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
摘 要:一個政黨的良好發展從外因上看依賴于整個從政環境,從內因上看是每個成員的自身修養;時代在發展,國情在變化,中國共產黨也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以便更好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頭羊。2014年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首次提出,“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政德是領導干部的從政之基,是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的基礎。
關鍵詞:政德建設;政治生態
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推進新的偉大工程的題中之義,是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確保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健康發展的大事。
1.政德建設和政治生態相關概述
1.1政德建設的歷程
馬克思恩格斯的政德觀念表達了為無產階級和絕大多數人民謀福利的觀念,構建屬于無產階級的、符合無產階級利益和追求的道德建設;列寧指出共產主義道德就是在思想和文化領域大力發展符合無產階級利益的價值觀;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的政德觀念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選人標準;鄧小平認為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制度來消除官員政德失范行為滋生的體制基礎;江澤民提出“領導干部必須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胡錦濤強調黨員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1.2政德建設和政治生態的內在關聯
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以及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其核心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問題。鄧小平曾指出:“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政治生態怎么樣,關鍵在于領導干部的政德,領導干部只有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起到以上率下的作用,方能確保政治生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1.3重慶政治生態的現狀
縱觀2019年以來我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情況,從違反人員占比來說科級人員占大多數,從違反類型來說違規公款吃喝、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這四種相對占比較大,與全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相符。但是在市委的領導下,各區縣深化政治巡察,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用好巡察“顯微鏡”,查找政治生態“病灶”,開出治病“良方”,使基層政治生態不斷優化。
2.政德建設的內容
2.1政德的內涵
領導干部有著比社會公民更高的要求,其政德主要指領導干部在從政方面體現出來的道德,是在履職盡責過程中形成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表現,包括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四個方面。判斷領導干部政德是否合格就看其行為和價值觀人民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一切都以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標準。
2.2政德建設的內容
政治品德是領導干部政治思想、原則和立場的體現,關系到領導干部對黨的政策的執行力,主要表現為: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共產主義信仰、堅持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還要有忠誠奉獻的品格、艱苦奮斗的精神、恪盡職守的作風、務實清廉的品質。社會公德主要是指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包括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和平等互助。家庭美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情趣健康、勤儉自律和家庭和諧三個方面。
3.加強政德建設的具體措施
3.1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導向
早在 1990 年《從政雜談》中習近平就提出了“為官之德在于清廉”的論斷,2004年在他發表的文章里他認為官德就是為官從政者從政德行的反映,2005 年他又強調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2006 年他正式提出了“政德”一詞,并指出要“常修為政之德”。后來幾年習近平在文章中多次談到立政德的重要性,認為黨員干部應該修心治身,方能經世治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
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把黨員領導干部的政德建設作為常抓不懈的大事,提出了“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的偉大言論。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就政治生態和領導干部政德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3.2以健全政德建設的機制體制為支撐
鄧小平同志指出:沒有制度,好人也可以變壞;有了制度,不能說使壞人變好人,但至少可以限制壞人為所欲為。一要健全黨內監督制度,黨內監督需要黨委、紀委、巡視組等來履行職責,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把監督工作覆蓋到黨員領導干部從政的各方面,建立健全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制;習近平指出通過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的流程,完善黨務、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的原則,提高黨員領導干部執政的透明性。二要健全社會監督制度,要不斷拓寬民主渠道,切實落實群眾在決策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建議權,貫徹“民主決策”制度;要不斷拓寬人民群眾參與考核評價黨員干部的渠道。三要健全干部選拔任用考核機制,要搞清楚由誰來考核、考核什么內容,完善黨員領導干部政德考核制度的運作程序,要把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政德考核評價制度貫穿于黨員領導干部從政的從始至終,把考核過程作為一種動態的、長期性的考核。
3.3以加強政德建設的思想教育為根本
明大德是立政德的前提,是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層面提出的要求。即在任何時候都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一要狠抓學習教育,立根固本,把好“總開關”。一個黨員干部學識越豐厚,思維層次越高,遵規守紀的自覺性就越強。二保持永不動搖信仰的政治定力。要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三要錘煉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自覺。四是提高令則行禁則止的政治決斷。只有敬畏紀律、敬畏法律、敬畏百姓,才能堅守底線,不越界、不越軌。
立政德重在守公德,是從領導干部職能身份宗旨等層面提出的要求。即廣大領導干部要強化為民服務之心。首先要堅定人民立場,二要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榜樣和標桿, 推動形成學習榜樣、崇尚榜樣、爭當榜樣的濃厚氛圍,做到利為民所謀。三要學習用平凡的實干精神詮釋共產黨員的務實和擔當。要善于、樂于、勤于做耐心細致的群眾工作,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最后要培養公正廉潔之風。領導干部要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必須公正無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從嚴用權。
立政德貴在嚴私德,是從個人層面提出的要求。即要修身律己。克己自律首先要律心,人做官時就要學會收斂貪念;克己自律還要慎行、慎獨、慎初、慎微;克己自律當以思過為常,黨員干部既要有“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的憂患意識,更要有“聞過則喜、聞善則拜”的思想覺悟;律己之后方律人,馬克思講“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黨員干部在日常管理中一旦發現單位有不良苗頭就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制止,在生活中要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加強家風建設。
參考文獻:
[1]劉峰.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研究[D].北京:中央黨校,2013.
[2]喬子軒.巡察利劍直擊政治生態“病灶”——重慶各區縣深化政治巡察工作聚焦[J].當代黨員,2018,(1):39-40.
[3]周宗成.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之對策[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8,(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