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政
摘 要:地基結構質量往往是決定路橋工程使用壽命與承載能力的關鍵因素。如果地基結構質量欠缺,那么勢必會對整個路橋工程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根據近幾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因軟土地基問題造成的危害影響不在少數。可以說,軟土地基問題已經逐漸成為影響路橋工程質量安全、結構穩定的決定因素,必須加以及時解決。針對于此,本文主要對路橋工程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問題進行分析與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路橋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應用
前言:現階段,軟土地基問題屢見不鮮,基本上成為路橋工程施工期間常見的隱患問題。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來看,一旦施工區域涉及到的軟土地基問題過于嚴重時,路橋工程整體質量與安全效果就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像地基沉降、建筑結構坍塌等安全問題將會頻頻出現。為規避軟土地基帶來的安全威脅,從事于路橋工程現場施工的參建人員,必須肩負起自身的施工重責,最好從提高軟土地基承載能力、解決地基結構沉陷問題等方面入手,加強路橋工程整體施工質量。
1 軟土地基基本特點分析
所謂的軟土地基主要是指土質間隙比值<1.01、土質顏色以灰色為主、且一定量的土中包含的天然水量<液限標準,像這種土質可以成為軟土。根據現場施工經驗來看,軟土地質一般多呈現以下特點與隱患:
1.1 抗剪強度不確定問題明顯
通常情況下,軟土的抗剪強度都處于一種比較低的狀態, 但是軟土的抗剪強度又與外界的一些條件有關,例如,在排水的條件下,土層的固結程度就會對它產生影響,固結的程度越高,地基的抗剪程度也會隨之升高,反之,就會較低。
1.2 壓縮性特點明顯
軟土地質壓縮性通常要比普通土質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軟土內天然水含量較大,因此具備的壓縮性特點就越明顯。另外,軟土地基常常會受到壓力過大的影響而出現形狀變化問題。
1.3 滲透能力亟待提高
與其他土質相比,軟土組成成分中含有大量天然水成分,導致土質間的空隙問題比較明顯。通常來說,軟土地基空隙比值一般會大于1卻小于2。因此,地基含水量通常會高于45%,促使軟土地基滲透能力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1.4 穩定程度不高
軟土地基具備的穩定程度不高的特點基本上已經成為路橋施工人員了然于心的內容。從實際生活中就不難看出,地基結構經過重物碾壓或者氣候變化的影響,會出現變形問題以及沉降反應,充分證明軟土地基在穩定程度方面存在不足問題。另外,從上述的分析結果可知,軟土地基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如果不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集中處理,那么路橋工程最終建設質量就難以達標。
2 路橋工程軟土地基技術要點與實踐應用分析
對于路橋類工程而言,涉及到的建設規模、工序流程較多,再加上參建人員數量過多的影響,現場施工很容易出現質量隱患問題。再加上路橋施工都是在土質潮濕區域進行,因此面臨軟土地基路面的風險程度遠比普通工程高得多。而施工期間一旦面臨大面積軟土地基問題,勢必會對路橋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針對于此,現場技術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地實行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以期可以解決現場軟土地基問題。以下是本人結合相關實踐經驗,總結與歸納的關于路橋工程軟土地基技術要點內容及實踐應用情況,僅供參考。
2.1 軟土地基加固技術
軟土地基結構內部存在大量水分,促使土質特點往往呈現出疏松狀態。介于土質疏松狀態的影響,導致現場地基結構難以在短時間內耦合完全,很容易對現場施工質量構成威脅。為及時規避軟土地基帶來的不良影響,現場技術人員通常會選擇利用加固技術進行合理處理。正式施工期間,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加固技術內容進行合理實施。
在此期間,現場施工人員需要根據軟土地基實際密度,選擇合理的加固技術進行處理。如通過利用加固技術,可以第一時間將軟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出掉。另外,像強度夯實技術可以針對軟土地基帶來的變形問題進行加固處理,地基強度基本上可以達到規范標準。
2.2 深層攪拌樁技術
深層攪拌樁技術一般多以解決飽和軟黏土問題為主,基本上可以達到預期的地基加固效果。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來看,深層攪拌樁技術需要以水泥材料為基礎原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水泥材料具備良好的固化效果,往往可以起到夯實軟土地基結構力度與效果的作用。
正式施工期間,技術人員可以借助深層攪拌機械設備,將大量漿液滲入到深層軟土地基當中,此時,軟土地基受到漿液作用力的影響,會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能夠有效防止地基受力變形等問題。最重要的是,通過利用深層攪拌樁技術可以有效進一步加強地基結構的承載能力。
2.3 表層施工處理技術
表層施工處理技術集中以表層排水施工為主,一般需要從加強層裝置入手,并重點加強添加混合劑、材料敷墊等環節施工。正式施工之前,現場技術人員需要深入軟土地基施工區域,明確場地實際條件,針對該區域土地表層問題進行排水與施工。處理完畢后,技術人員需要利用石塊、砂土等材料,完成現場水溝填埋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現場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表層施工處理要求,確保軟土地基地表含水量問題得以解決。
3 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優化措施與建議
在正式施工期間,技術管理人員必須深刻意識到自身的管理重責,對于軟土地基技術管理、材料管理、設備管理等監管內容,必須加以嚴格重視。與此同時,現場監管人員必須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內容,最好采取區域監管方式,讓全體參建人員明確自身所負責的區域。重點加強自身對該區域的管理強度,力圖將各類隱患因素及時消除于萌芽當中。對于現場發現的質量問題,必須及時整治,防止質量隱患程度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現場施工人員應該明確軟土地基的危害,big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從多個方面進行優化施工,力圖將軟土地基隱患問題及時處理掉,為路橋工程建設安全提供保障。
結論:總而言之,科學、合理地應用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不僅是確保路橋工程建設質量的根本前提,同時也是確保路橋工程承載能力安全的根本前提,必須加以重點貫徹與落實。為進一步促進路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建議現場技術人員、施工人員與監管人員必須肩負起自身的工作重責,積極將各項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內容落實到現場施工當中。最好從多個層面加強質量管控效果,為路橋工程的后續使用效果、使用壽命提供合理保障。相信通過全體人員的不斷努力,我國路橋建設工程勢必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王彬.路橋工程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解析[J].科技風,2019(17):126.
[2]李林林.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特征探討[J].河南建材,2019(03):30-31.
[3]林嘉興.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特征探討[J].河南建材,2019(03):224-225.
[4]吳瑕婷.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03):13-14.
[5]林長寶.路橋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新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1):161.
[6]王茜.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3):199.
[7]唐天飛.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發展分析[J].居舍,2018(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