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芳
【摘 要】 目的:關于人性化護理措施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術室中進行護理應用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選擇分組對照的方法進行調查和研究,選擇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本研究共選擇其中的70例患者進行調查,并將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人性化護理組,每組患者均為35例。常規護理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案,人性化護理組應用人性化護理方案,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和比較。結果:護理結束以后,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同時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價,均可以得出本研究的人性化護理組明顯要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進行手術室護理的時候,為患者落實人性化護理措施進行周密護理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患者的恢復。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老年下肢骨折;手術室護理
最近這些年,因為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使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也在不斷加重,人年齡一旦增加就會出現骨骼松軟,再加之髖部肌群退化和骨質疏松等相關情況的影響,容易導致患者下肢出現急劇的扭轉而導致的骨折,或者也因為跌倒或輕微外力作用導致患者出現下肢骨折[1]。當患者出現下肢骨折后,通常臨床選擇手術方案進行治療,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改善骨折,強化患者的應激反應[2]。臨床一般為保證手術的效果,對患者在進行干預的時候,通常要為患者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來保障患者,所以針對于此本研究分析,對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手術室應用人性化護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當中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選擇其中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人性化護理組兩個組別,平均每組患者均為35例。本研究常規護理組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平均年齡為(72.8±10.4)歲。本研究人性化護理組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為(74.8±12.1)歲。兩組患者均確診為下肢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所以患者符合手術指征,并且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并作出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和研究。
1.2 方法
對于本研究常規護理組在護理的時候,應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而本研究的人性化護理組,在護理過程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心理護理: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對于患者的個體病情進行了解,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家庭關系,并且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以便于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策。了解患者家屬的相關情況,通過和患者家屬的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強化對于患者的心理溝通,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為患者進行相關的心理疏導,使患者能夠以較好的心態面對治療。
2)基礎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尤為重要。作為護理人員,應該了解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于患者的生理指標進行觀察和記錄,了解患者的心率情況和血壓情況,調查患者的呼吸頻率、血樣飽和度等。對患者進行觀察[3],了解手術切口是否存在有滲血和滲液的情況,保證引流管的通暢性,對于引流液的顏色、引流液的量和性狀等進行觀察,對于患者的肢體末端的溫度和顏色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如果存在異常需要進行相關的處理。
3)疼痛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適當為患者進行止疼處理,以便于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的操作過程當中,需要做到準確的操作,保證操作動作輕柔,以便于避免對患者產生較為嚴重的損害,要減輕患者的痛苦[4]。還需要強化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工作,能夠為患者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疼痛。
4)健康宣教:手術患者的患者容易出現腫脹情況,而且患者容易出現相關的感染等多種并發癥,容易導致患者骨折愈合不良,針對這些情況需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把對患者的治療方案告知患者,使患者重視術后的腫脹情況,以及腫脹對于患者康復的影響,做好對患者的飲食指導,通過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提升患者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患者治療工作的提升。
5)創面和止痛干預:手術以后,需要對患者創口部位的滲血滲液情況進行觀察,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處理異常狀況,手術以后對于切口部位進行相關的加壓包扎,并做好持續性的冰敷,為患者進行紫外線照射治療1次,為患者進行大約半個小時的治療,每日為患者進行3次治療,這樣能夠保證患者的骨折部位的血供得以恢復。
6)功能鍛煉:手術以后可以根據患者患肢恢復狀況,給患者盡早的進行相關的功能鍛煉,使患者進行小幅度的肢體運動,給患者進行肌肉等長訓練。手術以后兩周,直到患者進行遠端和近端未固定關節的被動訓練[5],逐漸地朝著主動訓練的方向轉移,可有效地避免降低相鄰關節活動度狀況發生,手術后一個半月,為患者進行關節的屈伸活動,患者在進行功能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持續性的按摩,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深靜脈血栓和肌肉萎縮狀況的出現。
2 結果
護理結束以后,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同時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價,均可以得出本研究的人性化護理組明顯要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結論
參考文獻
[1] 汪迎春,呂一.經皮微創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室護理.中醫正骨,2015,27(01):77-78.
[2] 孫雪慧.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醫藥前沿,2015,(13):378-379.
[3] 謝有鳳.重癥肥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壓瘡的預防與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1):1708-1709.
[4] 尤明蘭.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醫學信息,2013,(19):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