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滿足現代物流行業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技能要求,以職業技能崗位必備知識為導向,提出將《商品學》中的商品學知識融入到《物流包裝技術》課程中,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重構課程內容,提高并完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專業技能。
關鍵詞:物流包裝技術;課程;內容重構
一、重構《物流包裝技術》課程內容體系的要求
1.完善并提高專業能力。《物流包裝技術》課程是一門偏實踐教學課程,通過本課程的理論學習提高其管理能力,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其技能操作能力,最終達到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目的。實踐操作部分主要訓練學生對商品包裝技術、包裝效率達到現代物流企業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強調物流包裝在整個物流活動中的功能和地位,降低包裝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取得較好的市場競爭力。
2.以崗位技能為主,適當的理論教學為輔。通過分析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圍繞崗位操作技能,制定一套符合學生、符合企業、符合高職教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踐,既要考慮大專學生對適度的理論知識學習的需要,又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二、《物流包裝技術》課程內容的重構
(一)完善教學內容
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物流包裝技術》課程時,應打破原有的課程內容體系,將《商品學》中的商品學知識融入到《物流包裝技術》課程中,完善教學內容,增強專業知識。因此,融入后的課程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商品基礎知識與物流包裝技術。商品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商品的屬性、商品分類、商品的條碼、商品性能等四個方面;主要物流包裝包裝技術在后文中詳細介紹。
(二)符合職業崗位技能要求
在一般的物流企業或者企業物流中我們的根據典型工作崗位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倉庫打包員、包裝中級工、貼標包裝工、質檢分揀工,而在此基礎上的所有工作過崗位都需要經歷以下流程:
1.認識商品及商品的屬性;
2.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
3.設計合理的商品包裝規格;
4.選擇合理的包裝保護技術;
5.使用相應的包裝機械進行包裝操作。
通過以上崗位工作流程分析,對物流包裝技術部分的知識進行分解與設計,該部分教學內容應實踐大于理論,強調理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按照模塊化教學,根據包裝崗位技能要求,以摸下下細分工作任務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縮短與就業之間的距離。
根據以上分析對《物流包裝技術》課程內容進行重構,選取并增加以下內容,商品學基礎知識、商品包裝設計、物流包裝防護技術、包裝機械的使用,共四個模塊的知識及對應的任務:
1.商品學基礎知識
1)商品的組成與性能
商品組成的種類;區分天然纖維和人造纖。
2)商品分類與編碼
商品分類標志、方法與原則;商品目錄與商品代碼、商品條碼。
3)商品包裝材料與包裝容器
認識四大類包裝材料、包裝容器的種類。
2.商品包裝設計,
1)包裝結構設計
包裝結構設計的原則
2)產品分類包裝設計
食品包裝設計方法
3.物流包裝技術。
該模塊主要針對商品在物流活動中一些常見且有效的防護技術,是本課程學習的核心模塊,也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關鍵一環。該部分內容主要根據包裝功能劃分的包裝類型所需的包裝技術為依托,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常見的包裝技術:防霉防腐包裝技術、防潮包裝技術、防氧包裝技術、防蟲害包裝技術、防震包裝技術、防銹包裝技術、泡罩與貼體包裝技術、收縮與拉伸包裝技術。每種包裝技術下均設有配套的實訓任務,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將對應的物流包裝技術知識技能融入相應的實訓任務中,具體實訓任務如下:
1)緩沖包裝技:易碎品緩沖包裝防護技術
2)收縮與拉伸包裝技術:塑料及木質托盤收縮與拉伸包裝技術
3)泡罩與貼體包裝技術:藥品包裝
4)防銹蝕包裝技術:金屬材料包裝技術
5)危險品防護包裝技術:危險品包裝技術
6)防潮濕包裝技術:真空包裝與充氣包裝技術
4.包裝機械,本模塊主要是使學生了解常用的包裝機械,并且能快速有效的使用相關的包裝機械,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
1)袋裝包裝機械:零售商品及禮盒包裝
2)真空包裝與充氣包裝:食品包裝
3)半自動打包機:塑料盒的打包
4)貼標機:貼標機的工作原理
通過對《物流包裝技術》課程內容的重構,使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理解商品學基礎理論知識,科學合理地掌握包裝技術,為職業崗位技能培養打下堅實基礎,形成與職業崗位技能需求對應的課程內容體系,提升崗位技能,縮短學業也就業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王冬梅.第三方包裝初探【J】.包裝工程,2004.
[2]張莉娟.食用農產品加工企業庫存管理系統設計【J】.中國學術期刊,2015.
作者簡介:
唐雪梅(1993-)女,漢族,四川省瀘州市,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