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起
摘 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我國水力發電項目也呈現出系統化升級的趨勢,為了進一步提升水利發電廠生產運行效果,相關部門要對生產運行管理過程予以監督,建構完整的管控框架,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本文分析了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現狀,并對生產運行優化措施展開了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現狀;優化措施
一、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現狀
(一)生態管理工作滯后
盡管近幾年對于生態環境的管理工作在逐漸優化,但是依舊存在管理要求和管理實際情況不相符的問題,因為強制性規定和要求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就會造成河流生態保護工作受到影響。部分發電廠僅僅關注眼前利益,忽略了下游河段生態化管理工作的實效性,造成河段減水問題、脫流問題頻發,甚至會影響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導致農業管理水平下降[1]。
(二)運行管理混亂
對于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而言,系統化運行監管機制較為關鍵,但是,目前管理機制滯后以及運行管理方式混亂的問題較為常見。尤其是一些發電廠在管理方面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規章流程的監督,就造成項目實施策略嚴重脫離運行管理方針政策的問題。
(三)安全管理不足
對于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管理和生產控制機制非常關鍵,但是,目前部分水力發電廠內部還沒有制定較為合理性的生產責任機制,就使得安全事故發生后無法進行責任追究,直接導致相關人員的安全管理行為失效。另外,發電廠內部在踐行生產流程和規章制度的過程中沒有建立有效的監督體系,就會造成監督工作不到位,相應安全生產過程失衡的現象[2]。
二、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優化措施
為了進一步推動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的進程,相關部門要結合自身問題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機制,提升運行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夯實監督管控基礎,并且實現各項管理工作的協同化發展,一定程度上促進管理水平的全面進步。
(一)維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平衡
在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相應工作的綜合水平,就要從思想意識層面轉變思想,認真對待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確保能推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化發展與進步。因此,水力發電廠要遵循科學高效的發電管理模式,并行保護生態環境的統一機制,不僅僅能為當地人們生產生活提供電力,也能促進經濟結構和環境管理工作的協同發展與進步。
一方面,從經濟效益的層面分析,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過程中要建立完整的調度機制,并且整合發電結構和工作規劃,確保能在經營主線中秉持保安全、助改造、優化提升的方針政策,合理性提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實際水平,從而一定程度上夯實管控基礎[3]。
另一方面,要從當地河流生態平衡管理工作出發,建立責任和安全監管模式,避免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和經營運行過程中對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產生影響,從而在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效果,為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的共贏奠定堅實基礎。
(二)建構可持續發展方針
在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重視內部員工的管理工作也是提升整體管控效果的根本,相關部門要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模式,保證規定和流程的完整性,最關鍵的是,要確保相應的規定能執行到位。
第一,要整合管理要點和控制根本,保證相應的規章制度不僅僅能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和環保管理要點,也能有效貼合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的實際現狀,真正發揮其實際價值,避免“假大空”的管理條款,提升管控實效性,維護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的綜合質量[4]。
第二,不僅要對員工進行管理制度的約束和監督,也要利用思想認知的培訓指導引領員工從思想層面認識到新能源建設工作對于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指導氛圍,只有從根本上形成節能減排的管理環境,才能促進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向著更加有效的方向發展,夯實管理基礎的同時,促進管理控制工作的全面進步。并且,要結合獎懲機制在員工之間形成良性競爭關系,從而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管理模式的全面發展進步打造良好的平臺,升級管理效果和管控模式的基礎上,優化員工的責任感和榮譽感[5]。
(三)資源和開發相統一
在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踐行物盡其用的管理原則,并且結合當地河流水能資源結構狀態進行規模化控制,制定完整工期的同時,保證能按照時間進度優化管理模式的綜合價值。也就是說,對于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而言,不僅僅要提升發電廠項目工程質量的安全性,也要對投入使用后的資源利用率予以監管,從而促進長遠性發展和進步,實現資源和開發并行管理的控制目標。
(四)安全管理和節能增效的統一
若是從企業長效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過程進行分析,就要整合管理要點和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框架的可行性,并且充分踐行國家提出的節能增效監管體系。
第一,發電廠要在內部設定基礎性發電工區,有效強化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并且結合節能增效的管理要求制定階段性管理目標,從而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和整體項目質量。最關鍵的是,管控模式中內部管理的實效性要作為關鍵,以維持管理要點的實際效果[6]。
第二,要建立內部激勵體系,發揮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工作潛能,并且要整合聘任機制,從而確保績效管理工作的綜合效果和基本水平。
第三,要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并且對企業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以及財力資源進行獨立性管理,促進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工作的系統化發展與進步,真正實現安全管理工作和節能增效項目的和諧化統一,提升水力發電廠生產控制工作的綜合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提高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的水平和質量,相關部門要積極整合資源結構以及管理要點,制定更加貼合企業發展以及節能增效管理方針的制度體系,促進企業內部員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意識,有效優化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綜合效果,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溪洛渡水力發電廠.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溪洛渡水力發電廠:超常規批量培養體系,領跑人才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16(2):30-35.
[2] 劉波,紀大義,王勖等.我國水電站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5):2823.
[3] 張競,張杰,寧慧等.錦屏水力發電廠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方式下的生產管理模式探討[J].四川水力發電,2016,35(5):123-125,134.
[4] 饒國東.現代水電廠運維合一生產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尚品,2017(8):79,87.
[5] 董玉新.水力發電廠公用系統維保招標的對策研究[J].招標與投標,2016(6):33-37.
[6] 崔占安.關于水力發電廠生產運行管理的探析[J].數字化用戶,2018,24(5):101.