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鋒
摘 要: 基于項目的學習(PBL)在許多高校的項目管理課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PBL教學法的開放特性,正確把握其教學要領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要領涉及到項目遴選、問題設置、發展能力、獲取知識、深度詢問、評論修改、陳述回報等方面。對教學要領的合理應用可以實現傳統課堂的創新性變革。
關鍵詞: 基于項目的學習;項目管理;教學要領;課程
本文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內涵提升建設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基于項目的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學生通過積極探索現實世界的挑戰和問題而獲得深層次的知識。它是一種主動式、探究式的學習方式。PBL與死記硬背或教師主導的教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通過提出問題或情景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后者展示既定的事實或描繪一條通向知識的平坦道路。PBL的核心思想是:當學生在處理項目的環境中獲得和應用新知識時,現實世界的問題會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認真思考。教師則扮演著促進者的角色,與學生一起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安排有意義的任務、指導他們獲取知識和發展技能,并仔細評估學生在這些經歷中的收獲情況。
二、項目管理課程教改研究與實踐
隨著項目管理課程在高校人文類和理工類專業中的普及與發展,許多教師積極探索PBL相關的教學方法。吳瑛針對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論作為基本指導依據,提出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效[1]。張菊香認為項目管理課程中可應用項目驅動教學法,通過理論學習、項目實踐和理論升華三個階段的教學,使學生不僅掌握理論知識,而且具備實戰能力[2]。馬嵐將項目驅動教學法應用于會展項目管理課程中,從而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完成教學目標[3]。仲兆滿和管燕探索了項目驅動法在軟件項目管理課程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運用管理工具進行實踐,實現了基于項目過程的軟件項目管理知識的傳授與演練[4]。余立功等結合軟件工程專業的特點,提出一種基于具體項目的軟件項目管理教學方案。通過基于項目驅動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基于項目過程的知識傳授與演練,使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5]。
三、項目管理課程中PBL教學法的要領
(1)項目應設置導向性問題。一個好的導向性問題能捕捉到項目的核心,具有一定的意義和挑戰性,問題應該是開放的、復雜的、與學生想要學習的內容有某種關聯。問題可以是抽象的、具體的、或聚焦于解決某個問題。比如:在“用戶自助寄件”項目中,可以設置業務場景細節的挖掘問題:在開啟柜子的方式中,到底用掃描開啟還是驗證碼的方式呢?如何讓某用戶的快遞能更快地被寄出去?又比如可以設置計劃和執行問題:為了在兩周內交付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應做些什么、如何做?(2)給予學生選擇的余地與發表觀點的機會。在項目開始前,學生可以從項目主題列表中自由選擇一個項目。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地自由選擇團隊結構、成員角色、使用的管理工具、以及創建項目計劃。教師不能干預學生的決策過程。在項目結束時,每個學生都有陳述的機會。例如,對于公益項目,可準備的陳述材料形式有書面報告、多媒體文件、公共服務宣言、網頁、手冊、以及給政府與企業部門的信件。(3)引導學生發展能力。為了完成項目,學生必須培養各種能力,如他們需要利用現代計算資源與工具進行合作與交流。在項目管理課堂上,有來自管理、經濟、貿易、工程等多個專業的學生,他們可能在課后很少有機會進行面對面的討論。為了有效完成項目,他們必須經常使用基于互聯網的合作軟件。有些項目涉及到籌款,學生需要制定戰略設法獲得必要的資助,包括從他們的社會網絡中獲取資源、向有關公司請求捐贈、組織籌資會議等。項目管理者的一個重要能力是處理沖突。學生可能會碰到不同的沖突,包括團隊成員間、團隊和客戶間、團隊和教師間。有時學生之間對管理過程有分歧,有時學生與客戶間對完成項目的方式有不同意見,妥善處理沖突是必須培養的項目管理能力。(4)從項目中獲取知識。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很少有機會為政府、企業、非營利性組織服務,這種項目對他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隨著項目的推進,學生會感到需要了解更多社會性項目的信息。例如,他們需要了解客戶的組織結構、生產與服務過程、需求與期望。每個項目都能給他們提供學習新知識的機會。(5)鼓勵學生深度詢問。教師可以在每堂課上向團隊提出具有挑戰性的項目管理相關問題,讓學生探討應采取的決策、以及直接與間接效果。比如,當學生討論到項目范圍可能的變化時,應深入質疑項目成本、進度、質量等方面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學生可以詢問教師關于項目管理理論與實際應用的聯系,詢問客戶的具體需求,也可以反問自己采取的解決方法是否有效。(6)注重評論及修改過程。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讓反饋和修改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過程對于學習來說特別有意義,因為高質量的產品和績效也是一種重要的目標。應該讓學生知道大部分人的首次努力并不會取得高的質量的成效,反復修改在實際工作中司空見慣。因此,可以每周讓學生在課堂上做一個簡短的項目進展陳述。教師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評論以改進項目實施、提高學習效果。團隊之間也可以互相評論,最好的管理方案在全班學生中得到共享,績效低于平均水平的團隊受到鞭策也會加倍努力。(7)向項目利益相關方匯報。在課程的最后階段,鼓勵學生向盡可能多的項目利益相關方展示成果,受邀的聽眾可以包括父母、同學社區代表、商業和政府組織。學生應反饋項目完成情況、后續可能采取的措施、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榮譽,并回答相關問題。
四、結束語
項目管理教學過程中把握住以上PBL的要領,可以使課程由教師管理學習轉向學生管理學習、由獨自學習轉向合作分享、由簡單記憶轉向探索發現、由學習知識術語轉向培養管理技能、由接受標準答案轉向親自調查研究、由教師作出決策轉向師生共同決策、由卷面考試轉向過程評價。
參考文獻
[1]吳瑛. 以項目為導向的“項目管理”課程設計與探索[J]. 中國電力教育,2013(4):81-82.
[2]張菊香. 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項目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 項目管理技術,2015(10):39-42.
[3]馬嵐. 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職《會展項目管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5(9):147-148.
[4]仲兆滿,管燕. 項目驅動法在軟件項目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7):93-95.
[5]余立功,嚴悍,宋繼紅. 基于具體項目的項目管理教學[J]. 計算機教育,2007(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