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徐柳
摘 要:電力工業發展至今,我國電力事業已經取得了較為卓越的成就,為了繼續穩固,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電力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積極尋求高效率,高利潤的電力營銷工作來滿足電力企業和電力消費市場的共贏。要保證電力營銷工作的穩步開展,就要建立財務監督機制,本文就電力企業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進行討論與思考。
關鍵詞:電力營銷工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財務監督;消費者
前言:電力營銷指的是電力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改變企業與電力客戶需求的活動,以此來滿足人們的日常電力消費,大宗型電力消費企業平臺;實現自身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雙贏,從而實現企業追求的目標。為了保障電力企業電力營銷工作的有效開展,最大程度節約有關成本,力求電力企業的切身利益,需要開展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只有有效的監督,才能保障電力企業的發展。
1.電力營銷工作
1.1電力營銷的問題
(1)電力營銷管理意識薄弱。長期以來,電力市場一致保持著供不應求的趨勢,這就導致了買方市場對電力需求持續保持著追求的態度,而作為賣方市場的電力企業,長期受著這種供不應求市場的麻痹,導致電力企業員工上下演變成一種對用電消費者漠不關心的態度,這就導致電力企業的發展模式以生產方向為基準,而不去關心企業的營銷走向,客戶的需求。
(2)電力企業管理部門的陳舊。電力企業大多依附于國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長期以來,電力企業聽從上級部門的管理,供電部門制度不夠完善、電力營銷理念陳舊,對于電力營銷工作的開展,僅限于上門服務,發宣傳頁,上街宣傳,熱情接待,對配電站設施按時排查等表面現象。沒有一些實質性,飛躍性,人性化的改變。一味的以過往的營銷方式來面對現行的市場,沒有深入到提高辦電效率,提升供電的穩定性,提供優質的用電設施,減少用電的抗壓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相關營銷服務也應及時更新,在新環境下,運用新穎的營銷模式來謀求企業自身的利益。
1.2電力營銷的舉措
(1)建立迎合市場需求的營銷體制。新發展,新思路,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電力企業應該做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潮流的供電模式,供電企業改變過去建立在以賣方市場為主導過時的供電模式,推出一種能夠融合市場,融合消費者,適合自身企業發展,帶動市場走向,使市場充滿活力的營銷制度體系。電力企業應該摒棄以生產為主導的的管理模式,從而定位以電力營銷為核心業務,斥力發展電力營銷,樹立新穎,符合社會主義市場走向的的營銷理念,能夠對市場的改變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這樣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利潤和發展。
(2)以用戶需求為標準。電力營銷要塑造以用戶需求為標準的新理念。電力服務要以用電消費者為核心,探究用電客戶的需求,著重建立新型用電網絡,保障用電網絡的安全,積極對電網進行改造,以適應客戶的需求。在科學技術日漸成熟的今天,結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電信技術,給客戶提供快捷、安全方便、高品質的用電服務。通過新穎、高效的電力營銷理念對自身企業的各項業務進行排查布控,做到企業內部煥然一新,以質美價廉的用電商品,來替消費者分擔用電壓力。
2.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
2.1.制定統一財務標準。規范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制定嚴明,規范的準則,去制約財務監督。實行標準化措施,要“可操作,可運行,可推廣”的原則,制定年度開支預算方案,統一標準化,在電力企業中實施,使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
2.2報銷手續的制定。電力營銷產生的報銷經由財務人員按照報銷手續,一一核查,對營銷不明記載不全的予以退回,當出現電力營銷報銷證明不齊全的,也要責令其補充證明材料。材料齊全,準予報銷。
2.3財務人員自我監督。財務監督人員應按照規章制定,國家法律來執行財務支出,依據法規,規范財務監督人員,依照規定履行財務監督職責。對于違法違紀行為,應該保持零容忍,一經發現有違反企業規章制度的人員,立即開除。如有涉及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則移送相關人員至法律機關,交由國家機關來裁決。
3.電費資金的管理
3.1對于電費資金要嚴加控制
因電力企業面對的是整個社會,客戶量龐大,客戶群體范圍廣,要保障電費資金的穩定流轉,制定細致的管理模式,預防資金鏈出現斷裂[1]。現在推廣的儲蓄卡式供電服務,既能保障電力企業對資金的回籠,又能及時提醒用電消費者對電費的實時掌控。
3.2健全電費資金規章制度
制定健全的電費規章制度,傳統模式下的收費模式是“先用電,后繳費”這種模式下的供電模式,這種資金收費模式所帶來的風險是不可測的,電力企業投入生產用電,經過輸送用電,服務社會上的各種消費者[2]。一旦消費者出現在繳費過程中出現資金不足,無法及時補上用電費用,這就會導致電力企業資金鏈的斷開。為了能夠有效的回收電費資金,通過多方共同參與,通過第三方的信托服務,來保障電力企業的資金流動和消費者的正常用電。
4.預防欺騙性行為
4.1電力營銷部門的虛假指標。嚴格管控電力公司的營銷部門,以防電力部門為提升業績,銷售指標,而出現一些虛假性的營銷行為與銷售指標。出現這種行為的同時,往往會給電力公司一種表面上蒸蒸日上的錯覺。營銷部門虛假的行為可能會使公司對下季度的電力生產做出錯誤性的指導行為。在財務監督上,我們要對實際銷售指標(售電量)進行審計、核查。通過及時的審計,確保售電量與消費者用電量相一致,根據實際的售電量做出及時的用電價格的調整,來適應多變的用電市場。
4.2反竊電。有時電力營銷部門疏于監管,會導致社會上的一些不法用戶,在用電過程中通過私搭電線,亂接他家電線。給電力公司及其他正常用電消費者造成財產損失。此時財務監督工作就要審查供電量與消費者用電量,進行對比,以防竊電的發生。對于用電客戶,進行排查任務的拆分、派工、處理、審查,確保用戶的用電安全。
結束語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不斷變革,作為富有社會責任的電力企業,也應當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的變化,積極做出調整,電力營銷工作的轉變能夠服務于社會,提升自身電力企業的競爭力。提升用戶的用電體驗,提供更便捷的用電服務。對電力營銷做出適時性的調整,保障電力資金的監管力度,謀求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邢坤. 電力營銷工作的財務監督[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7(18):128.
[2]范艷芳. 淺析電費資金管理的全程管控方法[J]. 經營管理者, 2016(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