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紅
摘 要:因此要想確保建筑工程質量,須加強模板的承重能力、模板強度及穩定性能方可有效提升模板的荷載承受能力及側壓力。同時由于我國目前的高層項目工程逐年增加,為模板制作技術帶來了巨大挑戰與壓力,因此建筑企業要加強對模板技術的創新以及模板安裝技術的提升,才能有效確保工程項目質量的完成情況。綜上所述,將對建筑施工中模板制作與安裝技術應用進行分析及研究,旨在促進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模板制作;模板安裝技術;應用分析;研究
前言:建筑模本作為建筑項目工程中一種臨時性的支護結構,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來進行制作。從而有效確保混凝土結構、構件按施工規定的位置、幾何尺寸完美成形,并確保混凝土的正確澆筑位置,使其可承受建筑模本自重及作用在其上部的外部荷載。順利實施模板安裝技術可有效確保混凝土工程與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性提升,同時還可加快施工進度并降低建筑企業的施工成本,為建筑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一、建筑模板制作工藝流程
1.1合理配制建筑模板方法
(1)在對建筑模板進行配制的過程中[1],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的內容以及尺寸要求來對模板進行配制。比如較為基礎的梁模板、墻模板以及柱模板等建筑模板可依據施工圖紙來利用尺寸數據將建筑模本進行規格配比,并同時要保證模板的數量。而對于模板橫檔以及楞木的斷面、間距的選擇上可按照施工規定以及工程表內的相關數據來進行敲定;(2)對于較為復雜結構的構件模板要采用放大樣的放來進行建筑模板的配制工作,比如建筑內的樓梯模板、異圓形模板、挑檐模板、線腳模板等都可以采用同樣的放大樣配制方法來對建筑模板進行配制。具體實施方法是根據建筑結構圖來將模板平整地鋪在地面上,用足尺在模板上刻畫出構件的實體結構,從而可以準確測量出模本部分的尺寸以及樣板套制。在放大樣的配制模板過程中[2],還要根據安裝過程中的主要節點構造來對模板進行制作;(3)放大樣的模板配制方法雖然較為準確,但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而且還需要足夠的場地來進行操作。這時可以采用計算方法來對具備規律的幾何結構進行精確的計算,同時也可以配合放大樣的模板制作方法來配制模板,使得模板的配制尺寸更為精確、操作工序更為簡便;(4)面對較為復雜的線腳以及挑檐模板便可以采用便面結構展開的方法來進行模板的配制工作,首先要畫出模板的展開圖以及平面圖,然后開始模板的配制工作和設計工作。
1.2建筑模板制作技術
(1)首先制作人員要按照施工圖紙上的內容結合實際尺寸來確定建筑模板的具體使用量、需要量,然后才可以進行下料工作來制作建筑模板[3]。在處理木模板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其接縫處進行刨直工作,同時要求拼縫處盡量平整。同時對于模板的木檔部分也要采取相應的刨木工序來進行操作。從而使得模板制作完工后嚴絲合縫,減少漏漿的幾率,而在模板中所采用的釘子長度適宜為木模板厚度的1.5-2倍。(2)在制作模板的過程中,首先要測量混凝土結構部件的尺寸以及結構,可采用18mm的厚膠合板來制作建筑模板的底模以及側模,接著利用4x6cm的小木方來作為模板的木檔使制作完成的建筑模板成為拼合式模板。混凝土與建筑模板之間的測壓大小是由木檔之間的距離決定的,從而使得拼接完成后的模板大小適宜、質量適中[4]。可選用規格6x8.5x10、10x10cm的木檔用來做鋼管架的支撐,以及澆板主龍龍骨架,鋪設現澆樓板可采用規格為18mm的膠合板來作為定型板。
二、建筑模板安裝技術方案設計
