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明 徐斌 張藝丹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對電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電力工程的發展也更上一層樓。線損是電力企業重要的管理內容之一,反映了電網規劃、生產運行、營銷計量等多部門和專業的綜合管理水平。但因傳統抄表手段限制,導致供、售電量不同步,月度線損率差異較大,無法反映配電網線路真實線損情況,掩蓋了線損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降低了其對電網水平的指導作用。基于電力大數據的同期線損集合了調度、生產、營銷等各專業系統的實時數據,有效解決了供、售電量不同步問題,對配電網線損的實時、真實計算及問題分析提供了重要平臺,提升配電網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電力大數據;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
引言
由于電網逐步增大自身的覆蓋范圍,持續增加線路里程,因此產生了更嚴重的線損問題。造成線損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對線損原因綜合解析,才可以找出適當的解決手段,其中最關鍵的方法是配電網節能降損。只有持續降低損耗,才可以保證配電網的高速運作。因此,簡要分析了線損問題,并提出了降損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1線損構成
配電網線損包括3個部分。結合損失與負荷之間存在的變化關系,可以劃分配電網線損為固定損失、可變損失與其他損失。當負荷發生變化時,保持線路固定損失不發生改變。具體由外部施加電壓的干擾,把電壓施加到設備時,配電設備電能消耗嚴重并出現損失。外部施加電壓一定程度影響變壓器與調壓器等設備和絕緣子損失,可以認為是固定損失。此外,還包括與設備有關的介質與線圈造成的損失。可變損失明顯不同于固定損失,負荷變化相應也會改變可變損失。改變負荷電流的過程中,相應可變損失發生變化,配電網電流平方與可變損失成正比關系。隨著電流不斷增大,線損也相應增加,具體包括變壓器中銅導線損、配電網中配電與輸電線路的銅導線損內容。因此,可變損失將銅損作為關鍵形式。配電網除了固定損失與可變損失外,還會存在其他線損。其他線損產生原因通常是跑電漏電,其一般是由于監管不力、管理不足及教育難以全面落實等因素造成。這種與配電網有關的電能損失稱作管理線損。當計算電能設備發生較大差異或產生故障時,容易產生這種不明損失。查表操作中錯誤抄用電量、電費收繳過程中錯誤計算電量及電價核算時錯誤計算倍率等,均引起不明損失。
2降損的技術
2.1優化網絡結構
減低線損的關鍵手段是科學改善配電網布局,特別是城市地區的配電網,對電網布局進行科學配置,一定程度降低線損率。設計電網時,應緊密聯系城市規劃,獲得更短的供電線路。
2.2科學選擇導線截面
科學選擇導線截面,以有效降低線損率。我國目前的配電網絡中,一般使用LGJ導線。通常選擇固定的導線材料,由于規劃限制將難以改變導線長度,但卻可以改變導線的截面。若只是分析線損效果,自然是截面越大越好,但擴大導線截面必定消耗大量金屬材料,需要投入較大的一次性投資。
2.3平衡處理三相負荷
低壓網絡中,由于存在單相負荷造成各相負荷大小分布不均勻,進一步導致三相負荷失衡問題,因此必定加大相線運行損失。此外,零線也會出現額外損失。具體運作中,總是要求平衡三相負荷,但是不可能存在絕對平衡,通常情況下變壓器出口位置應保持不低于10%的不平衡度,干線保持小于20%的不平衡度。
2.4調節負荷做好削峰填谷工作
科學調整負荷,以有效降低線損。供電過程中,采取高峰讓電措施,結合供電實際計劃對填谷負荷所需時間進行科學安排,通常在中午或后夜處理。供電單位在用電合同中,區分制作低谷和高峰期間用電形成的電價,進一步有效降低負荷峰谷差,減少負荷曲線波動程度。
3優化措施分析
保證線損率高度準確率的基礎是及時且準確的抄表。無法對線損率精確計算直接影響線損率降低問題,需要強化審核抄表工作,認真管理抄表人員,避免發生漏抄、估抄與抄表時間不一致問題,認真結合時間做好抄表工作。
3.1增加反竊電力度
有效強化反竊電工作,以獲得最理想的反竊電方式。反竊電主要做好預防工作,供電單位需要認真安排好宣傳工作,向人們傳遞竊電違法的觀念。預防過程中,增加檢查強度,提升工作人員基本素質,幫助相關人員全面了解新設備和新技術。第一,欠壓法竊電。利用虛接、串聯電阻等方法有效降低電壓,進一步保證計量電量不超過實際電量。具體對接入電壓表的電壓線進行檢查,電壓表三封盒是否存在受損問題。第二,欠流法竊電。利用電流回路短接、轉變電流解法等減少實際用電量,這一方法很容易被發現。認真檢查計量表三封,找出接線是否存在改動現象,電流線有無短接問題。第三,移相法竊電。該方法相對隱蔽且復雜,需要對較多的線進行改動,一般選擇改變電流回路接法、電壓回路接法等對電壓與電流之間形成的相位進行改變,增加計量表無功數據,快速減少有功,進一步節省用電費用。這種方法要求對計量表的接線實施改變,檢查人員必須對改動計量表認真查看。此外,還可以全面分析計量表無功大小,情況正常下使用無功的量較低,若無功瞬間變大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3.2提高基礎數據真實性
通過同期系統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及時發現運檢配電線路線變掛接關系是否準確、營銷用戶檔案與戶臺對應數據是否真實、采集電量信息是否完備等問題,強化了線損異常原因分析,有利于促進調度、運檢、營銷等專業協同合作,解決關口管理、設備異動管理、用戶檔案管理、電量采集管理等跨專業問題,促進各專業數據質量整體提升,提高營配調貫通業務水平。
3.3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基于大數據的配網同期線損管理摒棄了傳統人為抄表、統計線損的模式,解放了生產力。通過實時的監測分析發現高損原因并及時處理,有效的解決了因錯抄、漏抄表、用戶竊電及違規用電等導致的電能損耗,提高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3.4提升配網線損管理水平
基于大數據的配網同期線損管理可以較為真實的反映配網實際線損情況,體現電力企業的線損管理及降損管控水平,指導各單位從原來的簡單指標數值調整改變為實際降損工作開展,促進了基層單位降損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了電力企業配網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
3.5嚴格落實用電普查
認真做好用電普查工作,避免發生疏漏。用電普查工作需要體現出方向特點,首先檢查裝機容量不符合實際用電量的用戶,其次檢查重點懷疑對象。普查工作中需要注意合法性,并對現場偷電現象拍照保存。
結語
在電力大數據支撐下的同期線損,可以實現配網線損的還原歸真,促進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有效開展,提升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大數據的支撐能夠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真實的線損情況可以體現出線損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反映電網結構的真實水平,對于提高配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基于電力大數據的配網同期線損管理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道新,胡航海.配電網同期線損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17,25(5):42-49.
[2]張國慶.配電網線損計算[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0.
[3]盧志剛,秦四娟,李海.配電網技術線損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37(24):177-182.
[4]周強.中低壓配電網線損計算方法與降損措施的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9.
[5]張宗偉,張鴻.基于負荷實測的配電網理論線損計算[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38(14):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