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彤
摘 要:現在高職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其心理特點,所以,學校要深入的對心理學思想進行廣泛的傳播,從而帶動更多的教學者對高職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要讓高職生得到更好的學習,就要重點加強教師對于積極心理品質的理解,并且分析出現高職生的心理的狀態,促進他們積極心理的養成,之后進一步的培養他們的積極性。另外,不光是學校,教師和個人以及家庭,都要對此提高重視,共同構建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體系。
關鍵詞: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特點;積極心理培養體系的構建
現在,在高職的院校中,學校和教師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但是,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有一些心理問題的高職生,而對于心理健康的學生,過于忽視。這樣做,就造成了學生太重視自己的問題,沒有找到自身的優勢,反而會更加突出消極的心理狀態。所以,更多的教師,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學會傳播積極健康的心理教育理念,并且在高職生中,正確的把這種教育方式積極的展開。同時,教師還應該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現在高職生的心理狀態,提高他們的積極品質,之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提出更加完整的建議和策略。
一、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含義
積極的心理能夠激發個人體內的潛能,并且發揮出他們的積極能量。積極的心理學是重點培養人們的積極心理品質,它的主要含義是: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關注人的積極取向,強調人的價值與人文關懷。健康的心理,不僅沒有心理疾病,還要有積極的理想追求,擁有高效率的工作狀態,人物性格也要獨立,陽光向上等。所以,高職生擁有積極的心理品質,對于他們的學習,和將來步入社會的初期工作,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只有教育工作者樹立起積極的心理教育理念,并且正確的構建積極心理體系,才能夠將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真正的做到落實,最終產生優良的效果。
二、我國高職生目前的消極心理狀態
(一)存在自卑的心理
進入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因為沒有考取到自己理想的重點大學,才來到高職學校進行學習。所以,他們的心理,就會產生自卑,覺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使得他們對自己產生了消極的評價,自信心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更有嚴重的學生,接受不了現實,加深了自卑情緒。目前,我國的就業壓力非常大,而且就業者非常多,這就導致了學歷方面會有很高的門檻,所以,高職生在就業的時候,也會受到影響,從而他們會覺得自己比本科生差,自卑心理更強。
(二)自我意識不成熟
高職學校其實與本科無異,除了專業以外,也都是要教授學生提升自我認識,能夠自我體驗,自我進行調整。但是,大部分的高職生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比較矛盾,不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我價值,在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也存在著各種矛盾,所以,人際關系敏感、焦慮等的心理因素,在一些高職生的身上就會有所體現。
(三)專業認同感的缺失
高職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技術方面,所學習的知識,也都是與社會實際相連的。所以,在專業性和實踐操作方面,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但是,一部分學生在高職院校里面,并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所以對學習就沒有興趣,缺乏了積極性。而且,有的學生還認為自己學校教育的內容不比其他的高校專業豐富,因此就會從心理更加的抵觸學習,造成了專業認同感的缺失。
三、積極心理品質的特點
(一)幫助學生加強自信心
積極的心理,會讓人更加的向上,并且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認真的配合教師完成各種實踐的操作。這樣,學生的專業素能就能夠得到加強,從而自信心就會共同提升。自信心是人們生活學習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對各種事物充滿信心,才能認可自己,綜合的素能便能穩步提升,更加的適應這個社會。
(二)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陶冶情操
積極的心理品質,能夠幫助學生去適應周邊的環境,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只有積極主動的與外界聯系,才能更好的適應新的生活。高職生即將步入社會,因此,積極的心理品質對其就更加的重要。它能夠督促學生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探索更多的新鮮事物,從而陶冶情操。
四、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構建
(一)學校方面
學校要配合學生,首先樹立起積極的校園文化理念。學校的責任就是培養人才,要學會與時俱進,教授手段不斷的改革。學校可以開展各種活動,來挖掘學生身上的勇敢、樂觀、積極的心理,從而讓學生更加的堅強、自信。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一些辯論賽,鼓勵學生踴躍的參加,自己撰稿。在比賽的過程中,就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豐富課外的生活。比賽無論勝利與否,重在參與,才能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1]。
(二)教師方面
教師是直接教授學生知識的載體,應該“以生為本”,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多方面的了解學生,并且尊重學生,能夠鼓勵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的活躍課堂上的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傳遞正能量,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管控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不要有迷茫等的負面情緒,培養學生在人際方面和處理事情方面能夠做到真誠、自信。
(三)高職生個人方面
高職生往往是因為沒有考取到心儀的高校,所以,在高職校園中,很容易產生消極的心態,本身文化基礎薄弱,加上對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導致將來在就業方面會更加的迷茫和無望,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所以,學生要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多參加一些文藝活動或者學術比賽,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增強自己自信心。例如:學校組織文藝演出的時候,可以報名去參加,登臺之后,獲得掌聲,會大大的滿足他們的榮譽感,從而思想也更加開放,積極的思想意識也會逐漸加強[2]。所以,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增加積極的體驗,那么,就會抑制不健康心理的產生,自身的素質才會得到提高。
(四)家庭方面
家庭更應該注重學生積極心理的培養,與學校相互配合。學生受到的最多影響,是來源于家庭,家庭是否健康積極,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品質的形成,還有性格的養成。父母如果教養不當,學生就會出現自卑、自閉,對社交產生恐懼等后果。所以,家長要一定要攻克這樣的難題,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于學生遇到的問題,要幫助他們正確的解決,還要鼓舞學生去參加各種活動,不能對于學生的教育束手無策,家長也要多方面的學習,詳細的了解學生,關注他們的心里特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心理素質,這樣,雙方共同學習、成長,才能配合學校、老師,完成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結束語:
目前,高職生心理存在許多的問題,所以,教師要正確的引導、教育。積極的心理,能夠促進學生本身的健康成長,激發他們自身潛能。所以,學校和家庭方面都要將積極心理品質作為培養學生的重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能夠充滿勇氣和力量,樂觀的面對,積極的想辦法去解決,從而,提升他們的抗壓能力,成為一名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利芹.“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體系的構建[J].智庫時代,2017(08):148+150.
[2]祝偉娜. 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特點與培養體系構建研究[A].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中國特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