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浩
摘 要: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社會生產還是經濟建設,都與科學技術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近些年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能力始終保持高度重視的態度,并于2016年發布并實施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這也說明了我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決心,證明科技創新不僅是國家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世界發展的主要潮流。文章主要圍繞已經在科創板上市或者準備在科創板上市的創新型企業進行分析,明晰與創新型企業專利培育相關的問題,并將知識產權金融體系、高價值專利培育、合作創新模式作為切入點,闡述了與創新型企業運營相關的問題。
關鍵詞:知識產權;金融體系;專利培育能力
科技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也是我國制定的發展戰略之一,也就是將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舉措。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發展,社會發展及經濟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各行各業相繼涌現出大批量的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有所提升。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實現科技強國的重要環節。因此,國家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扶持力度,這不僅是提高我國整體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直觀體現。科創板的創立可以說是一項重大的改革,市場功能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強化,而企業的能力和市場的包容性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創新。科創板與其他市場板塊最為明顯的差異就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因此文章從專利的角度對科創板企業的培育能力進行了分析。
一、科創板的概述
設立科創板不僅是我國緊跟國際金融發展形式而做出的反應,也是滿足深化改革開放需求的有效手段,可以說是對資本市場進行的重大變革。對于科技創新型企業而言,科創板為其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發展平臺,已經成為孵化中小企業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型企業不僅要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還要擁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符,是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的基礎上形成,這也是在科創板設立背景下目標企業必須滿足的要求。無論是與創業板相比,還是與新三板相比,科創板都擁有前所未有的優勢,不僅具備高端的裝備材料和能源,還在節能環保領域占據極為明顯的優勢。科創板的設立,不僅彌補了科技創新的巨大空缺,還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同樣要涉及到財務指標設置與市值設置的問題,但是科創板更具針對性,對入駐企業的質量進行了充分的保障。其中的研發投入比重也可體現出國家對科研工作的重視態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究與探索力度,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核心技術[1]。總之,科創板的設立對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科創板企業的專利培育能力的途徑
(一)做好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的完善與優化
知識金融產權可通過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助力,解決企業資金難的問題,所以說知識產權進行的金融化轉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識產權金融。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金融存在一定的弊端,突出表現在實踐方面,例如信息不對稱、知識產權價值難統一、專利權不穩定等,這些都說明知識產權金融存在先天性的障礙。無論是市場環境的變化,還是突發性事件,都會直接影響到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從而削弱其作用。這些也是導致知識產權實際進行金融化轉化時出現高風險的直接因素,對于任何金融體系而言,這種高風險因素都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要想加快知識產權金融市場的發展速度,必須解決上述問題,做好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的完善與優化。
我國的知識產權金融體系存在諸多關于薄弱的環節,這是因為我國對知識產權金融體系的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只能在表面上,對產權金融的實踐活動進行探究,整體并不完善。眾所周知,質押與融資是知識產權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二者都是在表面上進行的研究。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發展,知識產權金融的質押融資得到了有效的豐富,其模式不再局限于固有的格式當中,形成了多樣化的體系。實際研究知識產權金融體系時,應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綜合考慮我國的發展狀況,確保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具備中國特色[2]。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這些都是政府應對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市場經濟的有效措施。實際發展過程中,不僅可以吸取美國市場導向型的經驗,也可借鑒日本半市場化型的過程,結合韓國的政府主導型的發展經驗,從多個方面入手做好知識產權金融體系的優化。
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融資難的問題始終存在,給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即便是在科創板上市的創新性中小企業,仍舊需要面對無法解決的融資難題。而構建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環節,也是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經階段。要想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必須得到多個機構的協同合作,首先建立評估機構,由銀行、信托和投資基金等多方共同加入,從根源上解決專利權的變現問題,還需要借助其他機構的力量解決周邊問題,例如拍賣機構或者專業的知識產權運營管理公司等,這種多元化的生態體系,不僅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還有效地解決了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為中小型企業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利用企業優勢進行高價值專利培育
培育專利權的目的在于加快社會進步,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使得技術創新達成預期的目標,從本質上來說,專利權也可以說是壟斷權,對創新技術賦予了一定的期限。專利權人不僅可以獲得法律上的保護,還可利用技術手段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實際參與知識產權金融過程當中,專利權也會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專利價值是決定經濟收益的直接因素,總得來說,專利價值與經濟收益之間為正比例關系,在專利價值提高的基礎上,專利權人獲得的收益更高。從企業角度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企業要想實現規避產權壁壘的目標,必須獲得高價值專利的支持,從而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所以說科技創新型企業必須意識到專利培育的重要性,從源頭上把好高價值專利培育關,為企業獲得更為直接的收益。一般情況下,企業會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高價值專利的培育。
1、以市場情況為核心進行的專利價值培育
實際培育專利價值前,必須對市場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市場發展狀況,明確市場需求,從而對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科學的預見,還要做好市場反饋的追蹤與分析。基于可靠性、價格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找準著力點,消除影響消費者行動的因素。持續跟蹤市場的本質就是進一步創新和調整市場反饋,該項工作會在產品完全上市后進行。而對未來市場進行的預測就是我們所說的市場遇見。其次,市場需求中會存在多種多樣的問題,例如技術問題,分析完成后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輔助專業人員解決市場技術問題。最后就是對專利性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案完成專利申請。
2、以競爭情況為核心進行的專利價值培育
首先,需要明確單位的發展狀況,涉及到數量、法律狀態、技術領域和權力要求的保護范圍等,從而為專利申請奠定基礎,其次要明確對手的狀態與專利情況,主要涉及到空白點技術方向,還要明確技術熱點,然后與整個行業的專利趨勢進行反復的比對,明確專利布局。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的改進專利方向,確保其切實可行,還要綜合考慮不同因素給專利價值培育帶來的影響,例如競爭對手的技術優勢,商業戰略及專利處境等,為專利布局提供更加確切的信息依據,確保其真實合理。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用于高市場價值專利的獲取,并提高專利獲取速度的精準性[4]。總得來說,創新型中小企業不僅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狀況,還要客觀分析市場發展大環境,建立專業的團隊,吸納高素質、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人才,最大限度挖掘研究人員的潛在價值。選擇最合適的培育方法,為高價值專利的培育提供智力支持,逐漸擺脫融資難的困境。
綜上所述,科創板的設立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綜合國力的客觀需求,對于科技創新型的企業而言,科創板為其指明了發展路徑,搭建了良好的上市平臺,還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完善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的目標在于為科創板上市企業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也是為科技創新者搭建全新的平臺,使其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完成市場情況的探索與思考,從而整合多元化的服務機構,將評估機構、金融機構及產權運行機構等多個部門融合在一起,為金融化轉換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總之,我們應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強化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與建設,共同為社會與經濟的建設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敏,劉可迅.山東省企業專利能力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6):21-24.
[2]余仲儒,朱健成.湖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的調研報告——關于專利信息利用和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分析的報告[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2(3):47-62.
[3]何勇軍.科創板到來,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迎來桃花三月[J].科技與金融,2019,17(04):52-55.
[4]保永文.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引進與中國制造業技術創新——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國際貿易問題,2017(6):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