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
摘 要: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是集應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于一體的專業,具有極高的應用性。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改革改革發展從未間斷過。然而受到多種客觀因素影響,國家對會計專業人才發展的需求也呈現多方面、多層次的要求。本文將大膽探索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發展;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新思路
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是集應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于一體的專業,具有極高的應用性。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改革改革發展從未間斷過。然而受到多種客觀因素影響,國家對會計專業人才發展的需求也呈現多方面、多層次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破除中等職業院校對會計專業教育教學存在誤區,大膽探索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新思路。
一、發展會計專業教學新思路的必要性
1、由國家政策所決定
國家對中等職業院校的政策越來越寬,為技術人才培養的溫床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對目前全國中等職業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政府在近幾年多次在工作報告中提出改革完善中等職業院的辦法,擴大中等職業院校招生范圍。這對中等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更是發展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大好形勢。
2、由會計專業崗位現狀所決定
我國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而具有會計專業技能的人才又十分匱乏。據統計,我國目前會計行業已經超過了1400萬人,真正有能力擔當會計崗位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卻寥寥無幾。而且,國內超過85%的會計崗位工作人員擔任著財務會計職位,他們大部分時間卻僅僅是用于記賬與核算而已,專業技術沒有實現真正的技術意義上。
會計專業崗位的門檻相對于其他技術崗位要低,造成社會上低端會計與高端會計混雜,真正有技術有能力能力的高端會計專業人才少,而低端的財務又要從出納工作開始一步步做起,到真正可以擔起會計專業工作的擔子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正好為這方面的人才創造了搖籃。
3、由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所決定
(1)教學內容滯后
多年來,我國政府對企業會計專業崗位標準、規定、準則不斷更新和改善,使我國會計崗位發展與世界接軌,更加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和需要。由此可見,會計崗位的內容在與時俱進,變革速度很快。但是在中等職業院校中,教材更新不夠快,有可能給學生講授的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還沒等學生畢業,所學內容可能就已經改變了。
(2)師資實踐能力缺乏。
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很多都是從學校畢業馬上到學校任教,極少數是在企業或者事務所有會計專業崗位工作的實踐經驗。這些教師理論知識專業知識比較扎實,但是講課缺乏實踐經驗的話對同學們的講解就沒有這么深入和理解,更多照著書本講。
(3)注重理論、實踐內容少
中等職業院校中,會計專業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一種缺乏思考創新能力的教學,灌輸式教育。現代教育模式下,應試教育無法培養新時代的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
二、探索發展會計專業教學新思路
1、專業教學中的創新
目前很多中等職業院校對會計專業并不是很重視,企業對會計專業定義也不明確,從而導致學生不去報考,企業也難招人。中等職業院校就要改變傳統觀念,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更多的分配課時,了解社會所需,從而加強管理會計專業培養。從教學內容來看,由于學生在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學習時間有限,會計專業應該剔除在教學內容上的重復,避免在教學資源上存在浪費,增加教學成本,對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搭配上進行改革創新。不可單一灌輸理論知識,還要增加教學環節。教師把學生進行分組,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加深技能學習,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精神。對為學生布置各種專業難題,讓學生去解決,提升專業能力和信心,對步入社會上崗任職打下基礎。
2、理論結合實踐的創新。
對實踐出真知,會計專業更是以實踐型為主,相比理論性學習,實際運用所學技能進行操作,解決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實際的意義。中等職業院校可以組織在校的學生,到社會中,到企業里進行實踐操作與學習。例如一些會計事務所或者一些企業單位。實踐不同于學校,對技能的運用能力要求更嚴格,對學生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也更高。這也使學生對社會和企業重新認識會計專業提供途徑,會計專業人才走出校門步入職場尋找了方向。
3、對專業教學能力的創新
如何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的質量,師資隊伍的能力是提高關鍵。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要選擇素質過硬的教師擇優聘用,為提高專業能力對教師進行進修和培訓。現代化科技飛速發展,專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或者院校與院校之間進行技術交流來達到共同提高教學水平。樹立優良學風院風,提高師生對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教育教學能力。
4、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
現在大多數中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更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從業資格證的考試,而忽略了會計人員上崗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在培養能力方面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由企業對中職院校提出崗位缺口和所需會計專業人才所要達到的目標,院校對企業提出的要求進行甄選,調整教學能容與教學計劃,這樣一來,中等職業院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人才走出校門就具備企業所需的崗位要求,解決了企業招人難的困擾。中等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利通過合作培養專業人才達到雙贏的結果。
三、結論
發展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從專業教學的多方面進行研究,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希望通過本人在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這幾年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為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教育者、工作者提供生動、詳細的思路和參考。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新思路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道路,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新的教學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會計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薛艷春.新形勢下會計專業的職業教育探析[J].學周刊,2014
[2]王龍.企業會計專業崗位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實驗技術,2009
[3]張翠萍.會計專業教師素養提升探索[J].教育教學,2011
[4]陳萍萍.中職會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
[5]徐經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建設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市場,2010
[6]彭任素.中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商業會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