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枚
【摘 ?要】 隨著近些年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體教結合”教學管理模式的不斷拓展,對于體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也成為了熱點話題之一。當前體校班主任工作所面臨的問題與壓力大多來自于對于學生的思想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當然對于自身定位和職責的思考也還不夠明確,為此需要盡可能地提高對于新教學模式下體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本文正是就“體教結合”模式下的體校班主任工作進行的深入探究與分析,以期為當前我國體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支撐與借鑒。
【關鍵詞】 “體教結合” ?班主任工作 ?體校教育 ?職責劃分
在當前的體校教育中,雖然“體教結合”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逐漸覆蓋了越來越多的體育學校,但是對于“體教結合”中體校班主任發揮的作用、工作的職責,以及教學管理方面的追求等都不夠明確,這也是當前我國教育存在的顯著問題之一。為此需要對體校班主任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定位,以便班主任在盡職盡責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新的教學環境中,并在教學工作中探尋出體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從而達到迎頭追尾的目的,將管理的觀念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去,不斷發揮激勵效應,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的提高。
一、“體教結合”的概念
所謂的“體教結合”是當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要教學模式,也是運動員文化教育提高的主要方式,是指根據體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在體育教學與文化教學中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在保證體育生體育教學質量不下降的情況下,完成對于體育生文化課程的教學目標,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文化教育與日常訓練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全方面的綜合發展 。
二、“體教結合”的重要性
近些年,隨著體育運動員在人們生活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體育運動員自身文化素質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因此,努力提高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傳統的“體育運動員只需要做好訓練”這樣的教學觀念已經過時,現在的體育教育已經不再單單只包含體育訓練這一教學任務,同樣也肩負著對于運動員文化課程的教學任務。而隨著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體育工作的意見》的發布,抓好體育運動員運動訓練和文化教育的熱潮已經逐漸成為了當前體育教育的重要趨勢,同時也成為開拓和提高體育運動員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體教結合”的教學模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以提高體育運動員自身科學文化素養為目的,為體育運動員升學深造創造條件的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在落實國家長期發展戰略,提高教育事業自身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
三、“體教結合”模式下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體教結合”模式的提出與深入嘗試,當前對于我國體育教育的相關改革也逐漸深入發展,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體教結合”模式下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與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同時也暴露出了新的教學問題。
(一)思想管理方面的問題
在進入專門的體育運動學校之前體育生往往在普通學校中受到的社會偏見比較明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目前人們對于體育生的認知普遍還停留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樣一個刻板印象下,這對于體育生自身的思想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加之體育生本就文化課學習底子較薄,相關的文化課成績也不大好,這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受到了消極影響,久而久之,體育生在學習方面的思想層次越來越不樂觀,自卑感也越來越強,部分學生甚至達到完全放棄文化學習的狀態。到了專門的體育運動學校后,雖然大家彼此間能相互理解和接受,但是又存在著另外兩種思想極端的情況,一方面認為自己訓練成績優秀,自負心理較嚴重;另一方面又認為自身學習基礎差,在文化學習上感到自卑,這兩種思想隨時影響著學生,甚至讓學生們茫然、無所適從。
(二)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的“體教結合”模式下,體校學生不僅需要肩負高強度的體育運動訓練,還需要能夠在文化課上跟上教師的節奏,這樣造成的時間矛盾較為激烈,兩者之間的銜接也不夠完善,甚至會出現雙方互相排斥的現象,最終導致學生運動沒有訓練好,文化課也沒有學習好的情況。
四、“體教結合”模式下班主任工作優化策略
“體教結合”模式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對于體校班主任工作的一種考驗和挑戰,而如何在對相關的工作進行優化后,更好地完成對于體校學生教學優化和積極性激發的教學目標,也成為了檢驗班主任教學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此需要針對當前“體教結合”模式下存在的問題,以及體校自身的特性,進行相關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規劃的探索。
(一)形成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體育生與普通學生之間的管理模式應當是不同的,因為體育生在生理和心理等各個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對于體育生的文化課教學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形成一種較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根據體育生自身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與改進,促進學生學習與訓練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同時也需要班主任教師能夠與體育訓練教練之間形成共識,雙方齊抓共管,形成一套適合體校學生學習與管理的體制,在這樣的體制下,班主任需要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情緒與思想,并具備教育與管理兩項能力。
(二)樹立良好班風
前面已經提到,當前人們對于體育生的認知還停留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樣一個刻板印象下,這樣認知的后果就是,對于體育生文化水平的不信任,同時體育生自身對于學習文化課知識的認知也不夠透徹,目標不夠明確,從而嚴重地影響了體育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也不利于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為此,需要班主任教師能夠通過一系列思想管理手段,糾正這種對于體育生教育的錯誤認知,幫助體校學生解決他們自身在訓練和學習上的思想兩極認知問題,讓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增強自信,用積極正面的優秀運動員作為例子激勵他們積極上進,同時也盡可能根據體育生的自身特性優化學習環境,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內動力,從而完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三)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
由于長時間受到人們的錯誤認知,體育生自身可能會出現一些負面的影響,為此需要班主任教師能夠不帶任何偏見地關愛學生,加強與他們私下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盡量做到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學生。同時,教師也應該關注每個學生自身的個性和特長,幫助他們正視自己,明確目標,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當然,作為體校班主任還得兼顧學生文化課學習與特長訓練之間的協調關系,完成對于學生文化課培育的同時,鼓勵和激勵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特長,爭取讓學生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學校爭光,為祖國爭光。
結語:
“體教結合”模式是當前體育運動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的重要嘗試,對于體育運動員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具有顯著的積極效果,為此需要班主任教師能夠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斷學習進步,從而更好地完成對于體校學生的指導與管理。
參考文獻
[1] 張蘭.體教結合模式下體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 2016(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