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籍能夠對人們的心靈進行慰藉,是人們重要的精神食糧。在書籍生產制造過程中會涉及到書籍裝幀,其實現了材料與工藝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局部與整體的有機融合、實現了思想與藝術的有機融合等。書籍裝幀設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對書籍結構的解析與設計,可以幫助讀者通過閱讀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通過閱讀獲得個人所需的知識與信息。本文主要分析了書籍裝幀設計形態的創新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書籍裝幀設計;材料;信息;形態;創新
所謂的書籍裝幀設計,即為從原始手稿直至最終樣本歷經的整個設計過程。其中包括開本、插畫、印刷以及裝訂等設計環節。其能夠對人們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能夠對正能量進行傳播與弘揚。伴隨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書籍裝幀設計也要不斷的創新與改革,要從媒介、材料以及形態等諸多方面實現創新應用。要樹立更加科學、先進的設計理念,采用更加有效的設計方法,努力提高書籍裝幀設計的整體水平,進而更好地滿足當代讀者的審美需求與藝術需求。
一、材料應用方面的創新
(一)紙媒和印刷工藝的創新應用
在書籍裝幀設計工作中使用較多的材料即為紙張。在對紙張進行開發與應用的過程也是設計人員對書籍賦予生命的重要過程。近些年來,伴隨科學技術與工藝流程的不斷發展與優化,也使得更多不同類型的紙媒材料得到了開發應用,其中包括藝術紙以及特種紙等。而且印刷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與改革,這樣一來,也就使得書籍裝幀設計面臨著更多的機會。在我國于2014年出版的《印譜合訂本》第二、三版中,將許多不同類型的紙張以及印刷工業有機結合的樣板展示出來[1],在此基礎上,書籍裝幀設計工作人員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參考資料,從而能夠更加高效、優質地完成設計工作,提高設計的整體水平。
(二)材料的多樣化發展
在以往的書籍裝幀設計工作中更多的是使用紙媒,由于紙媒會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在表達方面不夠形象、生動、直觀,這樣就會影響到部分書籍內容的準確表達。因此,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設計效果,為了準確地表達數據內容,那么也就開始對材料進行多樣化的開發與應用,逐漸開始在實物材料中增加立體書籍,這樣一來,書籍內容就會獲得更好的質感,可以更好地激發讀者的讀書興趣,提高讀者的閱讀舒適度與滿意度。例如,在兒童認知繪本中,為了可以更好地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于是就增加了許多立體書籍內容,這樣可以增加兒童的感知,擴展兒童的視野,提高兒童閱讀的有效性。
二、書籍形態方面的創新
(一)概念書籍
概念書籍可以充分體現出書籍閱讀的價值,不僅如此,其還可以使得讀者對書籍進行更加準確、深刻的欣賞以及收藏。其不僅具有閱讀價值,而且具有藝術價值、具有觀賞價值。概念書籍在設計理念、設計形態與設計材料等諸多方面都融入了許多創新的元素,這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設計作品中蘊含的內涵,達到作者的寫作初衷,能夠體現出更加豐富的思想情感,能夠獲得更好的觀賞價值以及收藏價值,使得讀者受益匪淺。
(二)定制書籍
所謂的定制書籍,即為為了能夠充分滿足人們對個性以及品質進行追求的心理,從而特制的一種書籍[2]。其屬于一種個性化的消費產物,其結合人們的實際需求與基本特點對書籍進行定制。在此過程中就必須要對書籍的材料、形態與媒介等進行創新應用與開發。要全面地掌握客戶的實際需求,然后對書籍裝幀設計的樣式進行創新應用。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得書籍更加具有個性化特點,才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人需求,提升客戶的滿意程度。
三、媒介應用方面的創新
目前,在書籍裝幀設計中運用到許多新的媒介,這也實現了書籍形態的創新發展。目前,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數字化媒介
數字化媒介主要涉及到專業閱覽器與手持數字設備等。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即為專業的電子書籍閱覽器,這種新型數字閱覽器的顯示屏是由電子紙以及LCD制作而成的,其能夠對網上大多數不同格式的電子書籍進行閱讀,其中包括TXT以及PDF等。電子閱覽器的體積很小,攜帶較為方便,而且儲存量大,能夠對海量的信息資料以及數據進行儲存,這樣一來就使得人們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學習有關知識,對信息資料進行檢索。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即為價格要高于傳統的書籍;除此以外,LCD屏幕會不斷地進行刷新,這樣也極易會導致人們的眼睛出現疲勞。當前,電子閱覽器開始逐漸廣泛地運用電子紙技術,這樣就可以為人們創造與紙張閱讀感受較為接近的電子閱讀產品,從而使人們的閱讀更加舒適、更加親切,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所以,在今后要實現紙質媒介以及現代技術的有機融合,促進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有機融合以及創新發展。
(二)電腦網絡媒介
伴隨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廣泛地利用電腦網絡媒介對信息進行閱讀、瀏覽與收集,對信息資料進行交流與分享。而且,此類媒介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內容也日益豐富化,其能夠幫助人們實時地傳遞、分享與瀏覽信息資料。其充分發揮各種軟件工具的作用,例如文字閱讀、下載傳輸以及影音播放等,從而使得人們通過文字、視頻以及圖片等方式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料,獲得更佳的視覺享受[3]。
以上兩種媒介的產生與運用,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面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且也意味著人們進入到讀圖時代。當前,我國一些紙質媒介也在積極地研究與探索,在不斷底創新與改革,開始尋找更多新興媒介,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這些媒介的優勢。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書籍裝幀設計也要進行不斷的創新,要具有更加層次化、多元化以及三維的空間特征,要能夠緊跟時代的潮流,進一步優化書籍的結構、深化書籍的層次、豐富書籍的內涵,實現對材料、形態與媒介的創新應用。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地傳播書籍的信息,可以更好滿足讀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幫助人們充分感受到書籍的魅力,提升人們閱讀的舒適程度,充分發揮書籍的閱讀價值與藝術價值,充分展現出書籍裝幀的形態美,體現書籍的藝術性。
參考文獻:
[1]劉瑛,黃意涵.書籍裝幀設計形態創新研究[J].湖南包裝,2018(1):69-73.
[2]張怡.概念書籍裝幀設計的創新性研究[J].四川戲劇,2018,No.212(4):74-77.
[3]胡越.針對提升閱讀體驗的書籍再設計研究[D].四川美術學院,2017.
作者簡介:
李瑩瑩,19970523,女,漢族,河北省秦皇島市,本科生,視覺傳達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