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觀察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康復的影響。本文選取某院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78例(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隨機分為醫養一體化護理的觀察組(39例)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9例),觀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焦慮情緒。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ADL評分高,SAS評分低,P<0.05。所以給予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醫養一體化護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能夠減輕焦慮情緒,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關鍵詞:肝膽胰腺手術;醫院感染;影響因素;預防措施
0引言
老年卒中的發生率逐漸上升,有效的治療措施雖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治療后,部分患者存有較多的后遺癥,降低其生活質量,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為提高老年卒中患者的康復效果,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常規護理措施僅適合住院期間診療過程,缺乏個體差異性,因此,選擇更高效的護理干預方案,成為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康復護理的關注內容。醫養一體化模式是一種新型醫養結合的護理措施,其能夠集生命關懷、醫療、護理及康復、養老等內容為一體,可以降低醫院醫療資源的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本研究探討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康復的影響。
1選取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78例(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與觀察組(39例),對照組男、女為21例、18例,年齡60至79(73.21±2.84)歲,觀察組男、女為21例、18例,年齡60至79(73.21±2.84)歲。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年齡≥60歲;均處于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精神異常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指導患者康復訓練、飲食護理、運動護理及用藥護理。研究組采用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具體如下:(1)構建服務站。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我院積極建設“醫養一體化”云平臺,包括生活及醫療服務平臺兩部分。通過云平臺模式將醫療機構、患者以及養老機構、社區等統一管理,形成一個虛擬社區,在運行“醫養一體化”云平臺的過程中,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包括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文化及個性化服務,服務形式主要依賴于手機、手表等終端模式。患者可以自主或在家人、社區服務中心人員等幫助下,通過手機呼叫、訂閱等形式,獲得相對應的服務。(2)建立電子檔案。護理人員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建立電子檔案;與康復治療醫師及主治醫師全面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制訂針對性治療方案及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年齡超過65歲的患者,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評估與干預,如每間隔3個月、半年進行1次心理健康評估與干預。(3)安排日常生活。根據患者檔案信息,包括病情嚴重程度、康復情況及心理健康檔案信息,為其制訂科學的生活作息時間表,并監督其執行。結合作息時間表對需要康復理療的患者制訂嚴格的康復理療時間表,提高康復效果。針對“三無”患者提供醫療救助服務,主動參與到日常生活中,詢問其康復進展情況等;同時針對失獨患者,給予心理救助,幫助其改善不良情緒,提升康復效果。(4)合理安排日常娛樂活動:根據老年卒中患者的特點及 各位患者特有的康復需求制定娛樂活動的項目和時間:上午可組 織患者進行繪畫、唱歌、書法等,下午可以下象棋、打撲克等, 整個活動為患者自愿參加。(5)進行專業培訓:將社區居家養老 服務中心的康復人員納入醫院業務培訓的范圍,不斷提升康復 人員的康復技能和理念,以求讓患者得到更好,更專業的康復治療。(6)構建社會關系。在患者康復期間,護理人員可邀請康復效果好、健康知識豐富的出院患者分享康復期間的治療經驗,提高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及自信心,消除不安感及孤獨感,使其以積極的治療心態面對康復治療。
1.3觀察指標
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低高即日常生活能力好;焦慮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低即焦慮情緒輕。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工具:SPSS20.0,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x±s)、n%表示,分別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分析
日常生活能力、焦慮情緒對比
護理前,兩組ADL評分、SAS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ADL評分(73.28±3.19)分,SAS評分(45.29±2.41)分,與對照組相比,P<0.05,見表1。
3基于結果的分析、比對
卒中后嚴重的后遺癥造成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影響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因此,在現代護理學基礎上,積極選擇更加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卒中患者康復,成為臨床護理學重點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對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采用醫養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改善其生活活動能力,促進其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以及ADL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一致,肯定了本次研究的可靠性。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措施,其在患者結束住院治療并出院后,能夠結合患者康復需求,對患者開展醫護服務聯合社區養護。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比常規護理干預更具有靈活性,能夠在社區養護過程中,根據患者興趣愛好,通過休閑娛樂的方式,提高其治療積極性及自信心,利于自理能力恢復。同時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使患者在醫院建立的服務站點中,可以與其他病友交流、溝通,并獲得更具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方案,提高康復效果。通過構建“醫養一體化”云平臺,打破了傳統護理存在的時間、空間弊端,更符合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的護理需求,使其可以根據自身的病情情況、康復情況,合理選擇接受相對應的護理服務,獲得高效的康復治療。
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可幫助患者有效調整不良 心態,腦卒中常見的一類并發癥為腦卒中后抑郁,可導致患者運動、語言、行走等能力降低。本次研究對 實驗組患者建立養老會所,可根據其興趣愛好選擇合 適的休閑方式,包括麻將、書法、繪畫、唱歌、撲克等,可幫助患者有效舒緩壓力,利于獲取良好的情緒,分析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一類內啡肽類物質。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癥狀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
本文結果中,護理前,兩組ADL評分、SAS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ADL評分(73.28±3.19)分,SAS評分(45.29±2.41)分,與對照組相比,P<0.05。卒中后遺癥期患者渡過急性期、恢復期后,其運動功能還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當前,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常進行家庭康復護理,這種護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及盲目性,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不了解,不能掌握相關護理要點,護理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給予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能幫助老年卒中后遺期患者在出院后獲得使、有效、連續的護理服務,通過建立專門的服務站,能調整患者不良心態,根據患者興趣愛好,使其主動參與到娛樂休閑活動中,通過書法、打撲克、繪畫等方式舒緩壓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所以,給予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醫養一體化護理,能提高患者鍛煉,促進患者控尿功能的恢復,提高治療效果。另一邊,通過出院指導,跟進并督促患者堅持康復訓練,按照醫囑服藥,改善預后情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4結束語
綜上,通過采取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正確指導并督促患者執行康復功能訓練和治療,降低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后患者尿失禁的發生率,縮短尿失禁的恢復時間,可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左杏梅,區潔崧,馮婉芬,等.中西醫結合卒中單元康復護理模式對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7,28(3):510-512
[2]王燕萍,袁曉燕,王麗平,韓璇.醫養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康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1):51-52.
[3]郭雪.“醫養一體化”養老模式研究綜述[J].勞動保障世界,2019(02):34.
[4]徐婷婷.醫養一體化護理對老年卒中后遺癥期患者康復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效果[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10):232-233.
[5]侯皞冉,楊大禹.醫養一體化背景下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探究[J].城市建筑,2018(26):123-125.
[6]梁文藝,工作概況 醫養結合一體化工作.馬軍山主編,井陘年鑒,,2017,120,年鑒.
[7]鄔海紅,衛怡.“醫養護一體化”對社區老年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模式研究[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07):270-271.
[8]林桂業.醫養教一體化的養老社區設計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7
[9]劉藍冰,龔劍秋.醫養一體化管理對腦梗死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7,34(2):38-40.
[10]馬書明,楊勇.康復理療干預對腦卒中后遺癥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6):2384-2385.
[11]方秀敏.強化健康教育在老年腦卒中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5):29-30.
[12]余敏,譚小金,古滿虹,等.醫院-社區-家庭中醫康復護理技術對腦卒中老年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3):147-149.
作者簡介:
張沖,女,滿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