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男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計算機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由此促進了互聯網金融迅速普及,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諸多行業也深受互聯網金融的影響。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同樣是機遇和挑戰并存,誰能適應互聯網金融,誰就能得以生存和快速發展,誰錯失良機或無視互聯網金融誰就必然嚴重損失終致被淘汰。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定位;經營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定義
2017年央行《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對互聯網金融定義:互聯網金融(ITFIN)作為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產物,其具備傳統金融機構能夠讓資金融通、實現支付以及可為客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的特性,是互聯網相關特點和傳統金融機構的有機結合,最終形成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該商業模式可以進行投資、支付以及信息中介服務等。[1]將金融以及互聯網結合起來順應時代的發展,且其發展前景明朗,將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這兩者的結合,對于服務、組織、金融產品以及業務等各個方面未來進一步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這種新型的互聯網金融不但能夠推動大型企業的發展,而且對于小微企業的發展以及社會就業問題的解決也有著以前傳統金融結構無法取代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通人民群眾創業的門檻,推動了科技創新的發展進步,并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于提高金融服務的品質也有著促進作用,業進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員工作效率。
二、互聯網金融階段對銀行經營的沖擊
(一)商業銀行存款理財份額遭到削弱
對于傳統銀行來說,其為消費者提供的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產品都有周期贖回的限制性要求,并且起投資金點也比較高,就像上述所提到的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起點金額需要5萬元一樣,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擋住了他們支付的腳步。而余額寶卻很好的規避了這一問題,它通過將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基金理財產品結合起來,在上線不到一個月,就籌集到了上百億元的資金,能夠滿足消費者支付產品要求的同時,還可以讓消費者獲得理財利潤,真正實現了隨存隨取,利率比銀行活期存款利率高。這一模式沿用到現在歷史較長,影響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基金業務,理財業務等,導致該類銀行存款理財份額有所削減。光大銀行理財較為知名,到近幾年來理財額度在下降。根據調查發現,主要原因在于大量資金流入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二)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功能受到沖擊
針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來說,除了可以融資之外,他們還善于搜集網絡平臺的各項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并迅速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在平臺上進行發布,為投資者、消費者等提供更為豐富的網絡借貸資源,減少了金融市場上出現的諸多信息不對稱的風險,讓人們能夠更為安全、便捷的進行平臺借貸。例如,P2P借貸、眾籌融資等便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優勢所在,發揮其作為信息中介的龍頭職能作用,為甲方和乙方的借貸工作提供更為便利、快捷的網絡借貸環境,讓他們省去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有效的降低了兩方的交易成本,并且自身還可以賺取一定的中介費用,何樂而不為?網絡融資模式與傳統的市場資本融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都有所區別,所以也是第三方平臺融資的模式,它提供服務的客戶主要為微笑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其目前對銀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從長遠來看,勢必會對銀行業多年來牢不可破的客戶資源突破一個缺口,從而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搶奪更多市場客戶資源。
(三)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被弱化
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它擁有支付、信息處理以及配置資源三大關鍵業務組成部分,其中支付是最基礎的部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立已經較好的說明了這個關鍵點,并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模式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效果。互聯網金融支付模式主要是通過便捷化的移動支付方式來完成的。例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轉賬、支付、結算等基礎業務,還可以幫助消費者完成火車票、飛機票等交通費用的支付,也可以幫助用戶推薦合適的度假酒店、住宿、餐飲場所等,更能夠提供娛樂場所信息,可謂花樣百出,這對傳統商業銀行的結算模式形成的沖擊力度非常之大。如2018年在除夕之夜擺弄出來的搶紅包的游戲功能,根據相關官方數據爆料,微信紅包的收發頻次已經達到了18.1億次。
