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介紹了職業技能大賽成果與課程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意義,對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實際存在的若干問題,以電子產品設計及制作賽項為例,提出賽項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具體途徑,為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的銜接、固化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技能大賽成果;教學過程;銜接、固化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一項重要的國家級賽事,自2008年起已連續舉辦多屆,成為檢驗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引領行業發展以及職業院校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培養選拔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
一、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意義
多年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積累了豐碩的競賽成果;如何將大賽成果與課程教學過程相銜接,讓全體學生都受益,是職業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教育部專門下發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施規劃(2017-2020年)》等通知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推進資源轉化,把競賽內容轉化為教學資源;進一步拓展大賽成果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推進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
通過將職業技能大賽成果與課程教學過程的有效銜接、固化,可進一步縮小實際教學與當前行業發展需求的差距;將技能大賽中所涉及到的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以及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行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與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將行業最新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滲透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增強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
二、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現狀
當前,按照教育部下發的文件精神要求,各職業院校都在積極推進技能大賽資源與成果的轉化與應用,但在將大賽成果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一)大賽成果與課程未能全面銜接
職業技能大賽賽項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較多,單單一門或兩門專業課程遠不能涵蓋賽項所有內容;賽項所積累的成果應與所涉及的多門專業課程進行有效銜接。當前部分職業院校雖將賽項成果與課程進行了銜接,但僅僅是將賽項成果直接應用于某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未實現與大賽所涉及的專業課程的全面對接,因此,不能真正實現賽項成果與教學過程的有效銜接。
(二)賽項內容、競賽形式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未能有效對接
賽項所涉及的部分課程專業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上,雖能夠結合技能大賽的要求進行課程改革,但在結合賽項內容、競賽形式,設置對應課程任務并進行實施的過程中,出現學習任務設置不合適、實施過程不順暢等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師資能力不足,團隊部分教師不熟悉大賽
大賽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技能的考核,也是對教師職業技能教學水平日常課堂教學效果的檢驗。大賽涉及的知識、技能寬泛,這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符合要求的全能型教師的數量嚴重不足;另外,教學團隊中部分教師對大賽內容不熟悉,不能認識到大賽與所講授課程之間的關系,導致在專業建設與課程教學過程中無法將大賽成果有效地轉化為課程教學內容并融于教學過程。
(四)大賽成果未讓全體學生受益
由于賽項規定參賽選手的名額限定,也為了能在技能大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多數院校通常對少數學生采取備賽形式,通過單獨編班或組織培訓的方式,僅將大賽成果應用于培訓過程中。最終只是少數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得到了提升,導致大賽成果缺乏普及性。
三、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途徑研究
針對當前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現狀,結合“電子產品設計及應用”賽項,探討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銜接、固化的途徑,從而實現賽項成果與實際教學過程有效銜接與固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一)分析大賽成果,確定賽項涉及的專業課程
以“電子產品設計及應用”賽項為例,通過對歷年賽項規則、賽題進行了對比,結合本校專業設置情況,分析賽項所涵蓋的內容,確定該賽項涉及的專業課程。該賽項主要考查學生對常用電子產品制作工具的應用、電子產品的輔助設計能力、電子產品軟硬件調試能力、電子產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藝的操作技能、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現場問題的分析與處理、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安全、環保等意識。賽項涉及包括電工與電子技術、電子CAD、單片機技術、電子裝配工藝、傳感器技術等多門課程。
(二)尋求課程內容與賽項內容的銜接、固化點,確定實現途徑
通過競賽成果與課程教學內容的分析,確定課程與成果的銜接點,結合競賽資源提煉出所銜接課程的典型學習任務;將對應的課程任務應用到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同時將競賽內容的評價標準轉化成課程學習任務的考核評價標準,達到競賽成果與教學過程的有效銜接與固化。以“電子產品設計及應用”賽項中三門課程為例,表1為結合競賽資源提煉出來的典型課程學習任務。
表1結合賽項確定的課程學習任務
(三)提升師資能力并嘗試模塊化教學設計,促進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的銜接、固化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要素之一,有“點撥”和“引導”的作用;在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的銜接與固化環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有針對性的師資培訓、企業頂崗等有效方式,讓教師緊跟行業的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技能和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的能力,提升教師的“雙師”水平;同時聘請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提升師資隊伍的水平。根據各位教師的特長,結合賽項涉及的專業課程進行分模塊化教學,分工協作,發揮師資的最大優勢。
四、結束語
將職業技能大賽成果應用與教學過程,是推進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全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職業技能大賽成果與教學過程的銜接、固化對于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推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牛鵬濤.“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資源轉化與推廣研究 [J].河南教育.2018(11)
[2] 胡錦麗.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教學資源實踐研究[J].機電技術.2017(12)
[3] 劉輝.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成果轉化與應用的實踐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7.Vol.26,No.5
作者簡介:
張彪(1981.10-),男,漢族,河北河間人,黨員,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通信技術專業教學工作。
基金項目:委局級課題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8年度規劃課題(XVIII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