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茗俊
摘 要:船舶制造行業要想更好地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須要堅持以船舶制造精度控制技術作為船體建造精度標準的原則,并且在此基礎上以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采用較為先進的工藝手段來更好地對船體建造進行全過程的尺寸精度分析和控制制造,只有在船舶制造過程中和投入使用時嚴格要求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修整的工作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船舶制造的生產效率。雖然我國的造船技術現今的發展也相當不錯,但是在精度管理水平上卻是遠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究其原因,目前中國造船企業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大力推廣產品而往往忽略了在建造之外的其他管理方面的問題。所以為了未來可以擁有一流的制造技術,在后期的造船過程中應該對船舶建造的尺度等精度進行分析控制從而保證我國的造船企業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基于這樣的原因進行造船精度管理研究工作就變得非常迫切。
關鍵詞:精度管理;過程控制技術;船舶制造;應用
前言: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船舶工程對精度的控制要求也越來越高,依然稱為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而且也是精益造船的時代目標。在整個船舶制造過程中,精度控制是貫徹整個過程的,所以這就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并且采用先進的是技術制定嚴格的控制標準,此外還需要不斷的提高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因為當前伴隨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船舶企業對船舶的精度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其不再僅僅滿足于船舶施工的效率和質量,所以這就對生產方式以及精度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要要對船舶精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現代化船舶的需要。
1 精度管理介紹
造船精度管理通常分為三方面內容:對補償量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計算、嚴格合理的管控制作過程以及實現相關精度標準。在這三方面內容中,補償計算最為原始的數據為收縮量統計。具體的過程是收集并處理收縮量的整體數據,隨之會產生大量不同的補償數值,然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將相關補償量落實準確,旨在代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量。
完成變形量的測量后,需要精準對補償量進行計算,最后做到精確分配,其實就是通過收縮量確定補償量的過程。完成這部分相關工作后,就進入管控階段。
在管控階段需要對零部件進行整修,整修的依據為相關精度標準,然后制定標準的計劃和切實可行的目的,注意及時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避免技術尺寸產生偏差。另外,補償量數據的依據為收縮量,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船舶制作管理中,為了保證所有數據都是精確的,必須對環境數據進行充分的了解,熟知環境條件對每一道工序的影響結果,處理好可能發生的變形量,同時將變形量數值精準的錄入數據庫中。
2 造船精度管理的內容及實施步驟
根據精度實施過程以及其推行的深度,可將造船精度管理的內容分為3個部分:計算和分布相關補償量、實際建造過程的管控以及制定相關精度標準。在實際建造過程中,通過收縮量的統計結果計算和分配補償量。因為不同的制作因素會產生不同的補償量數值,通過收縮量的統計和計算,可將這些不同的補償量數值計算出來,方便后續逐一分配到相應的工序中,實現補償量代替余量的目標,從而實現零余量造船。在實際造船過程中,需仔細測量每一道工序的制造結構,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辦法,確保下道工序開始前,超出精度的變形量會消失,同時將實際測得的變形值輸入數據庫。船舶制作企業要將精度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作為本企業的目標,只有合理的造船精度才能保證科學的管理計劃和合理的精度目標,防止因為尺寸偏差影響具體工藝技術的實施。
在所有造船技術中,進度的管控涉及到的領域較多,屬于綜合技術。其中,其理論基礎為復雜的數據統計和尺寸理論,管理內容是完善精度、確保相關系統制度合理地建立,核心技術為尺寸補償量的加放。
3 船舶制造中的具體控制的流程與方法
通常情況下,船舶制造控制技術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船舶制造精度的測量工作,其次就是對船舶生產制造的管理。而通過主動的控制管理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船舶的質量,此外因為對船舶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必須要事先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控制方法來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解決,由此更好的保障船舶生產和制造的質量。
3.1造船精度的測量技術
對于船舶行業而言,在船舶制造的整個過程當中過程控制的關鍵技術主要是船舶制造精度測量和船舶制造過程管理兩個主要方面。所以要想保證在整個制造過程中實現對船舶制造質量控制的有效保障,就應該在制造的過程中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保障措施,把一些潛在的不良因素進行相應的化解和避免。伴隨著我國市場經的高速發展,雖然我國在制造船舶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與一些傳統的船舶制造強國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問題還是在船舶制造精度管理方面。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國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應該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大力提高我國船舶制造業的技術水平,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要做好建立健全船舶制造精度管理體系的工作,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船舶生產的質量和企業本身的工作效率。所以,制造過程中就必須要有較為可靠的檢測工具以及較高水平的質量測試,從而給造船精度提供一道較為有效的質量精度保障。
3.2主動和被動的精度控制
在整個精度控制中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提前進行相應的主動控制,另一種就是后期進行被動控制。主動控制就是在各種影響船舶制造的因素出現之前通過提前對船舶精度管理與過程控制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而被動控制則是在具體情況已經發生之后,并對生產制造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種現象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性,需要時刻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準備工作。所以在進行具體的精度管理工作時必須要把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相互協調好,以便在任何情況發生時都能第一時間找到解決的辦法。
3.3制定科學合理的精度標準
在對船舶精度進行管理時,首先就是要制定嚴格的精度標準,并且通過對外界影響因素進行科學的考慮來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而且因為市場是變化多變的,所以在船舶制造過程中必須要對當前的經濟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因為一旦在某一道制造程序中降低了工序的精度,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導致下道工序的維修成本提高。所以,通過選擇科學合理的精度等級,同時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對于船舶企業來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面對挑戰的能力,并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再有就是因為船舶制造企業具有其一定的獨特性,而且伴隨著其長期的發展,并且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導致精度問題一直是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也一直影響著船舶的制造質量和船舶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船舶制造企業必須要制定一定長遠的發展計劃,加大力度來對船舶的精度以及控制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研究人工經驗補償量建模系統,不斷提高我國船舶制造的水平。
結語:總之,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形勢,我國船舶制造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經濟效益,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就是提高精度的管理力度以及控制技術,并且通過使用先進的制造工藝和測量方法來不斷的提高造船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滕本旺.淺析船舶建造精度控制[J].江蘇船舶,2011(5):37-40.
[2]宋峰.大型船舶改裝工藝的技術要點[J].廣東造船,2008(4):46-48.
[3]劉俊.船舶總組與搭載精度控制研究[J].廣東造船,2011(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