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北干寒地區主要指中國氣候寒冷、干旱地區,該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部,氣候寒冷干燥。隨著我國經濟與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西北公路橋梁建設也在不斷發展。由于這些地區氣候的特殊性,該地區公路橋梁經常出現單板受力、裂縫和凍融等病害。嚴重影響了橋梁正常服役,給行車安全增添了隱患。因此,研究西北干寒地區公路橋梁可靠性的意義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西北干寒地區常見病害對公路橋梁可靠性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技術,僅供參考。
關鍵詞:西北干寒地區;常見病害;公路橋梁;可靠性;影響
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西北交通運輸量大度增長,行車密度及車輛載重越來越大,尤其是型車輛EI益增多,再加上許多橋梁超負荷使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而改造又限于資金的緊缺只能采取投資較少,施工期短,又能緩解當前運緊張狀態的維修與加固技術措施。因此,橋梁病的檢測與病害成因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裂縫對橋梁可靠性的影響
1.1 裂縫對鋼筋銹蝕的影響
關于裂縫對混凝土結構鋼筋腐蝕產生的影響,基本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裂縫的產生增加了腐蝕介質、水分和氧氣的滲入,加快了鋼筋銹蝕的發生、促進了鋼筋銹蝕的發展,人們的直覺認識及一些實驗室試驗支持這種觀點;另一種觀點認為:裂縫和鋼筋銹蝕并沒有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裂縫對鋼筋銹蝕并不產生重要影響,因為裂縫的出現,僅僅會加速銹蝕的產生,而銹蝕速度要取決于陰、陽極間的電阻及陰極處的供氧程度,而陰極處的氧氣供給是和未開裂處混凝土的保護層狀況有關的,也就是說鋼筋的保護取決于混凝土保護層的質量和滲透性,裂縫并不控制鋼筋銹蝕的速度,而是促使該處的鋼筋鈍化。
1.2 鋼筋銹蝕對橋梁抗彎承載能力的影響
正常狀態下,鋼筋和混凝土共同受力時,鋼筋和混凝土的變形滿足協調關系。鋼筋發生銹蝕現象后,銹蝕鋼筋和混凝土的變形將不再協調,兩者之間出現相對滑移。鋼筋的銹蝕率與相對滑移量呈正比關系,截面上混凝土的應變仍符合平截面基本假定。
1.3 裂縫對橋梁可靠度的影響
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裂縫的可靠指標大于4.2,滿足結構可靠度的要求。比較運用驗算點法和蒙特卡洛法計算的結構可靠指標,驗算點法和蒙特卡洛法的計算結果相差不到4%,因此,如果對精度沒有特殊要求時,可以運用驗算點法代替蒙特卡洛法來計算最大裂縫寬度的可靠指標,運用驗算點法求可靠指標過程簡便省時,得出最大裂縫寬度可靠指標的計算公式是合理的。雖然結構可靠指標的計算結果隨著不定性影響系數?的增大而近似按照一次函數的規律減小,但一次函數的斜率很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1.4 單板受力對橋梁可靠性的影響
對野豬溝橋發生單板受力現象后可靠指標進行計算,得出出現單板受力現象后,各片板的可靠指標下降為6%~24%左右,各片板的可靠指標從兩側邊板向中心逐漸增大。撓度不定性影響系數對結構可靠指標均有一定的影響,但有的對結構可靠指標的影響較大,有的對結構可靠指標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隨著不定性影響系數的增加,結構可靠指標的計算結果反而減小。
2 西北干寒地區橋梁病害防治技術
2.1 防治方案的選擇
結合以上提到的橋梁病害分析,我們得出了需要對該橋梁進行防治的結論,針對該橋的特殊病害制定了兩種合理的防治方案。方案一為更換第一跨左側所有邊梁,并養護全橋。因為該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如選擇更換梁體的方案,需更換橋梁左側所有邊梁。方案二為對不更換破損梁體,采用加固和養護技術,對病害嚴重梁體進行加固,對全橋受損位置及未受損部位進行修補養護。經過對兩種方案的對比分析,發現方案一可以完美的解決掉第一跨梁體開裂的問題,但是該方案經濟性較差,造成了大量浪費、施工難度大,影響交通。而方案二雖然施工較為復雜精細,但是可以避免金錢、物質和人力的浪費、影響交通等缺點,而且其防治效果也較為有效,因此第二種方案是該橋防治的最佳方案,本橋采用第二種方案進行防治。
