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
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組織和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成為英語教學的追求,英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直關注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問題,我個人認為要讓合作有效,就必須每個任務很明確,學生知道去干什么,討論什么,這個任務不能太大,可以由一個個小任務組合起來,且每個任務有關聯,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構思,巧妙設置任務,以便達到更好的效果。
案例一:8A中Unit 6 speak up中談論的go on a trip是一個很生活化的話題,為讓學生感受在生活中使用語言的快樂,我以go birdwatching話題為切入點,設計本小組成員外出的計劃。
T: If we go birdwatching, what should we take?
S1: We should take some food and drink.
S2: We should take a map.
S3: We should take a camera.
S4: We should take a mobile phone.
S5: ...
學生對這話題十分感興趣,有話可說,在此基礎上,教師追問Why do you want to take them?
Group talk:
If we go birdwatching, should we take some books?
What about money?
What should I pay attention to if I go birdwatching?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設計反思:這樣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帶有明確的目的使用語言。因為新課改倡導培養學生學會用英語做事的能力,然而做事離不開生活,即任務的選定是真實的,作為教師要很好地把握主題與生活的結合,善于創設情境的同時還要巧妙地設計任務,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激勵學生學習,增強學習效果。任務型教學旨在使用語言來完成任務,任務驅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實際運用中達到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深刻的印象以便可以更好地應用于生活。
案例二:9A第二單元的colours是“顏色與心情”,學習不同種類的顏色及其對人情緒的影響。教學reading部分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本單元的知識開始思考他們的情緒和情感。
我對小組任務的設計為:
(1) Do a survey about your classmates?蒺 favourite colour.
(2)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different colours in the world, and can you divide them into some parts?
(3) Discuss what each colour represents.
在學生原有對顏色分類的認識基礎上,快速閱讀,抓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對知識進行細化后,讓他們找出顏色所代表什么。這時,我們可以設計創新思維能力的練習,采用不同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展示個人才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表達觀點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和知識進行交際,讓學生進行一些即興的、自由的交流活動。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
如:Discuss the passage carefully in groups, then try to do a report:
I like..., because it can...
It?蒺s the colour of...
When I...
在此環節上再設計一個環節——Giving ?advice:
T: What colour should they wear? Give me your reasons.
S1: ?Tom used to worry a lot and often got stressed, he should wear 〓〓〓 more.
S2: ?Jack often gets angry easily. I think he should wear 〓〓〓.
S3: After a hard match, football players feel very tired and weak, and I think they should wear 〓〓〓 more.
案例反思:
合作中的問題的提出,要有讓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思考充分了,才能更好地進行表達。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揠苗助長,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需要教師組織問題、推進問題,解決“讓學習持續發生”的問題。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尋找方法、自己探究答案,合作探究程度逐漸加大。英語課堂上要多關注與現實生活,提出真實情景中問題,逐步減少教師預設的問題,多關注學生的認知矛盾、認知盲點。有意識增加學生感興趣、自己提出的問題。問題設計要有質量,有難度、梯度、密度、角度,有支架、墊腳石才會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英語合作學習中對問題的設計要有充分的準備,既要有預先設計的問題,同時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注意語境,適時引導和追問,這樣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會最大化,更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歐陽偉蓉.淺談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 2011(19):162-163.
[2] 尚靜.淺談英語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和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2(36):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