模板安裝技術最重要的體現便是墻體模板安裝技術[5],在墻體模板的安裝過程中要采用兩側模板來共同進行拼裝工作。可先在基層之上按中心線準確彈出兩側模板所參照的邊線。固定材料可采用規格為ф12的鋼筋螺栓來進行固定工作。其次要合理搭設鋼管夾板架,在墻體外側模板的選用上要采用整塊的膠合板來進行安裝工作。最后將模板與墻體之間的空隙利用水泥砂漿進行填補工作,以防止混凝土澆筑后出現漏漿現象。
三、不同建筑模板的安裝技術分析
3.1墊層模板應用技術分析
在進行基礎模板的安裝工作中[6],可以總結為技術難度小、模板規格大。因此技術人員在安裝墊層模板之前要對中心線以及標高進行仔細的核對測量工作,縱橫軸線以及四周邊線要先畫在基礎地面上,其次要根據四周邊線的尺寸對側模板進行位置調整,確保其與四周邊線的狀態呈現垂直豎立,同時要在確保正面模板的標高以及垂直角度完全無誤之后,使用支撐釘以及斜撐將其固定并使其牢固,以保證安裝之后的建筑模板可以具備較好的荷載能力以及穩定性。
3.2基礎梁模板應用技術分析
建筑物內的梁最明顯的特點便是雖然梁的跨度較大,但其寬度并不是很大。因此要在建筑內基礎梁外側進行模板安裝的過程中,可先在墊層上彈出兩側的墨線,要嚴格按照屋內邊線的尺寸來對標高以及直度進行精確無誤的測量工作才可對其進行模板安裝工作,安裝完成之后依然要用支撐釘以及斜撐來進行固定工作。
3.3柱模板應用技術分析
(1)在對柱進行安裝模板的過程中,要注意柱的截面尺寸雖然小但具備較高的高度,因此在安裝建筑模板之前要進行十字交叉線以及四周邊線的彈線工作,使建筑模板進行拼裝工作并組成定性模板,可用柱截面長邊線相同的建筑模板以及較柱截面尺寸短的建筑模板來共同進行拼裝組合作業。在兩塊建筑模板的拼接處要利用海綿條將縫隙進行填補,從而有效在混凝土澆筑之后防止漏漿現象的出現。同時在模板底部同樣要開具空隙,以便日后進行垃圾清掃工作以及雜物清除工作,利用柱箍來將模板與柱箍牢,柱箍之間的距離可為450mm。(2)在對柱進行建筑模板安裝工作之前,要提前對井字形鋼管架進行搭設,柱模與井字形鋼管架之間的空隙大約在50mm左右[8]。對于在同一直線上垂直的柱,首先要對柱的兩頭進行校正,可利用柱模的上口處在中心進行放線,最后通過拉通線來對中間的柱模進行正確校正,并要采用錘球對其進行垂直校正,反復檢查角度、數據、尺寸均無誤差之后,要用木楔將柱箍箍緊,同時還要利用支撐釘進行二次箍牢工作。最后為了確保柱的位置準確,要用水平撐及剪刀撐來對其進行撐牢工作,以確保建筑模板的安裝質量。(3)在對邊長超過700mm以上的柱進行建筑模板安裝的過程中,在柱中間要利用規格為ф12的螺栓對其進行加固,同時要用ф20PVC管子對螺栓進行套管,可以有效保證螺栓以后可以拆除并進行重復利用。固定好建筑模板之后,要利用傘形卡卡在井字形鋼管箍中,同時要用螺栓進行加固,以防止模板在日后的使用過程中出現漲模現象;(4)在混凝土進行澆筑工序之后,要再次校正柱的垂直程度,對柱模板要嚴格要求其垂直度、是否有足夠加固箍對其進行加固作用、在施工過程中是否穩定不會出現移動的情況以及截面是否符合施工圖紙中幾何尺寸的要求;(5)在選用豎檔用方木時可根據規格60mmx80mm來選用。
結語:本文通過對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配制方法、安裝方法三方面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對模板的制作過程中要注重加強模板的穩定性、剛性,以確保在安裝模板之后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可以對混凝土產生良好的荷載能力,從而確保建筑整體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周亞菲,孫獻偉.多功能建筑模板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5):170.
[2]李俊峰.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8(0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