2.2 加固技術
根據該橋實際情況,制定該橋的加固方案,選擇橋梁加固方案中的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剔除破壞混凝土,置換為新混凝土,并焊接斷裂鋼筋,因為該橋的澆筑混凝土的特殊性,需要在梁體內部放置一塊鋼板,作為內模板,而在鋼板上點焊螺栓以固定外模板。而對于橋臺和抗震擋塊裂縫則通過注膠的方法加固。其中開裂梁體加固的主要施工工藝如下:
①鑿開底板混凝土約40cm寬并截斷鋼筋;②對生銹的鋼筋進行防銹處理;③放入鋼板,在鋼板與混凝土接觸處用粘鋼膠粘接;④焊接并綁扎底板中的鋼筋;⑤點焊螺栓,并固定外模;⑥澆注混凝土;⑦待混凝土凝固后,在梁底粘一層碳纖維布進行封閉。
2.3 養護技術
該地區多座橋梁均出現了鉸縫掉塊、混凝土松動、鋼筋裸露、梁體和下部結構開裂、防水措施不足、防鹽能力不足、梁體或鉸縫滲水等現象,全部拆除重建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選擇提前做好預防的養護措施,減小凍融、鹽腐蝕、裸露鋼筋的銹蝕等病害的再次發生。
2.4 鉸接縫破壞的防治措施
2.4.1 設計方面
為了盡量減少單板受力現象的發生,在設計時,可以將如下幾方面考慮進去:第一,適當增加鉸縫的幾何尺寸。第二,在鉸縫內設置交叉鋼筋。第三,粘貼鋼板。第四,提高鉸縫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增密橋面鋪裝鋼筋網、提高橋面鋪裝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在橋面防水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纖維,增加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提高橋面抗滲性。
2.4.2 施工方面
鉸縫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將直接影響到板梁產生單板受力現象,在施工過程中,鉸縫混凝土的澆筑往往得不到重視,所以,鉸縫除了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以外,還應注意如下事項:第一,板梁從預制場出廠前要進行鑿毛處理,板梁側面鑿毛面積不應小于板梁側板面積的80%,使鉸縫混凝土與板梁更好的粘結;第二,板頂做拉毛處理,增強鋪裝層與行車道板的粘結,使鋪裝層與板梁共同受力;第三,吊裝板梁時,要仔細檢查支座位置有無偏差,避免支座出現脫空現象,使板梁受力不均;第四,鉸縫內澆筑混凝土之前,要檢查預埋鋼筋的位置、數量,如有遺漏,應及時綁扎或焊接補齊;第五,在澆筑鉸縫混凝土時,振搗一定要充分,將振搗棒插入鉸縫底部,不要漏振,確保混凝土的密實度。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防止混凝土干縮,在板間形成裂縫;第六,在橋面混凝土鋪裝層中適當摻入鋼纖維,混凝土中的鋼纖維形成三維網狀結構,防止混凝土出現干縮現象和由于疲勞產生的裂縫,保證板與板之間的橫向聯系。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西北公路橋梁的建設和管理維護過程中,要認真總結,仔細研究,對所轄路線上的橋梁病害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并找出處理病害的方法,對橋梁的常見病害如何處治,對突發性病害如何處理等等,唯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橋梁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才能管好西北干寒地區的公路橋梁,才能為我國的公路橋梁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蒙云,盧渡.橋梁加固與改造[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劉云海.增強公路橋梁的穩固性探討[J].科技資訊,2009,(01).
[3]楊輝煜.淺談公路橋梁常見的幾種加固措施[J].民營科技,2010,(12).
[4]劉小虎.略論公路橋梁常見問題及其加固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0,(34).
[5]劉真巖,周建斌.舊橋維修加固施工方法與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張澤寰(1989-),男,助理工程師,畢業于重慶交通大學,工程力學專業,本科,主要從事高等級公路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