(四)商業銀行傳統經營模式面臨改變
互聯網時代,各大企業拼的不僅僅是產品質量,更需要拼產品的個性化、創意化,從而滿足年輕一代用戶的個性化心理需求。對于金融產品而言,如出一轍。互聯網金融企業之所以廣受歡迎,也是因為他們更注重滿足客戶的自我需求,他們善于利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據處理的功能,讓消費者的投資理財需求得以簡化,讓他們購買商品的流程更為便捷和簡單,并且可以產生互動的效應。這種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體驗與經營模式,也是未來商業銀行需要轉型的部分。只有不斷優化產品業務流程、注重產品的個性化定制需求等,商業銀行才有可能免于受到互聯網帶來更加深刻的沖擊。
三、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定位與經營策略
(一)商業銀行要轉變思想,加強自身創新能力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創新時代的產物,是迎合大眾需求而誕生的,是一種新型的金融業務模式。他與商業銀行的電子化不同,他一經問世,就迅速蔓延開來,在網絡“遍地開花”。然而,互聯網畢竟屬于新生兒,暫時還需要鞏固成長,由于其經濟規??偭肯鄬Ρ容^薄弱,所以在短期內,對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的金融業務并沒有構成致命威脅。也許正因為如此,有些商業銀行的高管們抱有僥幸心理,麻痹大意,對互聯網松懈警惕,為此前幾年已經喪失了一些主動權。至今,有些人仍未仔細了解與下功夫深入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走向,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經營模式等方面的沖擊沒做出理智的分析,只是仍然堅持己見,照常走自己的“陽關道”。這樣做的后果顯而易見是致使銀行失去了對互聯網金融提早預防的主控權。以此為戒,作為高層管理者,高屋建瓴,察秋毫末,覺雷霆初,永遠是領導者應有的能力和肩負的職責。管理者需要時刻關注外部環境之變化,對互聯網沖擊高度重視,革除自身原有的“思維定勢”,才能逐步打破一成不變的固化經營模式,真正實現金融業務的創新。與此同時,還更積極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拓展多元化服務渠道,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提高銀行的服務質量。
(二)商業銀行要重視大數據,提高自身數據獲取能力
在互聯網金融企業為客戶提供便利化的理財服務的同時,其對網絡信息技術與大數據的運用如魚得水,以致銀行喪失了眾多客戶資源。比如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的互聯網技術開通便捷支付這一支付模式,而商業銀行無法通過這一支付平臺同時得到客戶較多信息,其窘境是基本處于被互聯網企業“屏蔽”的狀態。由此帶來的客戶流失,其實就是市場經濟自由導向的結果。便捷性普遍性已經成為桎梏商業銀行發展的瓶頸,而大數據處理能力的欠缺正是商業銀行需要著手解決的問題關鍵。商業銀行唯有不斷完善自身的大數據獲取能力,才能夠在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時代里,樹立更為牢固的發展根基。
(三)商業銀行要重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
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技術飛升的時代,商業銀行作為一個金融體系,有幾百年來國內國外積累的優良傳統和經營經驗,有人民高度信任的良好聲譽,有國家財政為后盾的強大貨幣保證。但是,銀行這座百年老店,短板也很明顯,經營者容易思想守舊,管理制度老套,員工進取精神不足依賴性強,都制約著企業應變能力的發揮。隨著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因循守舊者若做不到一葉知秋主動出擊,就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壓。首先,銀行管理者要從大局著眼,認清形勢,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積極進取態度,掌握最前沿最新興的技術和方向,結合自身已有成熟的營運管理體系,引領企業鞏固業績奪取新成果。第二,新形勢下領導者在戰術上特別要善于向對手和敵人“學習”,如向網絡金融這個對手學習,向傳銷和騙貸這些敵人“學習”,研究他們如何抓取任性,集結民眾。當然,這個學習的目的是主動服務于人民,甄別防御風險,這樣反向思考,可以使我們更聰明、更主動、更靈活。第三,銀行決策者莫忘當年人機對弈的新聞,曾經都認為機器人永遠不可能戰勝發明他的人類,結局是徹底反轉的劇情。同理,銀行難道沒有被網絡銀行或經過改良升級后的“智能銀行”打敗的可能么?選擇大概只有兩種,主動出擊還是坐以待斃,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四、結論
互聯網金融發展方興未艾,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針提升數據獲取能力以及自身創新能力進行增強,業務進行創新,于流程進行簡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優勢,進一步改革商業銀行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1]葉冰. 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怎么做[J]. 銀行家,2017,03:110-112.
[2]馮娟娟.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 現代金融,2017,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