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英國教育學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沖擊波、興奮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這句話用在課堂上再恰當不過了。一堂課有好的導入,往往能使學生興趣倍增,印象深刻,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也能很快找到講課的感覺。相反,如果導入欠佳,一開始就會令學生覺得這節課沒意思,學生的精力就會分散,注意力也不集中,教師講課的情緒也較低落。因此,要使學生對所教的課感興趣,課堂的導入是十分重要的。平時教學時,可以采用以下導入方法。
1. 歌曲導入法
歌曲導入法是指課前選用相應歌曲,用輕松愉快的音樂旋律營造出一種親切歡樂的氛圍進而導入新課的方法,目的是把學生從母語思維盡快拉到英語思維中來。歌曲是呈現新的語言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節奏和韻律能幫助孩子們從開始就逐漸體會英語語感,并能降低難度,幫助孩子們記憶所學語言。
2. 復習導入法
復習導入法是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前面所學過的知識或與本課有關的語言點及知識點。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幫助學生回憶舊的知識,從而更好地引入新授課題。這個方法一般被廣泛地運用在單元內的課文教學當中,或者知識點銜接比較緊密的單元之間。
3. 預習導入法
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內容,最好設置幾個問題,然后再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提問,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狀態。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為充分的心理準備,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 談話導入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教師設置談話主題,通過談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學習目標中來,在師生間在一問一答中引出了新的內容。
5. 懸念導入法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是讓學生全神貫注地進入課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多媒體教室上的第一節課這樣開頭:Today is a special day for you. 面對學生好奇的目光,教師接著問“Why?”,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各抒己見,學生說:“We have a special classroom. There are so many teachers here. It is special for me.”自然地由special一詞,開始了這堂課,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因勢利導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6. 自由式談話導入法
教師可讓學生間進行對話或由值日班長提出話題,大家各自發表看法,內容可以是天氣、日期、學生的日常活動、時事話題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奧運會、世界杯等。教師可利用學生所講的內容,適時地引入主題。
7. 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圖片進行導入
“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技術教學是無法媲美的,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聞其聲,觀其型,臨其境,讓學生沉浸在教學要求的氛圍之中。在教“Wild animals”這課時,文章中涉及到“濕地”,對于“濕地”學生們不是很了解,我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了濕地、濕地中生存的鳥類以及濕地的重要性,無需太多的語言,就把學生帶到了美麗的濕地之中,讓他們仿佛身臨其境,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8. 利用歌曲和游戲做好課前準備
剛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停留在課間的追逐和交談中,這時全班唱一首歌,用歌聲去吸引學生,有時也效仿電視“幸運52”當中的猜詞游戲來導入英語課,如學習電腦的各組成部件名稱時,可讓一名學生背對著黑板,老師在黑板上寫出“printer,mouse,screen”等,叫另外一個學生用英語來描述、提示,使其搭檔猜對這個詞。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只有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氣。因此,導入一定要有較強的目的性,讓學生明確將要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要學;它要具有較好的相關性,緊密聯系的特點,它更要有趣味性和啟發性,能引人入勝,使學生喜歡學習英語,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