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紅

【摘 要】 目的:探討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行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擇急性闌尾炎102例,均為本院普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組,對圍術期行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n=52)與行常規護理(對照組,n=50)術后恢復情況、并發癥率展開對比。結果:觀察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進食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切口疼痛評分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切除術的患者,重視圍術期綜合護理的實施,可有效縮短手術及康復時間,減輕疼痛,保障臨床安全。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
臨床普外科多發性急腹癥疾病類型中,急性闌尾炎占較高病發比例。現階段,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一項較為成熟的對本病治療的微創術式,在各級醫院均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此項手術創傷性小、安全、術后康復迅速,在改善患者預后方面的作用已被多項研究證實。但畢竟具侵襲性操作性質,若圍術期照護不當,極易誘導腹腔膿腫、術后切口感染等諸多疾病發生,影響康復進程[1-2]。本次研究選擇急性闌尾炎患者102例,分組就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預后展開對比,旨在突出前者優勢,指導臨床應用,現回顧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急性闌尾炎102例,隨機分組,觀察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齡19~78歲,平均(42.5±2.9)歲;病發至入院3~52h,平均(25.2±2.8)h;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1~77歲,平均(42.7±2.1)歲;病發致入院4~49h,平均(25.4±2.3)h。組間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確診;②無麻醉及腹腔鏡手術禁忌;③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書均自愿簽署,對隨訪調查依從。2)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障礙;②病發至入院>72h;③合并精神或神經系統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急性闌尾炎病例行普外科常規護理干預,即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輔助完善術前檢查,行注意事項告知等。觀察組重視在圍術期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 術前干預 1)就腹腔鏡手術開展必要性、優勢、安全性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向其明確具體的流程及需配合的要點和技巧,以贏得信任,提高配合依從;2)與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營造溫馨、和諧的護患交流氛圍,對患者心理特征及顧慮問題予以掌握,以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進行疏導。如過分擔心手術效果者,可請同類型康復理想的病例傳授自身經驗、自我照護方法,以在榜樣力量引導下,使患者主觀能動性得以激發,消除負性情緒;3)行充分術前準備,術前6h安排禁食,術前2h予以10%葡萄糖溶液500mL讓患者服用后禁水,另外,完善導尿和腸道準備,手術前30min取廣譜抗生素應用,以對感染加以防范。
1.3.2 術中干預 1)行保暖干預,即術中需輸注的液體在使用前,應提前作預熱處理,輸液量需控制在2500mL以內;沖洗液在使用時,宜將溫度調整至約37℃,以確保患者體溫保持正常;2)對病情行密切監測,實施持續心電監護,對切口情況、尿量、出血量及意識狀況等加強觀察,以降低感染風險[3]。
1.3.3 術后干預 1)鎮痛干預:提供自控靜脈鎮痛泵裝置,實施鎮痛干預,可取舒芬太尼2μg/kg于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加入,經靜脈泵注給藥,速度控制在2mL/h。并適時詢問患者感受,若為較為劇烈無法耐受的疼痛,鎮痛藥可追加應用,鎖定時間設置在15min,劑量追加為0.5mL/次;2)排尿干預:術后即對患者排尿情況進行了解,問是否有排尿方面的需求,并協助完成;對排尿感覺掌握,自覺排尿困難者,可行熱敷、按摩等干預,以加快排尿功能恢復進程;3)飲食指導:術后對補液總量加以控制,手術當天給入量需在2000mL以內;后依據患者飲食喜好和機體狀況對飲食計劃加以制定,如清醒4h后,可取10%葡萄糖溶液200mL口服,術后6h,取流質食物攝入,24h,取半流質食物攝入,在肛門排氣功能恢復后,漸向普食過渡;4)活動指導:手術結束6h后,可協助患者離床活動,依據機體恢復情況,對早期康復功能鍛煉計劃予以制定,并行下肢肌力評估,達5級后,可于床邊站立,或開展床邊運動等;注意鍛煉的動作幅度應適當,以免對自身構成損傷;5)感染防范:每3~5d,安排1次換藥,病房相對濕度的控制在60%,溫度約保持在20℃;定期開窗通風,并適當限制家屬探視時間,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手術實施情況,即術后離床活動時間、進食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2)對比兩組切口疼痛程度,即應用VAS評分法評估,以0~10分為分值范圍,0分為無痛,10分為較為劇烈難以耐受的疼痛;3)對比兩組并發癥率,包括腸粘連、排氣延遲、切口感染等。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計量資料手術情況、疼痛評分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率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則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進食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疼痛評分
觀察組手術后切口疼痛評分為(2.1±0.8)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1.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并發癥率
觀察組僅1例排氣延遲,并發癥率為1.9%;對照組腸粘連2例,排氣延遲2例,切口感染3例,并發癥率為1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針對所選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手術切除的病例,在圍術期行綜合護理干預,并在其中融入快速康復理念,如禁食時間安排在術前6h,禁水時間安排在術前2h,在禁食前取10%葡萄糖溶液200mL口服,可規避長時間禁食、禁水誘導的胃腸不適、低血糖、術后嘔吐等不良現象,以加快康復進程。同時術前還重視健康知識指導、心理干預,可提高患者配合依從;術中重在行保暖干預和病情監護,可保持患者體內循環穩定,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術后行鎮痛、排尿、用藥、運動、感染防范等多方面的干預,可在緩解患者痛苦,防范并發癥的同時,促進機體康復[4-5]。本次研究結果示,觀察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進食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切除術的患者,重視圍術期綜合護理的實施,可有效縮短手術及康復時間,減輕疼痛,保障臨床安全。
參考文獻
[1] 葉淮珠.手術室優質護理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2):61-62.
[2] 史金娣.對實施闌尾切除術的急性闌尾炎患者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6):105-106.
[3] 高志英.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對策及效果評價[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01):115-116.
[4] 梁彩燕,晏珂.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8,08(08):176-178.
[5] 熊小蘭,黃小珍,肖碧玲.基于循證的快速康復外科概念在急性闌尾炎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