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生平 王亞妮
摘 要:柿產業是我國山、沙、堿、旱地區的重要支柱農業產業,柿瘋病是一種高致死性傳染病害,科學預防和有效控制柿瘋病,是當前柿樹生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主要從柿瘋病癥狀、發病規律、綜合治療對柿瘋病綜合治療技術進行概述。
關鍵詞:柿瘋病;癥狀;發病規律;治療技術
柿樹是我國的特色優勢果樹,柿產業是我國山、沙、堿、旱地區的重要支柱農業產業。
柿瘋病是一種高致死性傳染病害,幾乎分布于國內外所有的柿分布區,柿樹一旦感染柿瘋病,通常幼樹1-2年,成齡樹3-5年即逐漸枯死??茖W預防和有效控制柿瘋病,是當前柿樹生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1.癥狀
病樹或病枝萌芽遲,展葉抽梢緩慢,新梢后期生產快而停止生長早,落葉早。生病樹新梢長至4-5cm時萎蔫死亡。病樹枝條直立徒長,冬春季枝條大量死亡干枯。枝條死亡后由基部隱芽,不定芽萌生新梢,徒長叢生,形成“雞爪枝”??v剖面木質有黑褐色縱短條紋,橫切面呈斷續環狀黑色病變。葉脈變黑,病葉多凹凸不平,葉大而薄,質脆。
果實果面凹凸不平,有局部凹陷,柿果變成橘黃色,凹陷處仍為綠色;柿果變紅后,凹陷處最后由綠變紅,但此處果肉變硬,也有黑變現象,病果常早紅20天左右,變軟脫落,柿蒂留在樹上。
2.發病規律
柿瘋病主要可以通過葉蟬類昆蟲、嫁接、根蘗苗等途徑進行傳播。嫁接時,無論是用健樹作砧木嫁接病芽或瘋枝,還是用病樹作砧木,健芽、健枝均能染病。但用健樹作砧木,健芽、健枝作接穗嫁接則不感病。研究表明,柿瘋病不是由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病變,而是由某種侵害植物維管束系統的植原體,普遍具有強傳染、難治愈、毀滅性等特點。另外,柿瘋病的發生與柿樹的當地條件、間作物種類及管理水平等關系密切。
3.柿瘋病的綜合治療
3.1手術治療
從生產上表現來看,普遍認為手術治療對輕病樹有效率較高。手術治療的方法主要有去除病枝、主干環剝、根部環鋸及斷根等方法。在所有手術治療措施中去瘋枝是最有效的,對于新發病樹,及時鋸除瘋枝,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柿瘋病的發展和傳播。根部環鋸與斷根的操作難度大,效果較差,對樹體傷害較大,建議慎用。
3.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進行病害防治最常見的有效措施之一,有關科研單位研制的祛瘋1號,連續試驗表明,祛瘋1號在防治柿瘋病方面,藥效快而穩定,適應性廣,無公害,兼具治療和康復雙重效果,深受果農歡迎。
3.3其它技術措施
3.3.1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加強柿樹園管理,改善土肥水條件,加強營養,綜合防治病蟲、葉面施肥,中耕除草等技術措施,促進柿樹樹勢增強,提高植株抗性。
3.3.2科學整形修剪。對柿樹科學地進行修剪,使柿園、柿樹保持透氣通風、光照充足,樹勢強健。隨發現瘋枝隨時去除、及時減少和清除病原。為了防止病原的傳播和蔓延,要及時、盡早鏟除病株病孽。
3.3.3及時治療傳病昆蟲。阻止昆蟲傳播病原,特別是葉蟬類昆蟲,是預防柿瘋病病害發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常用的藥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吡蟲啉等,可殺若蟲、成蟲和越冬卵。另外,也可利用此類昆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3.3.4合理選擇間作物,減少中間寄主。掌握傳病昆蟲的寄主范圍,盡可能減少中間寄主,也是控制和預防柿瘋病的重要措施。再者,盡量避開或清除柿園周圍的松柏等柿瘋病傳播昆蟲的中間寄主,減少傳染的幾率。
3.3.5營養、生理調控。在柿瘋病的綜合治療中可以考慮采用營養、生理調控措施。如采取噴施激素(如生長素),補充礦質元素(如鈣、鎂等)和調節體液環境等措施,將有助于柿瘋病病樹的治療和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令軍.柿瘋病的發病機理與防治技術.河北林業科技[J],2013(05).
[2] 柿瘋樹“半瘋”現象與柿瘋病根治方法[J].孟學文,孟海亮.山西果樹. 2011(05) .
[3] 柿瘋病的綜合癥狀及防治措施[J].馬成戰.農業科技通訊. 1989(11) .
[4] 柿瘋病研究Ⅰ.癥狀及傳染性[J].俎顯詩,王祈楷.植物病理學報. 1988(03) .
作者簡介:
賈生平:(1964-),男(漢族),果樹專業
工作單位: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科研中心主任
王亞妮:(1986-),女(漢族),植物學專業
工作單位: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農林與工程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