾斜、倒塌、破壞、開裂、滲水、漏水、剛度差、強度不足、斷面尺寸不準等等,但究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1)違背建設程序;(2)未加固處理好地基;(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4)自然條件影響。土建工程施工項目周期長、露天作業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5)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溶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6)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都是誘發質量問題的隱患;(7)施工和管理問題,不熟悉圖紙,不按圖施工。把鉸接作成剛接,把簡支梁作成連續梁,抗裂結構用光圓鋼筋代替變形鋼筋等,致使結構裂縫破壞;擋土墻不按圖設濾水層,留排水孔,致使土壓力增大,造成擋土墻傾覆。不按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施工。不按有關操作規程施工。缺乏基本結構知識。施工管理紊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施工順序錯誤。技術組織措施不當,技術交底不清,違章作業。不重視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等等,都是導致質量問題的禍根。
2 加強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幾點措施
2.1 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各級質量責任制,明確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為質量技術責任人,施工隊各級也同時建立質量責任制,真正做到了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其次要實施質量否決權,其次是要對有關設計、勘察文件審查的監督管理。對設計、勘察單位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的監督,重點是放在對設計、勘察文件的審查監督把關上。一旦發現其違犯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設計和勘察文件,可以通過直接的經濟處罰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責任主體承擔由其失誤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質量責任。通過對設計、勘察單位的監督管理和依法處罰,并將其不良行為記錄在案,納入責任主體和責任人的信用檔案,形成信用約束力,促使建設主體改進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有效促進質量體系良性運作,規范所有主體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質量行為,嚴格內部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檢查控制,實現設計和勘察文件的質量滿足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2.2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中確保質量和創優的實現,重點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2.1 鋼筋工程
(1)箍筋加工彎鉤的彎心半徑控制在鋼筋直徑的2.5d以內,保證彎鉤弧度平滑。(2)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的鋼筋,必須用砂輪切割機截斷。(3)頂板鋼筋綁扎前,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間距在模板上彈線,以保證鋼筋位置準確無誤。(4)采用不小于Φ12的鋼筋加工馬凳,以保證底板上下層鋼筋及頂板負筋高度準確。(5)采用相應規格的砂漿墊塊、高強塑料卡、梯子筋等,以保證梁、柱、墻、板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柱筋采用定位卡具,以保證鋼筋間距準確無誤。(6)梁、柱、板交接處鋼筋稠密,采用在鋼筋間加定位框、定位卡的辦法,確保鋼筋間距。(7)梁鋼筋綁扎時,保證波紋管的位置準確、固定牢固。
2.2.2 模板工程
(1)加工模板用木方要統一用壓刨二次加工,保證方木尺寸一致。(2)加工梁、板、柱模板竹膠板裁鋸的邊要用電刨刨光,保證接縫嚴密。(3)在樓板上下地錨筋,以保證柱墻模板固定牢固。(4)為確保澆筑砼時不漏漿,在梁、柱、墻、板模板接縫處加密封條;樓板模板接縫必須嚴密;在柱、墻根部與地面交接處,先用水泥砂漿找平,安模板時再貼密封條。(5)梁、柱、板結合處的模板安裝時作為檢查重點,確保幾何尺寸準確,支撐牢固,接縫嚴密不漏漿。
2.2.3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澆筑前,必須進行嚴格清理,模內不能有任何雜物。(2)對到場不合格的混凝土由項目混凝土工程師退回攪拌站并記好車號。(3)質量檢查人員檢查施工,嚴格按步序振搗;接班振搗人員提前半小時到崗與上班振搗人員共同操作,交班人員推遲交班半小時撤崗。
2.2.4 裝飾工程:堅持以樣板引路原則,樣板經有關各方鑒定認可后,嚴格照樣板標準組織施工、檢查和驗收,做到工藝標準化、工序程序化、措施科學化。做好墻面防裂縫、地面防空鼓、防水不發生滲漏及裝飾細部處理,杜絕質量通病。
2.3 施工試驗管理
2.3.1 工程在現場設置一個試驗室,按工程的實際需要合理配置施工試驗設備和施工試驗設施,保證施工試驗滿足施工需求和施工規范中對施工試驗的規定。
2.3.2 依照質量體系的規定,對試驗工作進行管理切實保證現場施工中人員操作的真實與可靠性,加強器材與試驗間的合作,使原材試驗工作及時準確、可追溯性強。建立原材及各施工試驗的分項臺帳,按時準確的反映試驗結果,保證施工需求。
2.3.3 積極適時的做好施工試驗的準備工作,提前完成鋼筋、原材檢驗、砂漿配比申請等工作。
2.3.4 積極配合監督檢驗部門的檢查,認真及時的作好施工試驗的見證取樣工作。
2.3.5 認真做好現場混凝土、砂漿試塊(標養及現場同條件)的留置和管理工作,做好混凝土拆模、預應力張拉、灌漿前的同條件試塊試壓。
2.4 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
最終檢驗和試驗的前提條件
(1)工程在按工程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的內容全部完成后。(2)單位工程所有進貨檢驗和試驗及具備條件的過程檢驗和試驗全部完成,且滿足規定要求。(3)質量控制資料的收集、整理,符合現行有關法規性文件的要求和有關規定。
2.5 做好各專業、分包質量管理
工程專業工程由施工單位專業經理部負責施工,由工程指揮部統一指揮,統一管理,質量總體控制。各工種間做到質量相互監督,成品共同保護,確保工程質量。
3 施工后的質量控制
施工后的質量監督管理是建設工程投入使用的把關監督管理。首先要保證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工程對國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響。其次是把裝修、維修和維護的質量監督納入建設工程全壽命質量監督管理的范疇。在這一階段的監督應著重把好兩關:(1)嚴格對其竣工驗收備案的審查、監督,確保備案登記的可靠性、權威性和有效性。(2)加強對土上建筑過程中的質量監督管理,使建設工程全壽命期內的質量目標得到有效實現,為用戶創造安全、舒適、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使建設工程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的控制,需要從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充分了解其影響因素,方可對癥下藥,針對具體問題采取具體的技術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